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讲座】余秋平:不一样的少阳证,不一样的柴胡汤

 愚公移山之志 2018-07-19

不一样的少阳证

不一样的柴胡汤





2018年5月13日晚七点至九点,协会成功地举办了余秋平老师的讲座《不一样的少阳证,不一样的柴胡汤》,讲座持续两个多小时,内容丰富且具体,现场反应活跃,互动热烈。

讲座现场


讲座刚开始的时候,余老师就提到正确认识少阳证的重要性,临床上错用少阳方会使疾病变得复杂或者严重,到底什么是少阳证?怎么用柴胡汤?这是今天讲座的主题。


263.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伤寒论》


故少阳病中,余老师首论少阳经证。少阳提纲证有“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263)”,外邪入袭,侵犯少阳,干扰少阳胆经或三焦经调畅气机的正常功能,气机停滞则容易郁而化火。如果此时没有胃虚存在,土气尚可,不受木克,就不会出现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的情况。因为火性炎上的特质,郁火上攻五窍,则会出现如提纲证中口苦、咽干、目眩的症状,除此之外,还可以出现淋巴结肿大、目赤、听力下降、头昏胀等。若患者每次感冒都有扁桃体肿大、听力明显下降,那么少阳肯定有郁火,但如果每次感冒都有咽痛的话,我们就需要鉴别,一般实证咽痛多走少阳,虚证咽痛多为少阴,此二经情况较为多见,不可光凭咽痛而认为是少阳郁火。从提纲证我们可以得出,凡外感见上窍郁火,则为邪犯少阳,但在治疗上小柴胡汤却不是少阳的主方。在临床上,一个孩子外感发热,头昏胀、鼻塞、淋巴结肿大,却不见口苦、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反而食欲极佳,此时只用柴胡、黄芩、甘草三味药,再加点苏叶,疏散少阳风火就能退烧,如果此时加了半夏生姜等温药,容易将郁火传至阳明,使体温不降反升。


264.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伤寒论》


接着第264条条文,首先我们要明确六经皆有中风与伤寒。中风与伤寒都是病因概念,并非只在太阳出现与桂枝汤与麻黄汤对应。少阳中风,风邪侵袭少阳,少阳为风木之脏,外内相引、同气相求,风火上犯清窍,则出现两耳无所闻,目赤;少阳经布两胁,经疏不利则见胸中满而烦,此时不能吐下,吐下伤胃,使风邪从少阳内陷,变生他病,会出现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或小柴胡加苓桂术甘汤证。

余老师提出少阳外感只出现耳鸣、耳聋、目赤、胸胁烦满,大致以柴芩草为主,可以加僵蚕、蝉蜕这些清透风热的药;眼睛红赤,加桑叶、菊花足矣;咽喉肿痛,加桔梗、甘草;目赤红肿,可合升降散。临床上切忌盲目套用小柴胡汤,需要随症加减。


265.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

——《伤寒论》


此条文讲寒邪进入少阳的情况,未写明少阳伤寒说明寒邪不是直走少阳,而是太阳伤寒传变,出现了脉弦细,如果是太阳伤寒,其脉应当左右手俱浮弦浮紧,同时见身疼痛,多为麻黄汤证、葛根汤证及大青龙汤证。条文中未明确头痛及发热的特点,少阳头痛为头两侧疼痛,发热是寒热往来。但无论是何种情况,只要见到左关脉弦细,就要考虑有少阳存在,临床上需要合柴芩。《伤寒论》条文中很少明确脉象的定位,一般来说,张仲景的脉法从内难二经来,由于内难二书对脉法言之甚详,故《伤寒论》原文很少有对脉象的定位,此处脉弦细应当为左关脉弦细。“属少阳”中属为联属之意,提示为太阳与少阳合病,此时不可发汗,当太阳少阳同治,如果发汗伤津液而煽动阳明火热,上攻则会出现谵语的症状。若胃中和,即大便通畅,腑热有下降的通路,就不会出现谵语。


此三条说明,不论中风、伤寒、温病邪传少阳首先会出现左关脉弦细,其次症状多在上窍,见口、咽、目、耳、胸胁等地有郁火。因郁火向上攻窜,不会见到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脾胃症状。胆经有郁火则克土,胃虚则犯胃、脾虚则乘脾,小柴胡汤治疗的病证一定要见到胃虚的病机,胃虚有饮才会出现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的症状,典型的少阳病的主方不是小柴胡汤,而是柴芩草,其中柴胡用于透发少阳邪气,黄芩清泄少阳郁火,而炙甘草顾护中气防止黄芩苦寒败伤脾胃阳气,此三味为少阳经证治法,从此来看后面少阳证治的各种变化,就了然于胸。


之后,余老师进一步揭示了少阳经腑同病、少阳腑证究竟为何物,并深入分析了大小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黄芩汤的病机,使我们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也加深了我们对少阳病和柴胡汤的理解。


从现场热烈的反应也看出大家在讲座中受益匪浅,希望还有下一次邀请余老师的机会,为我们带来更多的视听盛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