分享

2018年中国快消品行业城配物流发展蓝皮书

 军休强军路 2018-07-19

 

  该报告是基于3000名全国各地经销商的线上问卷,以及线下实地走访调研,联合了多家全国知名的快消品同城物流企业,深入探讨快消品行业城配物流发展现状及趋势而得出。

  报告指出,尽管大部分品牌商早已经将现代流通渠道和电商渠道作为重心,传统通路依然是目前中国快消品流通中占比最大的通路。2016 年我国现代流通渠道出货额占快消品出货额 41.6%,线上渠道占 9.1%,传统分销渠道(传统通路)占比高达 49.3%。

  从品牌商角度看,半数以上的快消品公司传统通路销售额占其总销售 60%以上。其中,食品饮料及酒类企业对传统通路倚赖最大,40%的食品饮料及酒类企业中传统通路销售占总销售比超过 80%,57.1%的食品饮料及酒类企业中传统通路销售占总销售比超过 60%。

  以下内容,是该报告中关于快消品经销商仓储物流分析的节选

  快速消费品(Fast Moving Consumer Goods,简称FMCG):是指使用寿命较短,消费速度较快的消费品。一般特指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而且消费较快的生活必须品。如:烟草酒水,包装食品饮料(牛奶,矿泉水,方便面,火腿肠,糖果等),粮油,调味品,家庭护理(卫生纸,洗涤品,面巾等),个人护理(护肤,洗发,清洁等产品)。

  我国快消品市场空间大。根据数据,2016 年我国包含包装食品、含酒精饮料、软饮料、日化品在内的快消品零售额为3.2 万亿元,同比增长5.1%,市场空间庞大。从流通渠道看,快消品的流通渠道总共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现代流通渠道,包括大卖场、超市、连锁便利店、品类专卖店;二是电商渠道;三是传统通路,即夫妻店,店主即店员,店面积大小不一,一般在200 平米以内,主要销售食品饮料烟酒等商品;

 

  1 、快消品行业特点及渠道划分

  行业特点:

  (1) 货值低,消费者忠诚度不高,购买决策快

  (2) 购买频次高,市场需求巨大

  1 渠道划分:

  基于对快消品的特点,离不开社会零售的支持,目前国内主流的快消品零售渠道,基本可以划分为:

  1

  现代渠道:KA(大型商超卖场)、CVS(连锁便利店),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传统且主流。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以及三四线城市的核心经济区。

  2

  传统渠道:按区域选择经销商/代理商、批发商、零售商等多级分销体系,传统且主流,尤其在三四五六线市场及农村。

  3

  电商渠道:B2B、B2C、O2O 电商,近年持续高速增长,对地域没有限制,但是市场覆盖受到经济水平和消费习惯影响

  1 大卖场(大型商超卖场)分析

  数据显示,截止2016 年,中国排名前七大卖场品牌在国内门店总数约为1500 家左右。

  前七大卖场其门店覆盖全国30 个省市自治区、212 个城市,按地区来看,华东地区占据首位,其门店总数等于东北、华北、华南三地区之和。按城市级别来看,47%的门店集中布局二线城市,其中,超过一半的门店分布在省会城市重庆、西安、福州、成都、天津、苏州、合肥。

  数据显示,截止2016 年,国内便利店品牌约260 个,门店数9.8 万家。区域品牌众多,尚未出现全国性连锁便利店。地域分布上,东南沿海及华北分布较多,中部区域的湖南、武汉以及西部的四川、重庆比较集中也正在快速发展,而西部及东北区域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国内各区域主要便利店品牌

  

  2 传统通路零售小店

  传统通路包含560 万家小店广泛分布各线市场,其中一线城市小店数约11 万家,占比2%;二线城市小店数约34 万家,占6%;三线城市小店数约56 万家,占比10%;县级市小店约78 万家,占比14%;乡镇、农村市场小店数380 万家,占比69%;

 

  中国快消品行业通路痛点与价值分析

  1痛点分析

  传统通路中,终端小店数目众多,高度分散,导致品牌商不得不依赖众多经销商。根据咨询数据,目前近55%的快消品品牌商使用了至少200 个经销商经营传统通路,其中67.6%的食品饮料(含酒类)品牌商采用的经销商数目超过200 个。传统分销模式一般按地域进行:制造商—总代理—区域总代理—地方代理—零售商,一般从厂商到终端要经历4-6 个环节,流通环节冗长繁复、效率低,渠道利润被层层消耗。

  传统通路经销商实力普遍弱小,众多中小代理商支撑快消品供应链体系。目前快消品渠道体系其实也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中国商业从计划经济转型后,原有零售体系得以继续保留。批发即当时的供应链,计划经济时代通常是通过各级批发站运输配送,省级为二级站,地级市为三级站。计划经济取消之后,批发站也相应取消,但大部分生产厂商没有能力直达终端,支撑零售终端的除了原有部分批发站保留批发功能之外,大量的中小代理商(个体户)支撑着整个供应链体系。

  .

