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舍我其谁——浅析苏联空降兵的重装之路

 q1338 2018-07-19

弹痕犹记得上学时历史书中讲到“布拉格事件”时提到的苏联空降夺取布拉格的行动,教科书一般的潜入、迅雷不及掩耳的要地夺取使得弹痕对苏联空降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可惜的是,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弹痕能接触到有关苏联空降兵的资料不仅有限而且零散,几经寻访无果,促使弹痕决定自己梳理出苏联空降兵在二战后的发展脉络。

舍我其谁——浅析苏联空降兵的重装之路

苏联空降兵最早组建于1930年,受制于当时苏联航空工业的发展,一直到卫国战争期间,苏联空降兵的规模和装备水平都相当有限。除执行一些规模有限的敌后袭扰作战外,并无太多出彩表现。西线盟军在诺曼底和“市场花园行动”两次大规模作战行动中展示出空降兵无与伦比的战略机动性的同时也暴露出了空降兵的先天性不足:受制于航空运载能力的限制,当时的空降兵本质上仍然是作为轻步兵使用,面对敌军的装甲目标时只能依靠自身携带的轻武器对抗。以美军广泛装备的“巴祖卡”M1型火箭筒为例,其有效射程仅为100米,德军装甲目标可以轻松在自身射程内将其压制,在这使得需要深入敌后作战的空降兵总体作战效能和敌后生存能力极其有限。

如何在现有的航空运载能力的限制下使空降兵在面对敌方装甲目标时拥有在正常交战距离上与之对抗的能力,成为了当时摆在各国空降兵面前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苏联很快想出了应对的办法,这就是50年代中期开始投入服役的ASU-57自行反坦克火炮,这门火炮表现出了浓厚的苏式风格:简单,甚至简陋,但是够用。

舍我其谁——浅析苏联空降兵的重装之路

该自行火炮全重3.4吨,主要武器为一门57毫米反坦克火炮,为卫国战争中ZIS-2反坦克火炮的发展型,主体车身为铝合金制造,采用开放式战斗室,正面装甲6毫米,动力为一台55马力汽油机,最高时速45公里,最大行程250公里,该炮既可由运输机进行空投,也可由米-6直升机进行空运。虽然这门炮火力贫弱,装甲也就比没有强一点(6毫米的最厚装甲全威力步枪即使用普通弹也能在近距离轻易击穿),但当时苏军的作战对象已经由昔日的纳粹德国编成了北约,57毫米的火炮虽然穿甲能力有限,但对付北约那一票薄皮大陷的坦克装甲车已经足够。最重要的是,它的出现使得空降兵拥有了可靠的机动伴随反装甲火力支援武器,这使得苏联空降兵在敌后作战时不用在几乎贴着敌方装甲目标脸的距离上进行反击。

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20吨级的军用运输开始投入使用。空中运载能力的提高使得苏联空降兵很快淘汰了应急意味很强的ASU57,1959年ASU-85自行反坦克炮开始服役,并于1962年全面取代ASU-57成为苏联空降兵的主力装备。

舍我其谁——浅析苏联空降兵的重装之路

与前代ASU=57相比,由于在重量上的限制有了较大改善,ASU-85在性能上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完全没有了ASU-57上那种处处凑合的委屈感。该火炮系统采用PT-76水陆两栖坦克的底盘,全封闭的战斗室能给乘员提供更为全面的防护,该火炮系统前装甲板厚度45毫米,侧装甲厚度13毫米,车后、车顶和车底装甲厚6毫米,基本达到了二战时期中型坦克的装甲防护水平,比起ASU-57那种近乎裸奔的防护水平有了质的提升。动力系统为一台YAMZ-206V型V形6缸柴油机,功率155千瓦,变速箱有4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车体两侧各有6个挂胶负重轮,诱导轮在前,主动轮在后,没有托带轮。悬挂装置为扭杆式悬挂,最前面和最后面的两对负重轮有液压减震器。最大公路速度45公里/时,公路行程360公里,过垂直墙高1.1米,越壕宽2.8米。主要武器为一门D-70型85毫米反坦克炮,车内共携带40发85毫米炮弹,射速6~7发/分,弹种有高速曳光穿甲弹、曳光穿甲弹、破片榴弹和烟幕弹等。其中,RP-367P次口径高速曳光穿甲弹初速1150米/秒,在500米距离上60°着角时可以击穿150毫米装甲钢板,而85毫米火炮不仅可以对付北约装甲目标,也可对诸如碉堡之类的常规目标进行压制。

