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出汗判断人体变化

 常常喜乐lllll 2018-07-19

第51期

什么是汗

汗,是由皮肤排出的一种津液,能润泽皮肤,调和营卫,清除废秽。在正常情况下,汗出微微,活动时多,静止时少或无,并且没有伴随其他病态。当人体机能失调时,出汗往往也会发生改变,或者无汗,或者汗出过多,或者汗出集中在某一部位。


汗的意义

“十问歌”中,问汗可是排在第二位,怎能不重视?望汗出的有无,可以辨别疾病的阴阳属性;望汗出的多少,可以推测病情的轻重缓急;观察出汗的兼证,能够知道病位所在脏腑;观察汗出多少、性质的变化,还能够判断疾病发展的顺逆。因此,中医在诊查患者的时候,是必须要问出汗情况的。要知道汗出代表的情况,首先要了解汗是如何产生的。


汗的产生

关于汗的产生,我们需要了解两句话:

1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素问·评热论》)

2阳加于阴谓之汗。(《素问·阴阳别论》)

出汗,是源于饮食经过脾胃的运化,水谷的精华被输送遍及全身,其中有一部分津液,在人体阳气的蒸腾作用下,迫出皮肤腠理,变成我们肉眼所见的汗液。说白了,这个过程有四个要素:饮食精华,阳气,阴液,腠理。饮食的精华转化为人体的阳气和阴液,阳气蒸腾阴液,透过皮肤腠理的汗孔,变成了汗。这四个环节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汗出的异常。换言之,通过观察汗出的异常,我们也可以判断人体机能究竟发生了哪些异常改变。


汗出异常


梗概而言,可分无汗和有汗两类。无汗的,又分表里。有表证的,多属风寒表证,寒邪收引肌表,腠理变得致密,汗孔闭塞,汗出不畅。而汗出过多的,原因就更多了。但只要紧紧围绕汗液产生的机理,就容易理解。要么是外热或者内热亢盛,迫津外泄;要么阳气不足,肌表不固,汗液失去约束,于是汗出就多了。

举常见的例子而言:

自汗,未经发散,或未运动,自然汗出的,与是否睡眠无关。如发热自汗,这一般是卫气不和、风邪干扰肌表。风湿甚者,湿邪干扰肌表。又如阳明病发热汗多者,这是指并非邪气在表而汗出可缓解之症。因此,自汗之证,当有表里之别,虚实之异。

盗汗,睡眠状态下,汗出明显。盗汗是不睡的时候不出汗,睡着了就出汗,只要醒过来,汗出即止。杂病盗汗,多见于阴虚。伤寒盗汗,则是邪气在半表半里。又如阳明病当作里实,而脉浮者,也可盗汗。总的来说,盗汗是较少有实证的。

头汗,头为诸阳之会。邪搏诸阳,津液上凑,则汗见于头,热蒸于阳,于是头汗出。如仅仅头汗出,而躯体无汗,同时小便不利,一般是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头汗之症,多属于阳明里热,但也有邪在半表半里头汗出的,又有湿气重于里的。可见头汗,也多有区分,审证的时候应当明辨。

手足汗,多见阳明证。阳经邪热,传并阳明,则手足汗出。或谓手足汗出者,为热聚于胃,津液旁达四肢末端。临诊所见,不尽于此,仍需细察分析。

半身汗,发现半身汗出,是一个危险预兆,可能会出现半身不遂的证候。

以上仅仅举例而言。


从汗论治

一般阳证自汗或盗汗者,要观察舌苔脉象和证候,有火之候,或夜热,或烦渴,或喜冷之类,都可从阳盛阴虚治疗,这类证候常常用当归六黄汤。而阴证自汗或盗汗者,但察其内无火邪,没有火热的征象,可视为气虚,玉屏风散、桂枝汤等可以选择使用。若是汗出粘腻,甚至色黄的,多为湿热,用三仁汤,重者用茵陈五苓散。要是汗出不止,大汗淋漓,四肢冰冷,就应该及时就医了!

————The end————

悬壶济世,心系国民

医界书生,志弘国医


前50期精华回顾|回复序号(如:01)即可阅读相应精彩文章。

01.回忆·我与徐景藩先生的二三事

02.八段锦:春季健身的优质方法

03.三分钟学会看面色

04.《红楼梦》七场著名的病

05.十个细节,助你煎出优质中药

06.饭前or饭后?喝中药的12常见个问题

07.当絮苒谈枸杞时,她在谈什么?

08.那些美到醉的中医书名

09.絮苒|走野道,探本草

10.我们是怎么看舌苔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