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中国统计数据“正确打假”支招 | 专栏

 yangtz008 2018-07-19

请输入标题     bcdef

对于中国统计数据的质疑有必要,但不假思索的批评方式比有问题的数据本身更糟糕。更客观的态度是充分认识到在中国这样的大型经济体统计宏观数据本身就很有难度,而且国家正在努力寻求改善。与此同时,统计者若能承认“不知为不知”,会让结果更具公信力。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订阅商论App

浏览七月刊深度报道《应受的批评》


和许多国家一样,中国也渴望通过定期的全面普查得出一份“国家家底总清单”。中国每五年开展一次经济普查,今年正在筹备最新的一次。此次普查可能会发现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许多人会对官方数据充满质疑:比如连续三个季度公布完全一样的良好GDP增速,或是在工业用电量、铁路货运量等与生产相关的重要指标没有明显增长时,经济仍稳健增长(见图表),又或是全国GDP数字与各省GDP之和严重不一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前五个月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和最近公布的零售数据中,都出现了前后矛盾,又一次沦为笑柄。

但这种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中国的经济规模庞大且千变万化,小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的情况难以追踪,占GDP比例最大的既非农业也非工业,而是相对“模糊不清的”服务业,其中越来越多是以数字化形式提供或者隐形购买的。中国每季度的GDP数据确实平稳得让人难以置信,但印尼也是如此。这表明除了人为操纵,测算困难和误算可能同样难辞其咎。

香港科技大学的卡斯滕·霍尔茨(Carsten Holz)指出,在季度数据上,国家统计局可以采用年收入超过2000万元的大型企业直接上报的数据,但它对于规模较小的公司很大程度上一无所知。国有企业往往不像私营部门那样更敏捷地应对市场起伏,当统计局靠经验推测表现,就使得数据过于平稳连贯。


矛盾的是,最近一些尴尬的统计数据可能还是由于国家力图改善事态而引发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