  2价值分析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催生电子商务迅速发展,我国实物商品网络零售交易规模达4.2 万亿元,同比增长25.6%,占社零总额中商品零售额比重已经达14.2%。但从品类看,目前互联网成功改造/重构的渠道品类以服装、3C、百货等耐用消费品为主。但据凯度数据,对于保质期短、客单价低、消费频率高的快消品(含生鲜)2015 年线上渗透率仅3%-4%。

  究其原因,主要是虽然快消品市场空间很大,消费频率高,但是其客单价低,纯电商模式物流配送成本高昂。同时,快消品的消费特征多为即时性消费,消费者随时随地下单,需要30 分钟或者一个小时之内送达,即使现在电商的隔日达、次日达这种配送效率也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因此快消品电商需要就近服务,前端必须有大量密集的终端网点,降低物流成本,满足半小时/一小时送达要求

 

  我国快消品线上交易占比低下.

 

  传统通路渠道/场景/ 入口价值突出,整合价值大

  没有中国快消品行业经销商的服务与支持,也就没有了零售行业巨大的存量市场和快速发展的增量空间。不论是大卖场、便利店、夫妻店,以及各类新零售环境下的新型终端,无论分布在全国哪个地方,无论归属于哪类业态,都少不了本地化经销商的服务与支持。经销商不仅仅是扮演分销功能,物流功能,还有帮助品牌商实现了在零售业态内的资金沉淀,商品本地化蓄水,品牌市场营销,终端客户服务等多种职能

 

 

  快消品经销商仓储物流分析

  

  快消品供应链及优劣势分析

 

  2、快消品经销商物流体系分析

  快消品经销商作为品牌商在区域市场授权的独家企业,一项重要职能就是帮助品牌商完成商品从出厂之后,到当地零售门店之间的仓储和配送过程,这个过程当中包含了商品淡旺季蓄水,资金沉淀,商品存储,配送,交付等场景。

  需要注意的是,从消费层面看,对快消品进行解构,它具有清晰的季节性、周期性、品类属性、商品客群指向性、货值区间。从品牌商角度看,销售形式、区域政策、渠道特征、通路运行逻辑等,看似大同小异,实则大相径庭。从经销商层面进行分析,有不同销售规模的经销商,有不同地域分布的经销商,有不同配套加持的经销商,有不同服务半径的经销商。这些变量集合在一起,不难看出快消品的仓配物流,需要精益管理,需要相对匹配的、能够定制化满足的物流基本要素,如信息系统、流程设计、资源配置等。

  快消品经销商的仓配物流,上游链接品牌商,下游链接销售终端,它解决的是快消品的物理位移的问题。位是什么,是指仓储形式、作业流程、设备设施、人员配置、仓储系统、优化提升、安全管理等等。位是围绕物理性的仓库展开的,它是相对静态的,同样也是动态的,快消品本身也具备一定的金融属性,也就决定了快消品可以在仓的静态的存在中产生动态的增值。

  移是什么,是指配送方案、路径设计、车辆车型、装载实施、温控温度、过程透明、终端配送、商品交付、司机管理等等。移是相对动态的,同样也是静态的,快消品经销商的配送,是高频的、多点的、终端多类型的、多配送窗口的、多交付形式的、多服务职能协同的,这个配送体系,天然要求拥有计划性的、系统的、全面的、稳定的、持续的且具备应急能力的服务,而不是一个经常遭受因送货迟到、货物破损以及种种客户投诉的物流体系

  01

  快消品经销商仓库的特性分析

  仓储体系:

  仓储体系基本可分为三类:纯自有、半外包、纯第三方

  纯自有仓储体系:

  是经销商自己买地、租地并在土地上自行动工建仓库,或是自己租仓,做定制化改造,自行购设备,仓库管理人员也是自已的员工。这种情况下,一般实力特别雄厚,赢利能力非常强的经销商会选择此种方式。

  半外包的仓储体系,

  是经销商租赁已有的普通仓库或物流中心仓库,如工业园区、批发市场、或物流转运中心等,仓库不做也无法做定制化的改造,仓库的日常管理交给仓库方,或由仓库方二次外包。此种条件下的仓储,软硬件的水平都比较低,如果不考虑成本、效率、风险,一般快消品的最基本的储运需求也勉强可以满足。

