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菏泽物理学家熊玉科攻克“薛定谔猫”

 黄元章5533 2018-07-20

山东菏泽物理学家熊玉科攻克“薛定谔猫”

首先回顾一下高中物理的双缝干涉实验,当一束光子或电子通过双缝,在荧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针对这个现象,物理学家展开了百年之争,以波尔为代表的哥本哈根派认为干涉条纹,是由于电子的分布几率不同造成的,也就是说,一个电子可能同时通过两个小缝,至于从哪个小缝通过是不能确定的,即著名的几率说。以爱因斯坦、薛定谔、德布罗意等为代表的物理学家们,认为几率说是不完备的,应该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应该用因果律来解析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几率说占据上风,但是几率说只是说明干涉条纹像波动,并没有说明为什么,爱因斯坦认为,这种几率说是不完美的,用“上帝不喜欢抛色子”反唇相讥,应该还有更深层的原因未发现,并以不当物理学家相威胁。薛定谔提出一个更极端的思想实验,在一个笼子里有一个猫,和一个毒气瓶,还有一个衰变的原子,原子衰变时放出中子,中子打碎毒气瓶,猫就死啦,由于原子的衰变是随机的,不确定的,所以猫是死的或是活的也不能确定,显然,薛定谔想用这个思想实验来打击几率说,两派都是大物理学家和量子力学的创始人,各不相让,霍金也百思不得其解,说过,“我想起薛定谔猫就像把枪打死它”,多么无奈呀!他们之间分歧实际上是量子力学的哲学之争,目前理论物理学假说林立,正如盲人摸象各执一词,无法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根本原因是没有找到微观粒子和宏观物体的对应关系,“薛定谔猫”像个猛兽挡住理论物理学家的进步,目前的状况是物理实验发展在前,理论发展严重滞后,为建立完美的物理学,需要更基本的哲学原理和方法。

于是超弦理论横空出世应运而生, 科普一下什么是超弦理论,超弦理论最先由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格林七十年代提出的,是国际研究的热点,当时为了解释波粒二象性和粒子的无限自能等难题提出的,88年由熊玉科求证的,2007年在山东省物理学会推荐下获得山东省科技奖,对物理学的原理作大部保留和创新,它的基本思想是电子、质子等粒子是一个点,而周围的电场分布在圆柱形的空间内,近看它周围的电场和磁场像一个无限长的水管,远看像一个直线,粒子通过场与外界作用。

超弦理论依据的原理和哲学思想是什么?地球、磁体、电子等带电体作曲线运动或转动时,它周围的磁场、电场、重力场一同运动,发电机就是这个道理.实体和场共有两个速度、两个能量、两个相对论效应、两个角动量等物理量。以磁体为例证,牛顿力学只研究实体部分的物理规律如质量、离心力、速度、角动量等物理量。电磁学只研究电场和磁场部分的物理规律,应该同时考虑这两部分的物理规律,整体上把握物理学,这样把牛顿力学和电磁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这个思想可以解决核力方程、超弦理论、量子纠缠等量子力学中的难题。

例如一个磁铁通过一个缝时,在另一个缝也会探测到磁场,大家看见问题所在啦,再例如笼子里有个小鸟,量子力学的解释是小鸟可能在笼子里面,也可能在笼子外边,正确的解释是比如笼子里面有个磁体,用霍尔传感器测量磁场的强度和方向,会发现笼子里面、外面都有磁场,于是得出磁铁可能在笼子里面也可能在笼子外面,笼子里的磁场强度大,在笼子里的几率大一些的结论,于是就解释了不确定原理,对于电子也是如此。奥,恍然大悟,大家看到了问题所在,对于磁体、电子等实体部分,它的位置、质量、能量、动量等物理量都是确定的,合乎爱因斯坦的因果规律,对应粒子说和牛顿力学;电子的电场分布在无限长的圆柱内,磁场和电场的质量、能量、位置、动量等都是不确定的,运动起来更复杂,对应波尔的几率说,实体和场是粒子的两个侧面,就像硬币的两个侧面,爱因斯坦的因果律和波尔的几率说都对。几率说和因果律是互补的,比如硬币有正反两个面,同理,磁体和带电粒子也有实体和场两部分,我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早在两千多年前提出过。他在《离坚白命题》中作了如下表述,“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扶不得其所白者,而得其坚者,无白也。”意识是说:看一块白色的石头,只能看到它的白的颜色,而不能感到它的坚硬,用手摸它,可以知道它的坚硬,但无法知道它的颜色。哈哈,他们都对呀!