舍我其谁——浅析苏联空降兵的重装之路

1968年的“布拉格事件”中,ASU-85作为当时苏联空降兵的主力装备参与了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干预行动。拥有坦克外形的ASU-85对当地抗议人群产生了极大的心理震慑:卓越的机动性能使得其不费吹灰之力就压平了抗议者用公交车构筑的路障,全封闭的战斗室使得抗议者手中的燃烧瓶失去了用武之地。驾着ASU-85在布拉格一路火花带闪电与抗议者谈笑风生的形象成了苏联空降兵留在世人眼中的第一印象,也成了苏联空降兵作为勋章达人勃列日涅夫四处挥舞的大棒的开端,无论在刚果的丛林还是东欧的平原都有他们留下的足迹。

尽管在布拉格表现得无比拉风,但ASU-85也很快也由昨日的小甜甜变成了今日的牛夫人,60年代中后期便开始退役。虽然ASU-85能为空降兵部队提供更为有效和全面的伴随火力支援,但空降兵总体上仍然是一支轻步兵,在战术机动上依旧没有摆脱交通基本靠走的境地,当然,因为电台的普及不用通信基本靠吼就是了。作为一支有着追求的空降兵部队,苏联空降兵的目标是实现全军机械化。同时,苏联在制定与北约的作战计划中,会先期使用战术核武器对北约地面目标进行打击,地面装甲目标随即进行冲击。在这样的战役背景下,徒步作战的空降兵在夺取关键地域后不仅无力配合机械化部队进行攻击,而且在核沾染地域的生存能力也成问题。当然,更重要的是,70年代中期开始投产服役的40吨级伊尔-76大型运输机使得苏联空降兵的运力水平得到了极大改观。20世纪70年代开始入役的BMD-1就是这种全军机械化要求下的产物,该车源自陆军步兵战车选型失败的914工程,其低矮的外形、发动机后置的设计使得空降兵与陆军一样对它并不感冒,但铝合金结构带来的全车7.5吨的重量使得空降兵最终选定可该型号,毕竟虽然伊尔-76运力有了质的提高,但是空降兵毕竟是空降兵,对重量该斤斤计较还得斤斤计较。该车车体采用焊接结构,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中央,车长在驾驶员左后侧,前机枪手在驾驶员右后侧,有2个潜望式瞄准镜供2挺7.62mm机枪瞄准,机枪和瞄准镜用四联杆机构连接,2挺前机枪分别位于车辆前部两侧。炮塔前部两侧各有1个半圆形的舱盖,总体布局与БМP-1步兵战车类似。为保证能有效打击北约装甲目标,该车采用一门73mm的2A28低膛压、短后坐滑膛炮,备弹40发,由位于炮手右后方的自动装弹机装弹。弹种为定装式尾翼稳定破甲弹,初速400m/s;采用火箭增程弹时直射距离为800m,最大射程1300m。火炮俯仰和炮塔驱动均采用电操纵,同时保留了手动操作。主炮右的7.62mm并列机枪,备弹2000发。为了不至于面对北约主战坦克时手足无措,该车炮塔上方还设有赛格(Sagger)反坦克导弹的单轨发射架,除发射架上1发待发弹外,炮塔内还有2发,用装填轨通过炮塔顶部前的装填孔进行再装弹。导弹的发射操纵装置在炮手座位的下方,由炮手用控制手柄控制导弹飞行,射程为500~3000m。动力为一台300马力6V水冷柴油机,传动装置为手操纵的机械式变速箱,有5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为适应西欧河网密布的地形条件,该车可水陆两用,水上行驶时用车体后部的2个喷水推进器推进。车体后部载员舱可搭载载员6人,1个向前开启的顶舱门供车内乘员出入。为保证该车在核沾染区域的作战能力,车内的标准设备有陀螺罗盘、发动机预热装置、烟幕施放装置、三防装置、以溴化乙烯为灭火剂的中央灭火系统以及空投用的定位系统和无线电信号装置。

随着BMD-1的服役,苏联空降兵终于走上了全军机械化的重装之路。然而这自战后重建以来便以北约为主要假想敌的空降兵部队在完成了梦寐以求的机械化转型后的第一个作战对象却是他们所完全陌生的阿富汗,随着苏联的悄然解体,继承自苏联空降兵的俄罗斯空降兵部队在历次行动中依然表现抢眼,但其规模和装备水平却再难重现昔日红色帝国时期的辉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