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剑阁,童年趣事

 凡星无痕g3eye3 2018-07-20
…童…年…趣…事…

曾记当年骑竹马,转眼已是白头翁。
步入耄耋之年,特别怀旧,每当忆起童年往事,便有种难以言表的喜悦,脸上时不时情不自禁地露出微笑。
我的故乡剑阁县普安镇是座風光秀丽,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小县城。松柏长青,宝塔巍巍的鹤鸣山;奇峰托云,绿蔭蔽日的普翠山(龙泉溪旁,观音阁对面至许家山一段高峻茂密山林);晨迎朝辉,晚送夕照的汉阳山;祭杞孔子,礼拜文坛鼻祖的卧龙山;象一道道绿色屏嶂,环抱县城。碧波荡漾,游鱼成群的闻溪河俯城而过。兰天、白云、青山、绿水,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色彩鲜明的山水画。

…观音阁溜勾子…

位于县城东南面的普翠山脚有条小涧,源自此山与西边汉阳山交界的沟壑,涧水终年不断。传说唐玄宗入川,路经剑阁,渴饮涧水后,顿觉心旷神怡,于是赐名《安乐泉》。安乐泉附近,南禅寺菩提树下有口井,水质甘美,是附近百姓饮水之源,取名《龙泉》,民间把普翠山下涧水称之为龙泉涧。虽然唐玄宗将龙泉涧赐名安乐泉,但民间仍呼此涧为龙泉涧。
龙泉涧水沿山沟而下,穿岩越坎,一路欢歌,越往下流,水量越多,涧面也随之加宽,到了涧的中段,观音阁上游,竞达三十余米。涧水下,倾斜着一块连山石,长约数十米,常年涧水冲刷,石上长满青苔,光滑无比。涧水两岸,绿树掩映,權木丛生,青草葱郁,野花芬芳。林中,百乌争鸣;竹梢,千蝉竞歌;涧面,蜻蜓点水;花间,彩蝶飞舞。加上潺潺涧水声,大自然奏响了天赖之音。
何须八方寻仙境,此地胜过广寒宫。喜欢玩水的小子们视这里为童趣的乐园。
端午节刚过,还不到立夏,小伙伴们已迫不及待,三三俩俩相邀到观音阁旁的龙泉涧溜勾子(勾子,即屁股,剑阁地方土语)。来到涧水边,小伙伴们无所顾忌地脱光衣服,赤条条地奔向涧水。此时的龙泉涧水还略带寒意,胆小怕冷的,打着寒颤,一步一驱地走到涧水边,先抓把涧水在胸膛拍几拍,以适应水温,然后小心翼翼地坐在布满青苔,淌着流水的石板上,双手划桨似地往后一撑,顺水溜下。胆大地,双腿作马步,站立石上,手举从岸边坡上折来的松树枝当马鞭,大喊一声“驾”!得意洋洋地顺着石板滑下,大家称之为“骑马下山”。技术好的,在滑的途中,或是学“雄鹰展翅”,或是“风吹杨柳(扭动屁股和腰杆)”。技术差的,自然是洋相百出,途中不是摔个“饿狗抢屎”,便是跌个“黄狗晒胯”,要不然就是跌倒石上,被流水冲入称之为“筒罐”的水坑里。对演技好的,大家报以热烈掌声,对“饿狗抢屎”,“黄狗晒
胯”的失败者,免不了起哄嘲笑。
不论表演的成功与否?大伙儿玩得都非常开心。
一天下午,一个年约四十,个儿中等,皮肤白皙,身体微胖,留着平头的男人到龙泉涧散步,看到孩子们玩得很开心,也想凑凑闹热,于是脱掉衣服裤子,只穿条短裤衩,兴致勃勃地走向溜勾子的大石板,刚踏上石板,没走几步,踩着青苔的脚一滑,只听“叭”地一声,摔了个仰面朝天跌得歪嘴绉眉,水花溅了几尺远。小伙伴们見状,蜂拥而至,围着摔倒石板上的中年汉子哈哈大笑,不约而同齐呼;“黄狗晒胯”,“黄狗晒胯”!中年汉子一脸苦笑,急着想从石板上爬起来,无奈石板太滑,力不从心,越是急,越是站立不稳,还不等立住脚又跌倒,如此三番,狼狈不堪。孩子们的欢呼声,嘲笑声,更加激烈。中年汉子十分尴尬,万般无奈,只好躺在水里,任由涧水将其肥胖的身子冲进“筒罐”。撒欢取笑的孩子们仍然不依不饶,水把汉子冲到哪里,孩子们就拥到哪里,还不住地齐声大喊;“冷水泡肥猪”,“冷水泡肥猪”!不断地朝中年汉子泼水。
中年汉子哪里抵挡得住孩子们“水炮”的攻击,无可奈何地从筒罐爬起,悻悻向岸上走去,嘴里不停地骂着脏话;“小杂种,你们上来,看老子咋个拾你”!龙泉涧水带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流过涧边的观音亭,流过涧上的龙泉瀑,流向古城人民的母親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