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被“设计”的如此完美, 我们是否应该把上帝放回宇宙中?

 蝶花云月 2018-07-19

假如宇宙的物理常量改变一点点,那么宇宙中的生命将不可能存在,这个值得注意的事实仅仅足一个幸运的巧合,还是展示了某个“天神”的作品?

在数个世纪里,科学家已经学会客观地观察宇宙。这种观察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人的偏见。实际上,围绕人存原理的这种奇特争论,还是存在某种科学价值的。

人存原理有两种表述。“弱表述宣称,宇宙中存在智慧生命(我们)应当被认为是一种实验事实,它帮助我们理解宇宙常量。“世界就是它现在的这个样子,至少部分原因在于,倘若它不是这样那就不会有人间世界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了。”用这种方式来表达的人存原理的弱表述,人们很难对它进行讨论。

为了使宇宙中有生命,就需要将许许多多巧合事件联系到一起,但存在这种联系的可能性实际上非常小。生命依赖形形色色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我们如果将化学和物理中的一些常量改变一小点,就可以很容易使生命的存在变成不可能。例如,我们哪怕略微改变支配核物理的常量,则发生在恒星以及超新星上的核合成和重元素生成都或许变为不可能。接着,在超新星中生成的原子或许会变得不稳定。生命依赖于重元素(比铁还重的元素),因为在合成DNA和蛋白质分子时需要重元素。因此,核物理中哪怕是最小的改动,也将会使宇宙中的重元素不能在恒星上制造出来。我们都是恒星的孩子,但是,如果核物理定律略有改变,我们的“父母”将不可能有“孩子”(我们)。

作为另一个例子,我们可以说,生命在早期海洋中的形成可能花了10亿年至20亿年时间。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以某种方法将质子的寿命缩短到数百万年,那么生命就不可能形成。因为由分子的随机碰撞形成生命所需要的时间不够充分。换言之,我们存在于宇宙中并问有关宇宙的这些问题,这个事实意味着一系列复杂的事件必然发生了。它意味着,自然界的物理常量的值必须有一个确定范围,以使恒星有足够长的时间产生我们身体里的重元素,以使质子在生命有机会孕育之前不要衰变得太快。

物理学家戴森对这些宇宙巧合事件作了评论。他曾经写道:“当我们观察宇宙,确认众多物理事件和天文事件早已在共同发挥对我们有益的作用时,它在某种意义上几乎像是已经知道我们将要来到这个宇宙。它认为,宇宙所包含的一切物理常量都已被上帝)精确地选择好了。因此生命在我们宇宙中是可能的。因为这种“强”表述提出了有关神的问题,所以它在科学家中间引起了更大的争议。

为了使生命在我们宇宙中形成,一大批物理常量的取值显而易见必须限制在一个极窄的范围内。由于这种巧合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极小,因此为了创造生命,神智(上帝)或许就精确地选择了那些值。

最终,大多数科学家从人存原理中醒悟过来,因为人存原理既不具有预见能力,也无法加以检验。帕格尔斯很不情愿地总结道:“与物理原理不同,人存原理无法决定它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没有办法去检验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