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这个曾经的奥数霸主,为何4年未尝第一的滋味?

 qcsj421 2018-07-19


本文授权转载自“爸爸真棒”(id:babazhenbang):K12原创国际化教育平台,致力于理性、深度、有启发的中西融合教育探索。

最近奥数又“火”了,2018年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美国队四年内第三次夺得团体总分第一,第二名是俄罗斯队,而中国队获得第三名,四年未尝第一的滋味。


中国队拿不到第一很吸睛吗?来看看IMO官网的历年名次数据吧:


▲中国队的历年名次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近20年内,中国队的成绩绝对可以用“霸主”来形容。不看近四年成绩的话,从未出现过连续两年以上未拿第一的情况。


IMO的规则是每个人做6道题,每题7分,总分42分,6人总分加起来计算总成绩进行国家排名。而2006年,中国的总分甚至甩了第二名俄罗斯40分,也就是说哪怕再给俄罗斯一个人,也要拿满分才能超过中国队。



这样的中国队,为什么连续四年拿不到团体第一,确实值得关注。


都全民奥数了,为什么成绩不升反降?

美国队到底有什么秘诀能连续折桂?


为了弄清这些问题,我们查阅了一些资料(援引出处见文末),也特意采访了从2013年开始就一直带领美国队的总教练罗博深教授。


美国四年内三次第一,

到底强在哪里?


先不急着说中国队,让我们先把目光放在今年的冠军美国队身上。看看从这个老对手身上能得到什么启发。


美国队四年3次第一,这开挂般的表现直逼巅峰时期的中国队。不但如此,从美国队近20年的表现来看,其实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的状态,这8年来也一直保持着前三的地位。


▲美国队的历年名次


美国人的数学不是“一英里宽,一英尺深”吗?什么时候我们连深度都比不过他们了?


尽管奥数和奥运会之间并没有太多的关联,但作为一个竞技项目,和传统的体育比赛其实有着一样的特点,能不能出成绩,主要看这几点:选手、训练、环境


1. 有天赋的选手


美国的数学基础教育确实不如中国,但顶尖的那批孩子却丝毫不逊色,这点,从这几年的AMC成绩就能看出来。


▲从表中可以看出,2017年AMC10的TOP 1%学生成绩,北美学生的分数还高于中国学生。(以上数据均来自AMC俱乐部公众号)


在被问到“美国拿第一的秘诀”时,罗博深教授认为美国队队员的创造力是关键


我认为美国队能拿第一完全要归功于每一个学生,他们对数学(不仅仅是奥数,也有更高等的数学)发自内心的热情和兴趣为团队带来了强烈的动力。这些学生也花了不少时间学习如何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有创造力的数学思维方法,并且用以发明出新方法来解决问题。


我觉得近年来国际奥林匹克数学(IMO)的题目类型渐渐从那些能够被训练的(对于标准解题技巧有非常全面的认识会很有用)转移到要求能够当场创造出新想法和新思路的新颖题目上来了。


我想这样的趋势也是因为奥数的目的是要培养出,不仅仅是对竞赛有用,也是对任何形式的研究和解决问题都有用的创造性数学思维。

美国不仅仅是奥数大国,更是一个数学大国,这其中的奥秘,就是源自不断的创新。当然,通过竞赛这条路,也培养了一批不但懂竞赛,更懂数学的“最强大脑”。


▲国际奥林匹克数学比赛现场


2. 宽松的数学竞赛环境


提到队员,可能有的人会说:你看,美国队看上去跟中国队似的,还不都是华裔?其实除了美国队,甚至别的国家的奥数队也有很多华裔面孔。是不是说华裔真的在奥数方面就有先天的优势呢?