  纯第三方外包的仓储体系,

  是经销商寻找有资源能力且资源能力与需求高度匹配的第三方公司,第三方公司出具服务与实施方案,制订定制化服务流程,并运用专业能力进行全面托付式管理,经销商无须承担资产、人员的投入以及衍生风险,经销商需要系统梳理需求,通过派驻自有的仓储部门,对承储仓库实施全面系统的考核、督导、协调、监控、反馈。此种情况下,可控能力不压于纯自有仓储体系,又可以在成本、效率、质量、风险上降至最低

  1)仓库使用所有权

 

  快消品经销商的仓库所有权大致可分为三类:

  ①自有产权:自建仓库或者购买拥有产权仓库

  ②租赁普通仓库:旧厂房改造、个体非规范仓库

  ③租赁专业仓库:物流园、专业仓储公司

  从《新经销》的调研数据反馈来看,中国快消品行业经销商以租赁普通仓库为主,占比约为67%,自有仓库约为21%,租赁物流中心仓库的经销商占比约为12%。

  2)仓库使用面积

 

  仓库使用面积从经销商数量分配上较为均衡,除34%的经销商使用面积在500平方到1000平方之间外,其他面积使用经销商数量占比各占有22%。

 

  仓库使用面积与经销商的销售规模有显著关联。销售规模越大的经销商,使用仓储的面积也一般越大,年销售规模在1000万以下经销商大多使用面积在500㎡以下。销售规模在1000万-5000万之间因代理品类属性的差异,使用面积在500㎡到2000㎡之间为主。

  3)仓库租赁租金

 

  因不同地区、不同区位以及不同仓库设施配置的仓储,成本不尽相同,从《新经销》的问卷反馈数据来看:5元/m²-10元/m²每月是经销商主流的仓库租赁成本,约占37%,约有19%的经销商仓储单月成本超过15元/m²。

  剔除仓库租金的变量因素,依据正常逻辑来说,销售规模越大,面积越大,仓库租金费用越低。但实际数据显示,却呈现相反趋势,销售规模大,仓库租金费用越高。结合实地调研看,销售规模小的经销商,仓库越追求性价比,环境和设施都比较简陋,因此仓库租金费用相对较低。而销售规模越大的经销商,多SKU、多品类,对于仓库越追求设施配置,仓库租金费用相对较高。

  4)仓库管理系统

 

  快消品经销商仓储信息化现状:65%的经销商仓库管理系统为一般的财务进销存软件;20%为专业ERP软件;10%没有使用任何系统;仅有5%的经销商使用专业的WMS系统。

  快消品行业经销商,在信息化方面,投入普遍不足,分析原因,不少经销商都是单品牌运营,商品SKU数量较少,较为容易管理,另外也受制于销售规模限制,销售规模较小的经销商,信息化对其来说是负担。

  5)仓库配置情况

 

  从问卷调研的数据显示,38%的经销商没有消防设施。通过《新经销》的实地走访调研看,快消品经销商对于安全意识方面较薄弱,很多经销商都没有相关的消防配置。

 

  在仓库工具使用方面,66%的仓库没有辅助工具,或只有单一托盘和地牛作业工具。如果遇到比较大的工作量,如商品入库,经销商一般雇佣临时的装卸工进行装卸。而平时频率较高,单次量较小的商品出库,则由业务员或者司机自行完成。

  6)仓储成本在交易额中占比

 

  75%的经销商仓库成本占总交易额的3%以下,成本比例在1%-2%的经销商最高,但是仍有13%的经销商仓库成本占总交易额的3%-5%;8%的经销商仓库成本占总交易额的5%-7%;4%的经销商仓库成本占总交易额的7%以上。

 

  总体而言,销售规模越高,其仓储成本占总交易额越低。从不同品类看,家庭/个人护理品类的经销商相对数值较高,主要是因为品类的线下市场容量。其他品类整体数值虽有差异,但主要集中在1-3%。

 

  7)商品库存周转

 

  库存周转反映经销商的资金使用效率,周转越快,流动性越高,资金使用效率越高。

  快消品经销商的库存周转情况:74%的库存周转为半个月到一个月;14%的库存周转为一个季度;9%的库存周转为一周;3%的库存周转为一季度以上。

  另外,有一个数据值得关注,虽然此次调研并未涉及托管式第三方仓储物流公司的数据,但从近两年的发展趋势来看,使用第三方仓库的比例在逐年升高,分析原因,第一,仓储租赁成本逐年升高,第三方仓储由于其合理搭配仓配使用,成本相对较低,淡旺季的分配,使得经销商租赁仓库大小可以依据淡旺季进行灵活调整;第二,仓储管理成本,直接节省仓管人员的配置;第三,省心,不用过多考虑仓储的运营、安全等情况,另外,第三方租赁,在快速融资方面,经销商通过第三方仓储物流公司可以通过仓单质押快速融资,这也是经销商有限选择第三方租赁仓储的一个主要因素。

  02

  快消品经销商配送的特性分析

  配送体系:

