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人都知羊脂好,岂料黄玉更难找!

 来来永胜 2018-07-20


说起和田玉,大家肯定能想到的就是羊脂玉。羊脂玉顾名思义,如羊脂一样的温润油性,羊脂一样的白,透闪石达到99%以上,再加上羊脂一样的感觉和白度,才到羊脂白玉在大家都只喜欢羊脂的年代,其实还有一种并不比羊脂差,它就是黄玉。

和田黄玉,顾名思义,是指黄色的和田玉,是新疆和田玉的四大主色玉之一,柔和如脂,质地细腻,油润,以色黄正而骄,体润如脂者使其身价不匪,它稀有罕见,是玉中的珍品,产量很少,可与羊脂玉相媲美。“玉,石之美者”,黄玉就算是和田玉中的珍品。

在我国古代,“黄色”是皇家独占的颜色,是王权的标志。皇帝的龙袍是明黄色;得宠的臣子被赏赐黄马褂;皇帝出行要打杏黄旗等等,因为宗教和皇室的联系,某些宗教用品也用黄色。虽然现在黄色也很普遍,房子的装饰也有“富丽堂皇”的说法。

黄色在古代是庄重华贵的颜色,代表着王者之色;宗教使用的黄色也有崇高、威严和神秘的色彩,这也奠定了和田玉中的黄玉的地位。黄色被认为是阳光和大地之色。如后汉刘熙的《释名》:“黄,晃也,犹晃晃,像日光色也。”

和田玉的黄玉的颜色是原生的,是一种特征的端庄的黄色,一种微微带有黄绿色调的嫩黄色。颜色浅了不能称为黄玉,颜色偏绿叫“黄口料”,偏褐色又显色气不正。颜色纯正的黄玉产量很少,价值不低于羊脂白玉。黄玉根据色度变化定名为密蜡黄、栗色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等。色度浓重的密蜡黄、栗色黄极罕见,其价值可抵羊脂白玉。在清代,由于黄玉与“皇”谐音,又极稀少,一度经济价值超过羊脂白玉。黄玉由淡黄到深黄色,有栗黄、秋葵黄等色。黄玉十分罕见,在几千年探玉史上,仅偶尔见到,质优者不次于羊脂玉。由淡黄到深黄,以“黄侔蒸梨”色者为最佳。

黄玉产于新疆昆仑山、阿尔金山一带的且末区域,产量稀少,产出块度也相对较小,好在和田黄玉的硬度高,质地密且润,具有和田玉典型的油脂光泽,耀眼的光泽内敛更能代表中国文化的深沉内在体现,也是是极好的雕琢玉材,具有很高的保藏价值。

黄玉温润、细腻,其声若金磐之余音,绝而复起残声远沉,徐徐方尽。他像极了古代走来的皇室王子,举止优雅贵气,最有中国文化的特征,敲击的声音又好似在优雅的拉着小提琴,翩然而处事不惊,成熟而内敛,充满生气却又那么坚定不移。这是小编能想到的词,我想是我对黄玉最高的评价了,它受之不愧。

  古文记载《玉论》中载玉之色为:“赤如鸡冠,黄如蒸栗,白如截脂,墨如纯漆,谓之玉符。而青玉独无说焉。今青白者常有,黑色时有,而黄赤者绝无”。

黄玉玉质的差异对玉雕作品价值影响很大,品质佳者,温润凝腻,天生艳丽;品质劣者,粗糙鄙陋,灰暗混杂,难成大器。主要以密度、光泽、绺裂、瑕疵、玷污等方面因素鉴别玉质。色是黄玉魅力所在,它们光彩夺目,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且以鲜、艳、透者为上品。形玉雕属于造型艺术门类。主要通过造型美传递给观众审美情趣。造型既要多样变化,又要有整体统一。多样变化是为了达到丰富耐看的效果,整体统一是为了获得平衡和谐的目的。在鉴赏黄玉玉器时,应注意作品的外观造型是否稳妥大气,是否富有节奏变化,还有比例的适度,层次空间的分布等各方面问题。

精品玉器是美玉、神工的完美和谐组合。它要求雕工表现事物形象逼真传神,线条利落流畅,手法娴熟精巧。黄玉雕工主要从刀法和技法两方面鉴赏:刀法讲究或洒脱俊拔,或清灵俊雅,或朴实丰厚,或道劲稳健,与书法运笔十分相近;技法分镂雕、圆雕、透雕、浮雕、链雕、篆刻等,它们相互并用,巧妙结合渗透于作品之中,其技艺高低直接关系着作品的价值。玉雕从取材、构思、立意到艺术风格,是作者综合素质的体现。独山玉是多色玉料,适宜雕琢俏色作品,所以优秀的和田黄玉设计者通常依色赋形、依料造势、量料取材、因材施艺,他们手中的作品形色相依,主题分明,自然真实。

对于收藏者来说,在关注黄玉作品的时候,首先就应该对于黄玉的性质有所了解。根据色度变化,可定名为蜜蜡黄、栗色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等。同时,从玉质上来看,又可以分为籽料黄玉和山料黄玉,尤以前者为佳。在明确了材质优劣之后,就应该适当注意其雕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