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将相篇2/咏周公/咏管仲/讽伍子胥 王玉良

 燕赵书痴939 2018-07-20

中华将相篇2/咏周公/咏管仲/讽伍子胥  王玉良

咏周公

  

 握发吐哺诸侯敬,披肝沥胆辅成王。

平定“三监”制国策,功成退让举贤良。

忠信不显见疑患,避祸东楚世人伤。

岐山依翠清泉涌,盖世高节鲁祠常。

 

【注】周公(约公元前1100年),姬姓,名旦,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西周政治家。被封于周(今陕西岐山北),因称周公。曾助武王灭商。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他摄政。武王的另外两个弟弟管叔和蔡叔心中不服。他们散布流言蜚语,说周公有野心,有可能谋害成王,篡夺王位。周公闻言,便对太公望和召公说:我所以不顾个人得失而承担摄政重任,是怕天下不稳。如果江山变乱,生民涂炭,我怎么能对得起列祖列宗,和武王对我的重托呢?”其兄弟管、蔡、霍叔等联合武庚(商纣王子)及东夷进行叛乱,他出师东征。公元前1022年讨平了三监的叛乱,杀掉了首恶管叔鲜,擒回并杀掉了北逃的武庚,流放了罪过较轻的蔡叔度。经三年征战,平定了叛乱。又分封诸候,营建东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周公旦摄政6年,成王已经长大,他还政于成王。他把主要精力用于制礼作乐,继续完善各种典章法规。年老病终前,他叮嘱说:一定要把我葬在洛邑,以表示我至死也不能离开成王。不久辞世。

咏管仲

  

 

才高谋远齐管仲,战北征南建丰功。

铁臂攘夷尊周室,诤言兴国顺民情。

慧眼荐贤扶齐主,洞察三佞警桓公。

呕心沥血成霸业,世颂美德管鲍风。

【注】管仲(?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仲,谥敬,亦称敬仲安徽颖上人,是春秋初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他辅佐齐国齐桓公(小白),对内政外交政策进行全面的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方针策略。采取“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采取外交的主动权。他秉政三年,齐国大治,成为五霸之首。管仲与鲍叔牙是诤友。他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管仲原来辅佐小白的哥哥子纠。纠、白争位时,管仲曾射了小白一箭。后来,小白为齐国之主,他尊贤礼士,不计旧怨,接受鲍叔牙的推荐,毅然授相与管仲,尊为仲父。明确国有大政先告仲父,次及寡人,有所施行,一凭仲父裁决。这样,使得管仲能够施展他的聪明才华,作出一番事业。公元前645年,齐桓公41年,管仲卧病不起,齐桓公问由谁接任管仲。易牙、开方、竖刁这三个人怎样?管仲说:君务必疏远这三个人,宠信他们,国家必乱。齐桓公忘记了管仲临终遗言,重用易牙等三个侫臣。公元前643年前,齐桓公病重,饿死幽宫。

讽伍子胥

 

楚墓鞭尸平恶怨,

吴门挟目显愚忠。

怒涛越水英雄泪,

含恨胥山不了情。

【注】伍子胥(559~前484) 春秋后期吴国大臣。名员,字子胥,原为楚国人。有谋略,具胆识。父伍奢是楚国大夫,曾任辅导楚太子的太傅。楚平王七年(前522),楚平王听信佞臣费无极谗言,逼走太子建,杀伍奢及其长子尚。伍子胥经宋、郑等国逃到吴国。乃助阖闾刺杀吴王僚,夺取王位,被召为行人(官朝觐聘问的官职),参与国事。荐著名兵家孙武于吴王阖闾,并助吴王整饬内政,加强武备,使吴国日渐强盛。自吴王阖闾三年(前512)起,多次率吴军攻楚伐越,屡获胜利。六年,指挥吴军在豫章(在今安徽境内)击败楚军,攻占居巢。九年(前506),偕孙武与吴王定破楚之策。吴军一举攻破楚国郢都。终成破楚之功。伍子胥到楚国后,楚平王已死,把其坟墓撬开,用钢鞭鞭尸三百,伍子胥于吴国为忠臣,于祖国却是罪人。伍子胥为己之仇,使楚国无数生灵毁于被动战争。后吴国又相继战败越国与齐国,成为一方霸主。伍子胥以功封于申,又称申胥。阖闾死后,夫差即位伍子胥谏诤吴王,劝其拒绝越国求和并停止伐齐,吴王不听,渐被疏远,最后吴王赐剑命他自杀。

 

(资料整理、图片来源百度及网络等)

燕赵书痴王玉良书于墨香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