罗博深教授说:

我认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拥有相同的基本潜力,不同是文化和环境。东亚文化里数学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这使得东亚的学生会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数学。


除了受到疾病的限制情况,我相信如果每个人花相同的时间和精力专注在数学学习上的话,学习的效果在各个种族之间应该是大致相当的。

从另一方面来讲,美国本土社会对于数学的态度又非常的中性,如果你的数学学得好,甚至能拿奥赛金牌,那人们会自然会认可你。但是,如果你的数学不怎么样,也并不会被视为“落后分子”而受到鄙视。数学好和篮球打得好、吉他弹得好之间的差异并没有那么大。学不学?怎么学?都没有硬性规定。因此真正走上奥数这条路的孩子是真心喜欢数学,他们的毅力和专注力,跟拿着戒尺盯出来的孩子是完全不同的。


尽管美国人对于数学似乎不怎么care,但其实学习的资源并不少。不仅在类似Art of problem solving这些网站上有学、练、辅的全套资料,即使是罗教授这样的金牌教练也会频繁去往各地中小学积极推广数学教育,期望提高大众对数学的兴趣,用健康、快乐的方式学数学。


这种“不想学的不强求,想学的让你吃到饱”的环境,使得那些想在数学方面深挖的孩子,尤其是希望依靠数学进入社会精英阶层的华裔或者亚裔来说,简直是“老鼠掉在了米缸里”。


▲本届数学奥林匹克的美国队


3. 系统的高强度训练机制


有了有天赋的选手,如何将他们的潜力完全发挥出来,是美国队的另一个强项。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别的不说,就拿美国的夏令营MOSP(Mathematical Olympiad Summer Program)来说吧。


▲上图是MOSP的部分培训的内容,可以看出主题非常丰富,甚至还有哲学课和心理课 。


“我的目标从来都不是把美国队训练成世界第一,让所有的学生能够尽情地交流和探讨数学,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对数学更深的思考。”罗博深教授这样说到。


话虽这么说,别以为MOSP 是一个欢乐的大PARTY。这里面的强度可是“非人类”的。比如MOSP中有一项传统项目叫ELMO,此ELMO可不是芝麻街里的可爱卡通人物:



ELMO是一个由美国队老队员给新队员出题的模拟比赛,其目的就是一个字——虐!


说得具体点也只有两个字——虐菜鸟!


这四个字母有非常多的含义,但有一条是让我最感到汗毛倒竖的:


你也许会丧失自尊Ego Loss May Occur)


看这解释就知道里面的题目有多变态了。虽然赛制和IMO完全一样,但说实话,里面的题目比IMO都变态。当然,这些参赛的新人们更变态,因为他们竟然都会主动求虐,一副“不虐不舒服斯基”的态度。这样高强度的训练,用练习举重来打个比方就是“我平时训练都举120公斤了,正式比赛的100公斤算个啥?”


除了ELMO,MOSP还有个有趣的项目,就是除了美国队的队员外,还召集其他国家的队员一起参加集训。天才不嫌多,能聚到一起才能碰撞出更灿烂的火花。


▲美国的夏令营MOSP


天才、训练、环境

我们现在缺了哪一项?


回头来看看中国队,或者说我们把目光放大一点放到中国的奥数环境——和美国人比起来,我们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1. 是选手不够天才吗?


笔者曾经就读的中学华师大二附中有一个全国理科班,里面的20多个学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参加各类竞赛。这些人让我最震撼的地方是:

  • 你在学习的时候他在打球,似乎娱乐的时间比你还多……

  • 你用2个小时完成的高考模拟卷他们只要30分钟不到,还是全对……

  • 他能心血来潮的带上一本几百页的数学习题册,一个晚上蹲在卫生间里(那时宿舍规定时间熄灯)就全部做完了……

仅仅上海的一所学校就有这么多天才,按人口的基数,加上我们国家一贯的对数学的重视说我们缺天才,似乎站不住脚。


2. 是训练强度不够吗?


这一点更不需要做太多展开了。咱中国人学数学为什么牛?其中之一就是题目做得多、做得难。如果说美国队员的MOSP虐人,那对不起,中国队的这些队员更是从小虐上来的。而且能参加国家队的每一个人都必须通过初中/高中数学联赛→全国冬令营→国家集训队这一系列的考验,说训练强度不够,似乎也站不住脚。


3. 难道是“环境”出了问题?


之前也说了,美国奥数是“你不想学不强求,你想学就让你吃到饱”。而中国的情况正好相反——“不想学的也得学,想学的又吃不饱。”


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


A 天才选手的坑,普通选手也来占。


韩寒曾经在自己的一篇热文中《我也曾对那种力量一无所知》中说到,自己作为一个职业赛车手,看到过无数自称“我从来没遇到过对手”的人来报名想要成为职业车手。但是结果是什么呢?不少人真坐在助理教练的车上转了一个弯就变成了“小白兔”。


“天才”和普通人也能成为的“高手”是两种生物!


