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汝珍研究小札

 国民一员 2018-07-19
李汝珍研究小札
李汝珍的生年
关于李汝珍的生年,历来以胡适先生所推定的乾隆二十八年癸未(1763)为准,其根据是胡适先生在《镜花缘的引论》中说的李汝珍到海州那年,“凌廷堪年仅二十六岁,以此推之,可见李汝珍那时也不过二十岁上下。他生年约当乾隆二十八年”。然这种推测因限于资料的不足而缺乏缜密的考证,还存在着问题,需要进一步厘清。
若依胡适先生所说,李汝珍到海州时已是个成年人了,当对作为故乡的大兴有着深刻的印象。他一生的游历并不算丰富,可在《镜花缘》的创作过程中每每涉笔成趣,将自己游历生活中所知晓的各地风土民情巧妙地植入小说中,增添了小说的趣味性。然而作为故乡的大兴却在《镜花缘》中难觅踪影,足见李汝珍对故乡的记忆十分淡薄,说明他离开故乡时应是个对世事知晓不多、见识不广的懵懂少年,而不会是个二十岁上下的青年。
另从他拜在凌廷堪门下这一节来看,也不会是与凌廷堪年龄仅相差五六岁的人。要知道,名分是古人最为看重的,“名不正则言不顺”。涉及确立名分的年辈之分也是十分严格的,远超今人的理解。《礼记》说:“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而师历来是被视为父辈的,李汝珍要想拜在凌廷堪门下定要在年龄上小凌师10岁以上,否则不符合当年的礼法。要知道,凌廷堪可是作过《礼经释例》、执于礼法的人,在这一点上不会有丝毫的马虎。凌廷堪生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由此推知,李汝珍的生年不会早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
李家是书法世家
李汝珍出身的家庭,虽非显宦,确是个世代相传的书香门第,至少自祖父李廷栋起,便有了科举功名,这样的家庭,自然而然地有着研习学术与艺术的良好氛围和家学渊源。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看,李家有着书法家学的传统,是个书法世家。
李汝珍的祖父李廷栋是个监生,父亲李馥是个候选主簿,此二代虽没有以“善书”名于世,但李家的书法家学无疑就是在他们的熏陶下才得以形成的,是为开创者。
到李汝珍这一代,李家便以“善书”知名了。
李汝珍的长兄李汝璜的履历中明言其“由监生考补方略馆誊录”。方略馆为清代编纂方略等官修书的机构,乾隆十四年(1749)二月后成为常设机构,隶属于军机处,其办公地点在紫禁城内隆宗门外。方略馆设有文移、纂修、 誊录及校对4处和书、纸2库。方略馆的誊录官由吏部在举人、恩拔岁副贡生及捐纳贡监等人中考试录用,负责方略官书的抄写工作,其“字画端楷”是首选条件,李汝璜任誊录官多年,其书法功底无疑是过硬的。袁洁在《蠡庄诗话》中称李汝璜“工隶书。王槐赠诗云:小笔衡山工,新词玉田尚”,说明他不仅隶书写得好,蝇头小楷的水平也不逊色于文征明(号衡山)。李汝璜后被载入《皇清书史》,成为一代书家,又被收入乔晓军编著的《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补遗一编》。
 李汝珍博雅多才,其书法很早就广为友人们所称道,余集说“大兴李子松石少而颖异,读书不屑章句帖括之学;以其暇旁及杂流,如壬遁、星卜、象纬、篆隶之类,靡不日涉以博其趣”;石文煃也称李汝珍“平生工篆隶”, 说明李汝珍的书法有相当的造诣,其中篆书、隶书写得尤佳。多年来,喜欢《镜花缘》的人们一直为李汝珍的书法作品荡然无存而叹息不已,然而据笔者所知,李汝珍的手迹目前已发现一件存世珍品。据廖文伟、刘英奇编著的《古玩---情趣与财富共增的投资方式》(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7月版)载:……四川古砚鉴藏家潘星华藏有《镜花缘》作者、清乾隆年间文学家李汝珍铭文砚一方,砚背铭“刘石庵(刘墉)谓写字宜左右取势,不写死字,并宜多临碑帖,方可得心应手。己卯(嘉庆二十四年)孟冬李松石敬题”。笔者期望能有幸亲睹这方有着李汝珍自勒之铭的古砚,欣赏这位绝世才子的手迹。
在下一代人中,李汝璜的两子李兆翱、李若金也延续了书法家学传统。长子李兆翱于嘉庆十八年(1813)中举,嘉庆二十五年钦点景山官学教习。景山官学是清朝为培养八旗子弟而设立的官学堂,旧址位于紫禁城北上门西侧路南,其汉书教习以举人、贡生考取文理优通并善书者充任,书法必须过硬方能入选。次子李若金是大兴县学生员,于嘉庆十九年(1819)己卯科挑取誊录生,充功臣馆誊录,以书法之长取得誊录官的职位,走的正是当年其父李汝璜的入仕之路。
李汝璜的长孙、李兆翱之子李维醇也是个书法家,据乔晓军编著的《中国美术家大辞典》载:李维醇,清代书法家。顺天府大兴人,道光十五年(1815)乙未科进士。擅书。
    李氏一门绵延数代,代代皆有擅书之人,可谓家学渊源深厚,但可惜的是,其家族的存世作品为人所知者绝少,博物馆中更是难见其踪,希望有志于收藏者能多方搜寻,使我们这些后学能领略这一书法世家的风采韵味。
(本文李汝珍家世资料皆转引自赵春辉《李汝珍家世新考》(《明清小说研究》2012年第3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