电子的电场是左右对称的因此宇称守恒,电子转动时它周围的电场一同转动,转动的电场产生磁场,而电子的磁场相当于一个无限长的磁体,左右不对称因此宇称不守恒;实体对应微观,电场或磁场对应波动和宏观。实体和场的关系是无限和有限的对立统一、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对立统一、微观和宏观的对立统一、粒子性和波动性的对立统一、因果律和几率说的对立统一、局域性和非局域性的对立统一;磁场和电场又有宇称守恒和不守恒的对立统一。从逻辑上讲该理论的解释更完美,易接受,与经典力学也不矛盾,与量子场论的思想也吻合,也可找到与宏观现象相对应的关系,因此电子自旋使物理学中的核心问题。再说上面的的干涉条纹,依据超弦理论的电子模型,当电子竖直进入荧光屏,阻力最小不发光,平行进入荧光屏时作用面积最大、阻力最大形成亮点,大量的亮点形成条纹。这可以跟一个宏观实验相类比,一个木棒从高空落下,垂直进入水时阻力最小,平行入射时作用力最大,跳水运动员从高空下落总是手和头向下,身子与水面垂直下落,若平行下落,身子会受到较大冲击。超导现象与隧道现象也是如此,当电子和电流平行时阻力最小,垂直时阻力最大。预言:用仪器测量在暗条纹处,测得的电子数目应等于明条纹处的电子数。

介绍一下量子纠缠这个未解之谜。中国的量子通信激发了人们的兴趣,以电子为例,电子像地球一样转动,它周围的电场一起转动,考虑到楞次定律,电场的转动产生磁场,使电子一端是磁场的N极,一端是磁场的S极,这样电场、磁场分布在圆柱形的无限长空间内。当两个电子的电场平行排列,自旋相反,电子的实体相距一百亿分之一米时,两个电子靠磁场作用,这是叫化学键,若是质子就是核力键。若把两个电子横向拉开,就是电离。若把两个电子纵向拉,无论两个电子的实体相距有多远,它们的磁场依然有作用力,这就是量子纠缠,核力键、化学键和量子纠缠的方程式F=MC^2/R^2sinθ, R=C/ω也是万有引力的起源,这样可以解释长程力和短程力,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就像一个绳子的两股,一股震动时,另一股也同时震动,几乎不需要时间,因为它们本来就在一起,爱因斯坦百思不得其解,称为粒子鬼魅作用。

解释暗物质的本质,以氢原子为例,一个氢原子由一个电子和一个质子构成,原子对外不显电性,电场强度是矢量,中和为零,但是它们的质量和能量是标量,无法抵消,可见原子周围的电场、磁场、电磁质量依然存在。因为当电子和质子结合成氢原子时,会发出辐射而失去一小部分电磁能量,除非像两个正负电子泯灭的这种特殊情况,全部的电磁质量以辐射的形式流失掉,可见,原子周围依然有绝大部分的电磁质量,也就是说没有带电、没有磁性的普通物体的周围依然有电磁质量,尽管一点都没有电场和磁场的性质,因为星球是由原子构成的,对外不显电性或磁性,但是依然有电磁质量,这个质量存在星际之间,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忽视了这部分质量,应是暗物质的构成部分,正负电或磁子中和以后形成的空间叫中性场。至于中性场和引力场、暗物质是不是一回事还有待商榷,中性场分布在物体的周围,真空中各处分布着中性场,因此真空不空,真空极化、真空凝聚、真空衰变,真空畴、真空暴胀、真空相变,依然有有质量和能量等物理量,这一点长期被人忽视。详细见超星图书网《电子自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