  经销商配送车辆的选择通常为以小型货车为主,常见的有:4.2 米厢式货车、金杯、微型面包车、电动三轮车、依维柯等。通常而言,车型的选择来自配送的商品特性及终端网点配送半径。比如城区跨街道、短距离配送,经销商一般选择电动三轮车为主,跨区配送,选择微型面包车。

  跨乡镇配送,选择厢式货车等。依据配送距离可分为短、长、中配送。短距离,主要以城区内配送为,半径一般不超过30 公里;中距离,主要以郊区、乡镇配送为主,配送半径一般不超过80 公里;长距离,主要以周边下县配送为主,配送半径不超过300 公里。

  基于订单获取的形式不同,快消品行业配送大约可分为两类:访销配送和车销配送。

  访销配送为经销商自有业务人员或者厂家业务人员拜访终端获得订单后,交由司机汇总配送。车销配送,订单和送货同步进行,即配送之前并未事先经过规划,而是边销售边配送,这类商贸企业一般是销售规模较小,或者代理的商品当中包含大量逆向物流的低温短保质期品类的经销商/二批,常见车销的品类有面包、啤酒、火腿肠,酸奶等。

  因快消品品类跨度较大,不同行业有不同的仓配要求。基于不同品类要求,仓储可以分常温仓、冷藏仓、冷冻仓等,比如,果汁品类,尤其是NFC 果汁,保质期在1 个月之内,贮存温度要求稳定在0-4℃之间,这就要求经销商要有全程冷链,需要配置低温仓和冷藏车。一些商品,如汤圆,水饺,冰激凌等商品,则需要冷链物流,而饮料、预包装食品类一般常温车即可。

  经销商业务早期自购配送车辆倾向明显,主要是出于客户角度更好的、更机动性的提供服务,但规模扩大后,特别是随着对物流的理解加深,开始结合企业的运营实务,纵深的思考车辆周转率的问题、车辆报废周期问题、车辆的日常管理问题、配送交付异常问题,司机安全管理和培训的问题、客户需求配送透明但自身系统的低应用问题等,继而开始拒绝大量买车,且普遍倾向于选择专业的第三方配送公司合作。

  这里需要特别提到,很多自购车辆的经销商在调研过程中,几乎都隐晦的提到了一个细节,每年都会有一到两起的配送车辆在途交通事故发生,在处理事故过程中,当事自有司机家庭身心创伤的安抚、人员赔付的资金压力、以及事故处理的精力牵扯是最不情愿面对的三大难题;

  1)配送形式

 

  快消品经销商的仓配分销方式:访单+车销混合模式(两者各有优势,比如乡镇市场车销,城区市场访销)占比41%;访单模式占比41%;车销模式,司机兼业务配送占比18%。

  车销和访单两者优势:

  车销:

  1、配送半径,距离仓库越远、交通不便利区域,如乡镇和农村,则不得不使用车销;

  2、新品推广期,现场推广,现场销售,体验性更高;

  3、品类的竞争程度,竞争越激烈,通过业务的客情关系,现场下单,现场摆放陈列,抢占售点位置,增加产品的曝光度。

  访销:

  1、业务员专注终端网点的服务和拓店,服务终端;

  2、集约化配送,提高拜访效率,降低配送成本。

  从销售规模看,销售规模越高,车销的占比越低;销售规模越小,车销的占比越高,混合模式占比最高的是年销售规模在3000-5000万左右的经销商,车销占比最高的阶段是1000万以下的经销商。

  从品类上看,家庭护理/个人护理品类车销的占比最小,其主要原因是家庭护理/个人护理的品牌集中度高,同时主要在商超和卖场销售。酒水车销较其他品类占比高20.45%,车销更容易增加售卖机会。同时,酒水品类的货值高,更容易覆盖车销带来的人员和车辆成本。

  2)配送工具

  快消品经销商的配送工具:用4.2米厢式货车占比最高,占38%;其次分别为28%微型面包车;15%电动三轮车;13%金杯;6%依维柯。

  经销商选择哪种运输工具取决于三点:第一,品类的差异性;第二,配送半径的地理区位;第三,仓库与覆盖网点的直线距离,以上三点都影响经销商对运输工具的选择,而与销售规模没有太大关联。

  03

  快消品经销商仓配外包的特征分析

  关于当地市场是否有给快消品经销商做配送的第三方仓储物流公司中,48%经销商确定区域内没有第三方仓配物流公司;37%有第三方,15%不确定。虽然第三方城市配送已经非常火热,但是对快消品行业整体渗透率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如果当地有第三方仓储物流公司,经销商愿意尝试感兴趣占80%,而仅有20%没有兴趣或不愿尝试。从心态上看,绝大部分经销商是认可第三方仓储物流公司,并愿意尝试交流。(物流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