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融硕士三个月找工作总结(证券公司研究部,投行部;四大;银行总行)

 简简单单336 2018-07-19
 三个月,求职算是走到一个休息点上,总结下我的经历,希望给大家一些信息和意见

信息是我的自己的求职过程中得到的一线报道,可能更有价值些,但也希望大家选择的相信

总结是我的想法,受制于自身思考的限制,希望大家自己多思考

背景;

本科:武书连排行榜国内前十的金融

研究生:欧洲国内不知名学校金融

在这插播下国内对海外学校的理解:

一层次:美国耳熟能详的名校,比如斯坦福,哈佛之类。不过此类人一般毕业后不会直接回国和国内学生竞争金融类岗位。并且这些学校也没有金融类硕士。

二层次;英国名校,剑桥牛津LSE.面试的时候遇到过剑桥的。

三层次:香港名校,新家坡名校。这类招聘的或者听过,但是不知道录取难度。这时候你本科是名校也很重要。

四层次:其他国外学校(可能很牛,但国内一般人可能没听过),本科院校依旧要求是国内的名校。

实习:国外一家投行equity research(就是国内行研),国内一家资产管理公司行研

找过的工作;

券商投行部(4,5家左右)

券商研究所(25-30家)

公募基金研究员(10左右,均为实习)

5家银行总行(中行,中信,国家开发等)

四大

3家公司的上市事宜的证券专员或者负责M&A的(这个招聘的很少)

几家咨询(战略,投资,PRE IPO都有)

杂七杂八的一些社会招聘

最后签了四大

信息;

1.券商的投行部竞争很激烈,据说某家收集简历一半的时候录取率就达到500:1了。投行部倾向于喜欢本科理工,研究所金融经济会计的,因为理工会对本身行业的公司业务比较熟悉。学校方面要求很严格,北京这边基本只看清北人大中科院。别想着大投行我可能进不去那么可以考虑小投行,其实小投行比大投行可能更难进,(反正我感觉自己是更容易进大投行的简历关)因为投行工作的特殊性,需要能拿来项目的,小投行里走关系进的比较多的。

2.券商研究所比投行部更看重理工经济的复合背景。理工的没有经济背景的可以考虑考CFA,如果是名校应该还是比较容易的。券商研究所肯定care国内券商研究所的实习,国外的不care;投行部应该是会care诸如MS,GS这样大的投行的实习的吧,我没弄过,不知道。(PS我的一些想法:其实这些名投行会不会产生一种overqualified的情况呢,人家会想你都能拿到那的实习,为什么不留用呢,有的还会有些嫉妒的情绪吧,当然也会对你的经历很好奇,所以会有一个或多个回答问题也就是推销自己的机会。记得一次宣讲会,一个女生问,投行部招人要求211学校,那我本科是北大的研究生是美国的,这种情况怎么处理。HR负责人回答的言下之意是简历关会过去,但后面的处理排在国内院校的后面。)

3.投行部和研究所如果问专业知识的会集中在下列方面:估值模型(相对,绝对),财务分析,宏观经济,行业的相关东西。

4.基金公司。公募的基金自己觉得也不会要我,投的不多,果然没人要。(要是在来一次的话,我会投公募基金的非研究非销售岗,或许有进的可能,并且性价比—工资和劳动强度应该不错)私募的话,主要投的是投资助理和行业研究,面了3家,看公司吧,差距比较大。公募基金招人非常少,大多数是招实习。

4.咨询公司良莠不齐,据说国内咨询和国外的差距蛮大的。不过去了新华信的面,感觉挺好的,觉得那是一个比较训练人气质和气场的地方,女生毕业做一两年挺好。

5.银行总行我一共投了5家,没有一家过简历关,代表着他们的要求高,或者内幕多,或者不太喜欢国外院校吧。

6.四大招人比较多,面试下来感觉要求也不是太高。找这个工作注意点:1.英语口语得练习下吧,一个项目完成后的presentation和对一个经济问题发表看法。 2.小组的时候我觉得和国外的Group work比较像,别表现的太激进,一切以小组高效完成任务为目标。 3.有什么讨论啊什么需要记的地方,自己当记的,因为会计想关注重细节么。 以上我自己想的啊,大家选着参考。

教训,总结

1.有offer去签了,如果他没给出明确的deadline的话。曾有一家单位,我说某某时候去签,他说好的不急,后来我去了,人说时间太长了,已经招满其他人了。请不要相信口头的offer。

2.再选择自己职业的时候,多多去了解信息,看看自己的背景是否Match。真的很想做行研的,可是找起来碰到了很多很多障碍,迄今一个offer也没拿到。

3.写给海归的:

(1)尽早进行找工作。我9月回来的,10月底才开始找。结果错过了很多单位的招聘。

(2)对大公司,提前一年申请,然后要求电话或者海外的面试,否则回来再找的话要等一年才能入职,十分的郁闷。

(3)尽可能的得到信息。由于大家回来都不是和毕业生一样住在学校了,信息可以说相对于他们非常的闭塞。多认识其他海外回来的朋友,多交流,多和曾经的同学和现在面试认识的同学交流。

4.找工作初期请把自己定调低一些

找工作初期,我只想找自己target job list上的,像交行总行的管培,出名外企的管培,外资银行的管培都不投。结果可以说丧失了很多面试机会(面试机会提高面试技能),和拿到offer的潜在机会(有Offer就算自己不去心态我觉得也是不一样的)。

大家可能普遍有这样一个过程:找工作时,开始要求很多,后来要求越来越低。

5.经历一个两周左右的海面

恩,就是初期的时候多投小公司,排满面试。两周左右,自己的反应能力,气场,忽悠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其实面试的时候面试官也会帮助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的。

 
6.面试是有章可循的我曾经走过一个这样的过程,觉得面试就是对自己的表现,然后别人问啥都是现场想,甚至一个相同的岗位相同的问题在两次面试时我可以给出不同的答案。后来看了一本书里面讲了作者应聘时候准备答案的经历,我觉得这样应该是对的,精心挑选的总比现场想到的要好。常遇到的问题:why finance?/ why this job?/ur advantages and disa/ introduce ur school/ compared to others, what s ur adv……那么,这些问题什么样的答案比较好呢1.答案反应出你的性格等匹配岗位的要求2.答案是有趣的与众不同的并且能反应出你方面突出的能力3.答案显示出你和面试官是一类人,引起他们的好感这个我觉得很重要也很难做到,打个最简单的比方,我面试的时候有两个面试面试官表现的非常友好甚至当场发offer很大原因是因为我和面试官是老乡。共同点:老乡/校友/共同的经历/共同的价值观等等大家自己想想怎么显示大家是一类人,给个我的例子:一次一个香港的面试官问我对外国宗教的看法,我想到南方人香港人一般比较相信所谓的封建迷信等,于是把话题引到国内的“封建迷信”,并且给出自己相信的想法。7.父母很多单位网申要求填父母的岗位,我以前以为这个只是看你有没有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后来发现还有一点,可以侧面反映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子承父业和父母十几年的影响会很强大让人觉得是很自然的事。对金融的一些看法仅就赚钱角度来看,金融的赚钱岗位应该是这样的:投资领域(国内主要是地产市场和股票,好的风投)>投行(熬出头才有钱,平常自己也没有像做二级市场那么多的投资收益)>Corporate finance和银行行业的选择比入职的起点更重要,因为从其他领域过来就得从entry level重新做起以上是我的一些完全没有实际操作,只是基于自己的接触的金融的人和网上信息得到的一些资料和想法,希望一方面能给将要毕业的学生一些帮助,另一方面大家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得到大家的一些想法,当然能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