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化科专家夏兴洲:幽门螺杆菌治不好,多是这三个原因

 给我活力 2018-07-20



如果您需要咨询夏兴洲主任,请在文章下方留言



第94期


夏兴洲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消化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微生态学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消化道早癌筛查,难治性幽门螺杆菌诊治,胃癌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胃食管反流病、重症胰腺炎规范化治疗。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感染,通常始于儿童时期。数据显示,全球约有44亿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平均感染率为62.8%,中国感染率为50%左右(儿童为30%),感染人数高达7.68亿,河南的感染率接近60%。

  

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出现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概率达到95%,但多数患者无症状,有1%的感染者会发展成胃癌,多见于胃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还可能出现口腔异味、酒糟鼻、不明原因的贫血和过敏等。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很高,不少朋友在常规体检中查出了幽门螺杆菌然后去治疗,然而,也有不少人去治疗幽门螺杆菌却失败了,那么原因到底是什么?


夏兴洲主任给大家分析了以下几种原因,首先,可能是因为选择的药物不对,细菌耐药,幽门螺杆菌通过基因突变,可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其次,是不是由于病人的依从性有问题,患者依从性差不规范服药,不但易导致治疗失败,且易导致Hp(幽门螺杆菌)耐药,使以后的治疗更加困难。最后,就有可能是因为病人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治疗失败。


治疗幽门螺杆菌,目前主要采取四联疗法,即使用“1种质子泵抑制剂+2种抗生素+1种铋剂”的联合用药方式。其中,质子泵抑制剂的主要作用是减少胃酸分泌,消除幽门螺杆菌滋生的土壤;抗生素主要用来杀灭幽门螺杆菌;铋剂用来修复受损的胃黏膜。研究显示,目前四联疗法的总体有效率在90%左右。


郑大五附院是目前河南省唯一一家开展药敏检测的医疗机构。夏兴洲主任说,对于一次以上正规治疗失败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建议其进行药敏检测,使治疗更有针对性。


想要了解最靠谱的养生资讯

想要咨询健康界大咖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