爱迪生的名言:“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但是这句名言的后半句被选择性忽略了“那1%的灵感的意义要远远大于那99%的汗水”。


为什么被忽略?因为中国也有句名言:勤能补拙!


有人说奥数之所以变味是奥数与升学挂钩,这其实只是表象。我们看看几大奥数强国就知道,无论美国、俄罗斯、韩国,甚至对奥数一直不算“感冒”的德国,对于数学竞赛得奖的孩子都有明确的升学优惠政策。其实只要是正常人都能理解:没有点利益的诱惑,谁还花时间陪你玩嘛……


敢于尝试并付出努力是好事儿,适当的激励刺激也是好事儿,然而如果变成“全民奥数”,那就是大大的坏事儿了。最明显的问题,就是人多了,名额没多


付云皓在他的文章《付云皓谈奥数》中就讲到:


四千个水平远不够省一的孩子和两百个水平有希望冲省一的孩子(这里包括十个很牛的孩子)一起玩命训练,一起考高联。该省省一有60个名额。

对那四千个孩子,由于题目变化,神发挥和阅卷误差等原因,冲到省一的概率就是1%,最后有40个省一。

剩下200个孩子瓜分剩下20个省一。


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那4140个娃是在刚起跑就被淘汰了,其中还包括了180个有希望崭露头角的孩子。而那40个娃就像韩寒说的过了个弯以后,也变成小白兔淘汰了。最终,只有20个孩子如愿进入下一级别训练。


这种环境下,即使是天才也感到压力倍增,毕竟竞赛都是一次淘汰的。稍微有点大意失误,纵使再有天赋也会不幸夭折。



B 培训行业落井下石。


正是这种普娃和天才娃一起抢名额的情况,使得培训机构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普娃不靠培训机构,怎么跟天才娃拼?而天才娃也得学点套路,提防被普娃弯道超车。


有人会问,既然培训机构多了,那怎么还存在着“吃不饱”的情况呢?因为培训行业老师的含金量,真的值得商榷。

  • 当天才娃遇到名师,恭喜你,有饭吃了!

  • 当天才娃遇到平庸的老师,等于浪费了点钱,也还好……

  • 当天才娃遇到一个自己都搞不明白的老师,送你两个字“凉凉”。

因为差的老师不但不能让孩子吃饱,还会让孩子倒胃口。


举个形象点的例子,好老师教奥数,是给你个小黑盒子,告诉你里面有好东西,想知道里面有什么,试试能不能把盒子打开。而差的老师是直接告诉你这个盒子里是XXX,问你能不能自己打开。


真逗!我都知道里面是什么了,还有什么兴趣开盒子嘛?!!


在差的老师的手里,久而久之,天才娃也能退化成普通娃。而真正好的老师又有几个呢?


从另一方面来说,对于普通娃,培训机构就变成了救命稻草。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奥数培训——来,我教你几首儿歌,回去熟练的背出来,以后做题直接套。


普通娃的家长一看,不得了!真的有效果!原来不会做的题目都会做了!


可到了高中,参加高联,家长就急了:怎么似乎越来越没效果了?我的娃一路走竞赛的道路上来的,怎么到了高联连题都看不懂了?


其实实话告诉你,高联那些题目,很多培训老师也不一定看得懂……


最终的结果,培训机构给了家长希望,可又没法真正把普娃变成天才娃。全民奥数的结果,必然是大部分人费时、费力、费钱地白走了一遭。而造成的结果,又回到了天才与普娃之间的名额之争,恶性循环,难以停止。


环境这个决定性的因素,使得美国的奥数越来越牛,中国的奥数却令人担忧。有人说这两年的史上最严奥数禁令是在火上浇油,让有天赋的娃更加吃不饱;也有人说现在的禁令是迫不得已,先降降温,哪怕牺牲几届的成绩,也要把奥数的环境拉回正轨。究竟孰对孰错,只能等时间和结果来做验证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