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服饰|秦

 wyj剑神卓不凡 2018-07-20


华夏

《春秋左氏传》疏:'中国有礼仪之大,曰夏;有采章(冕服)之美,谓之华。'中国古称华夏,是依衣冠华美而得名。


【国家宝藏】


公元前221年秦朝初建,为巩固统一,相继确立了各项制度书同文,币同制,车同轨……其中当然也包括衣冠服制。


【秦咸阳宫 遗址壁画】


【秦都咸阳布局示意图】

目前秦代服饰出土实物较少,对于秦代服饰的推测,大多是依据典籍和已出土的大量木陶俑、少部分壁画,同时,因为汉初服饰大多继承秦制,我们也可以由此大致推断出秦代的服饰形象。

【形铜灯 战国】


01

衣料


【罗纹葛布 最早的葛纤维织品】


先秦时期的主要布料有麻、丝、葛织物、毛皮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纺织技术的突破,出现了一些纺织中心,如以临淄为中心的齐鲁地区和以陈留、襄邑为中心的平原地区,就分别以生产罗纨绮缟和美锦出名,而吴越地区则以生产麻织物出名。


【荆轲刺秦王 剧照】


据文献记载,秦重视蚕桑事业和丝织业的生产,故蚕丝产量很高,丝织品成为人们,尤其是统治阶级衣着的重要原料,当时的丝织品就已多达数十种,有锦、绮、绢、绫、罗等,种类繁多。


【信期纹刺绣残片 汉初】

【乘云纹刺绣残片 汉初】


秦统治阶层服装面料重锦绣,绣纹以山云鸟兽或植物花样为主。秦汉时期的代表性刺绣纹饰为“信期绣”、“长寿绣”和“乘云绣”。


【绢地茱萸纹绣 汉初】

【绒圈锦 汉初】


织锦主要有几何纹锦、茱萸纹锦、凸花纹锦、夔龙纹锦、对鸟纹锦、隐纹花卉纹锦、鹿纹锦等,造型丰富。


庶民和刑徒的服装衣料则多是采用粗麻、葛、兽皮裁制成裋褐、袍、襦来穿着。


典籍


《说文》曰:“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制字帛与金。”


《诗》曰:“虽有丝、麻,无弃菅、蒯(kuai三声)。”后用“麻蒯”指用次等或下等衣料做的衣物。


02

服色


【秦兵马俑色彩复原】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利用草染(植物染料)和石染(矿物染料),对纺织品进行染色,仅秦始皇陵墓考察到的陶俑彩绘颜料,就多达十几种。因此我们可以得知,秦代服饰,尤其是统治阶级的服饰色彩,一定是五彩缤纷,艳丽无比的。


秦代将阴阳五行思想渗进服色思想中,相信秦克周,应当是水克火,故秦属水德,色尚黑,黑色为尊贵之色,特别规定男服大礼服衣色以黑为最上。

【衮衣】


典籍


《决疑要注》曰:“秦除衮冕之制,惟为玄衣绛裳,一具而己。汉兴亦如之。中兴后,明帝永平中使诸儒案古文,依图书,始复造衮冕之服,至於今用之。”




'玄衣纁裳'是采章冕服的主体。上衣玄色或其它正色,下裳用间色。


'玄色'者,先染白,再染黑谓之玄色。黑中扬赤的玄色,象征宇宙奥秘莫测,提示人们,大宇赐恩德莫大,要感恩报德。


'纁色'者,是赤绛色而微黄。郑玄注《周易》则谓'黄而兼赤为纁',概乎言之浅绛。


“正色”指五采(青赤黄白黑)。


“间色”指正色之间的过渡颜色,如青、赤两正色之间色紫,青、黄两正色之间色绿,赤黑两正色之间色绛。


【《导引图》复原 汉初】


秦始皇制:三品以上绿袍深衣,庶人白袍,皆以绢为之。奴隶和刑徒最明显的服饰标志是红色,即史书所说的“赭衣徒”。


宫中妃嫔女性服饰,主要是迎合秦始皇个人喜好,不过,基本上仍受五行思想的支配。有记载秦代妃嫔夏天穿“浅黄藂罗衫”、披“浅黄银泥云披”,配以芙蓉冠、五色花罗裙、五色罗小扇等。秦朝国祚甚短,除了秦始皇规定的服色外,一般的服色应是沿袭战国时代的习惯。


03

形制



所谓“衣裳”,原指上衣下裳,是一种上下不相连属的服制,如先秦礼服有玄端就是上下分开的形式,用于天子燕居便服,也可作诸侯、公、卿、大夫、士的朝服,冠礼、婚礼的礼服。


玄端形制为:不施章纹,腰有束带,裳前垂韨,裳后系绶,裳旁佩玉,戴玄冠



【马王堆汉墓帛画 穿绕襟深衣妇女】


除了衣裳,到了春秋战国之交,又出现了一种新式的、将上衣下裳连在一起的服饰,称为“深衣”。


【彩绘女立俑 战国】


典籍


《礼记·深衣篇》郑注:“深衣,连衣裳而纯之以采者。”正义:“以余服上衣下裳不相连,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


【上为曲裾深衣 下为直裾深衣 战国】


深衣有曲裾和直裾之分,不止在秦,从战国至西汉,也一直在不同地区和阶层之间广泛流行。


【深衣穿着 背面示意图】


深衣在穿着时,需用右面的衣襟压在左衣襟的下面。衣襟的左下部会横向接出一条三角形的曲裾。它是一条三角形长布,然后其向右缠绕在人的身体上,尖端掩到背后或者掖入腰带。


【彩绘木俑 战国】


典籍


《礼记·深衣》:“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短毋见肤,长毋被土,续衽钩边,要缝半下,袼之高下,可以运肘。袂之长短,反诎之及肘。


【彩绘木俑 战国】


深衣无纽无扣,为防止服装散开,就要用衣带束腰。腰带的使用在古籍中也有规定:“带,下毋厌髀,上毋厌胁,当无骨者。”


妇人一般多用绦带(丝织物),男子多用革带(皮革制),不过也有男子系绦带,妇人系革带的情况。


【素纱单衣 汉初】


深衣穿着方便,缝制容易,还能充分地利用布料。在严密地包裹身体的同时,也可以活动自如,不影响走路、跪坐,显示出体态丰姿,非常适合先秦时期席居制度,所以很快就流行开来。


【人物夔凤帛画 战国】


深衣秦时期的不同地区,也反映出不同的形制特点,比如北方深衣衣袖细窄修长,上身紧贴身体,下身宽松飘逸,而南方地区的深衣肩部细窄,衣裾拂地、“续衽钩边”,袖型有胡垂袖(也有叫琵琶袖)、窄袖和广袖三种,各有风格。


【陶俑 汉】


深衣衣领部分也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右衽,外层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


着深衣者有男子,也有妇女,不论性别。深衣方便裁制,且能保证古人下体不外露,解决了当时内衣的不完善,尤其是裤子的不完善(最初的裤子仅是套在小腿上的两只裤管,称为“胫衣”)。


【直裾单衣及刺绣纹样 战国】


【直裾单衣复原图 战国】



除了深衣,在战国晚期文物发掘中,也发现了的上图中所示的直裾长袍,这种长袍有紧身窄袖的,可做内衣,有装饰华美的,可作吉服。但一般形制基本相似,为右衽交领,材质有单有棉,并且“衣作绣、锦为缘”,特点显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