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有为招摇半生,晚年像过气明星靠卖字为生

 老黄说史 2018-07-19

提起康有为,人们联想到的大多是公车上书、戊戌变法、保皇“勤王”等历史事件。作为清末维新改良派的主要人物,康有为一生中饱受灭族缉杀、流亡异域之苦,但是,就在这漂泊动荡的流亡生活中,他娶了五房姨太太,并积累了相当可观的家业和多处房产,他一生的经济生活绝不是一般人想象中的窘迫潦倒状。

有人从康氏家族庞大的日常开支推测出,康有为的各种收入每年要超过2万银圆(折合人民币80万元左右),因为只有如此收入才能养得起他的大家庭,以支付各种日常消费生活。

康有为的家庭庞大,家中成员庞杂,除了原配夫人张云珠于1922年去世外,他还有5位妻妾和6个子女,日常侍候这些老爷太太、公子小姐的有10多个女仆、30多个男仆、厨师等雇员。另外,平日里,来康家的还有川流不息前来寄居的门生故旧和食客,少则十余人,多则三十余人,康有为一概款待如宾,颇有战国时期孟尝君“养士”的古风。

康家招待这些成群的宾客,光是消耗大米,平均每4天就要吃掉一石(176斤)。康家仆役每天采购日用品、副食品多用汽车运输,每月单伙食费就要花费400银圆以上。雇员每人月薪平均12银圆,共计每月支付工资500银圆左右。康家五房妻妾更不是省油的灯,此外还要给女儿每人每月发零用钱5银圆,儿子每人2银圆,这些开支每月也得几百银圆。

由于康有为时常往来于上海、广州之间,1914年6月,康有为租赁了上海新闸路16号辛家花园并定居下来。这是一座如同“大观园”式的住宅,占地颇广,曲桥楼阁,围以红墙。康有为向房主盛家租住,每月租金120银圆,年租金1440银圆。

再有,康有为不断与外界联系,时常“通电”对国事表态,依照当时的费用,仅电报费每年可达上千银圆。再加上婚丧喜庆应酬费等等,总开支平均每月2000银圆左右。总之,康有为55岁以后在上海和江南生活的14年间,每年花费不下2万银圆。

他只是个到处煽动鼓吹的读书人,哪来这么金钱养糊口呢?

参与变法并不是一点好处也没有的倒贴事,因为变法一事是受到许多人拥护的,当然,贫民百姓大多不会关心这些大人们操心的鸟事的,热心者大多是或有钱或有势的社会精英。

最初,由于变法活动经费时常捉襟见肘,康有为就开动脑筋多方筹措资金,主要是搞募捐。1906年春节,康有为访问墨西哥,受到隆重接待,当地华侨纷纷为他募捐。这些以变法得来的捐款,康老师却将它活学活用了——当时墨西哥城正筹款修筑有轨电车,康有为看到潜藏的商机,就利用那些捐款,购置电车轨道经过之处的地产,不久,这些地价就上涨了好几倍,最终这一投资得到十多万银圆(墨洋)的赢利。后来,康有为游历加拿大、日本等地,在海外华侨的帮助下,他利用捐款,在海外做地产生意,积累了一定财富。

此外,康有为经常会得到宪政党的供给。康有为是宪政党的党魁,接受宪政党供给的生活费。有一次保皇会在海外募得基金100万美元,曾以10万美元给康有为作游历各国“考察政治”之用,他以此款购买了不少中外文物、古董。康有为曾以这些古物开过展览会,也出售过一部分。至于大军阀、大官僚对康有为“馈赠”金银,账目则无从统计。

据史料记载,康有为购置过三处别墅。杭州的“一天园”是他最花费心思的一座别墅,建筑耗时4年,工程划分了11期完成。

上海莹园是康有为晚年修建的第二处别墅,1922年落成。此园地处上海杨树浦,临吴淞江,可远眺东海,偶见海市蜃楼。这座别墅筑成仅一年多时间,就转售给日本人。

青岛“天游园”是康有为晚年生活中的第三处别墅,地址在青岛福山路。这里原是戊戌变法前德国在青岛设租界时建筑的提督署,当地称之为“提督楼”。该楼筑于信号山坡,屋虽小而园甚大,可远眺大海,盛暑不热,是个好去处。1923年康有为游青岛,当时青岛市长赵琪招待康有为住入提督楼。康有为看上了这个地方,就决定租赁。过了一年 多,康有为将这座楼买了下来,改名“天游园”,此后每年夏天率亲属子女来青岛避暑。

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失败后,虽然祖传财产有所损失,但是从总量上看,他却赚回了比祖辈遗产更多的财富。

到了晚年,康老师的风光早已不似当年了,灰色收入越来越少,虽然有了几十的的积蓄,但坐吃山空毕竟不是办法。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康老师很快就发现了新的掘金渠道——靠书法赚钱!

中国人有个毛病,那就是图虚名、喜欢华而不实的东西,尤其在中国的书法界更是如此。前几年还有报道说,有的省的书法家协会,光副主席就有好几十号。为了争个副主席的名号,送礼者有之,骂街者亦有之。他们为什么对这样的虚名趋之若鹜呢?因为,有了这样的“职务”嘘头,字写得再不长进,那价钱却是噌噌上涨啊。

不光是书家,就是在社会的各种圈里混出点名声,成了名流,你的字就是鬼画符般的难看,仍是有人来疯狂砸金的。马云的字,赵本山的字,还有哪谁谁的字,不都是有人狂拍几百万吗?

康有为不傻,以他当时的名气,饥不饱腹时,随便写几幅字就是银子,所以,改不改革的,对他的生活影响不大。老康晚年时,他的书法就被许多人当宝贝。只是老康这人看在钱的份上,他一点也不清高,可以说是有求必应。为了开拓市场,他还搞过营销,在全国各地大撒广告,这项事业成了他下蛋的“金母鸡”之一。康有为在报刊上登载卖字润格广告,或在上海、北京各大书店放置“康南海先生鬻书润例告白”,巾堂、楹联、条幅、横额、碑文杂体,有求必应,无所不写。

据说康有为书法的价格(俗称润格)大致为:“中堂七尺者三十圆(银圆),每减一尺减二圆,每加一尺加二圆;小横额三尺内二十圆,磨墨费加一圆。”至于为厅堂楼阁题写“匾额”,价格就更高了。当时的官僚、地主、军阀、富商,附庸风雅,趋之若骛,纷纷收藏康有为的字书。据说此项收入每月就在1000银圆左右。

由于求字的人多,他自己不想亲自伏案泼墨时,就让他的学生代笔,自己只负责签名、压章。

康有为晚年十分迷信风水,热衷于扶乩问卜,他购地建屋、修墓时,都会因风水而行。1916年起,康有为几次去江苏茅山,看到几处地方风水很好,便购了几百亩山地,作为母亲劳连枝、弟弟康广仁及三太太何旃理的墓地。在墓地之外,他在茅山句容县(现为居容市)还看好一处风水宝地,于是开辟了一个农场。可是他办的茅山述农公司(取其祖父号述之的“述”,及其父亲号少农的“农”)并没因为风水而沾上财气,最终失败。

(图片来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