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莽杀光6子,原因超萌

 泰阳汉子 2018-07-19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有一首诗句:“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此诗句大意是:周朝时的周公掌握大权,辅政周天子,当时满朝文武流言蜚语,都暗骂周公会篡位,而周公却没有篡位,是个忠臣,一生尽忠至死。在满朝文武评价中口碑极好、态度十分谦恭的王莽,在未篡位之前几乎没人说他是奸臣,可是王莽却篡了位。

王莽,是新显王~王曼长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的侄子,典型的外戚。换句话说,王家是皇后王政君所扶植和倚重的娘家人,王皇后是王莽的姑妈,王家是西汉不折不扣的外戚势力。“王莽篡汉”是西汉一个震动性大事件,外戚王莽,经过十余年的经营与积累,在社会各阶层都拥有巨大的声誉,进而篡夺了西汉王朝,建立了新朝,成为新莽王朝的开国皇帝。这就是这个忠奸难辨而现在有人称为“穿越者”——王莽。

王莽竟然活了69岁

(一)在短短的十几年间,王莽尽然杀死了自己的6个儿子,以至于断子绝孙

王莽活了69岁,在古代算是长寿,总共有8个子女(7子1女)。他的嫡生子有3个:王宇、王获、王安;庶出生子3个:王兴、王匡、王临;收养的义子1个:王睦。

那他的这7个儿子是怎么死的?6个是直接或间接被杀,有一个是病死的。长子全家死的最惨。

(1)长子王宇。汉哀帝去世后,王氏家族卷土重来,控制了政权。王氏家族捧出了一个年仅八岁的小孩刘箕子为皇帝,他就是汉平帝。汉平帝即位后,王莽等人并没有允许汉平帝的母亲跟随者一起来到长安。王莽的长子王宇觉着这未免有些不近情理,将来汉平帝长大后,肯定会对自己家族不利。王宇和老师吴章商量之后决定,让王宇的大舅哥吕宽深更半夜弄点儿狗血洒到王莽家门口,吓唬一下王莽。然后,再去劝说。结果,吕宽被抓了个现行。王莽大怒,不仅杀了吕宽、吴章等人,还杀了儿子王宇和儿媳。当时儿媳怀有身孕,生下了孩子之后被杀。

(2)次子王获。当时王莽被汉哀帝罢免了官职,到了新野的封地里蛰居。而就在这个时候,王获竟然杀了一个奴婢,无意之中撞进王莽的枪口。王莽勒令王获自杀谢罪,为奴偿命!西汉实行奴隶制,世家大族多蓄家奴,奴的社会与法律地位都低于平民。说白了,奴的命,不值钱!所以二公子敢轻易杀奴。不想王莽竟然勒令杀主给奴偿命。

(3)老三王安病死。至此,王莽嫡子全部死光了。

(4)逼死王兴、王匡。嫡生儿子死光后,王莽把原秘不示人的、他和婢女们生的儿子王兴、王匡公开,接到京城来。王莽是不是有逼死儿子的瘾,有此癖好,不敢断言,但是,可能肯定,王莽对自己最近的血亲也如冷血动物,逼儿子自杀只是小菜一碟。 (5)王临。王莽即位后,王临被任命为太子。后来王临在宫中和一个叫原碧的女人私通,被王莽发现。王莽大怒。王临试图发动政变,夺取皇位。结果被王莽识破,王临也自杀身亡。

(6)王睦。义子。什么时候收养的不详。公元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在王揖等护卫下逃往渐台,公卿大夫、宦官、随从还有千余人。守城的王邑日夜搏斗,部下死伤略尽,也退至渐台。这时王莽的的儿子、侍中王睦正想脱掉官服逃命。王莽将王睦喝住,父子俩胶着在了一起,有点视死如归同归于尽的壮烈。最后王睦与千余名护卫全部被绿林军剁成肉酱,王莽被活捉后乱刀砍死,头颅被割。

王莽杀亲子心狠手辣

(二)虎毒不食子,王莽却“食”之淡然,绝不仅仅是心理变态这么简单

首先,从人性的角度说,王莽这么逼儿子自杀是最不可理喻的,因为他儿子所为远没有达到威胁他的程度。只要和儿子沟通一下,不应该需要以死为结局。俗话说虎毒不食子,这在王莽那里不成立。 王莽的明面都是在尽最大的努力来践行儒家的完美人格,他时刻把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点,暗地里自己却干着肮脏龌龊的事。皇位终身制必然带来篡权之患,所以要防,妨碍家人均无情无义、斩尽杀绝,此为悲剧。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王莽也要让最小的儿子王睦给自己陪葬。

王莽是一位“穿越者”

其次,王莽总想做一件惊世骇俗的事用以标榜自己~作秀

在两汉时,士人的名声,是除了家族出身以外最为重要的政治资本。王莽从中受益匪浅,要篡位名正言顺,他就更需要加重他声誉之价了!他必须做一件惊世骇俗的事!那就是先拿自己的儿子开刀,总显得自己政治正确。

最后,王莽之所以杀光自己的儿子,这是另一种形式的“保护”。是为了保护家族中别的成员。因为王莽心里明白:自己篡夺大汉江山,迟早是被清算的,全家尤其是儿子们肯定不得善终,与其让别人杀掉,还不如自己动手杀了,起码还有一座完整的坟墓。殊不知,王莽也是凡人,临死之前还是染黑了胡子,娶了个小媳妇,他的这一套大义灭亲的套路其实是自欺欺人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