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厚书,再把书读薄,生命之学尽显智慧--《论语熙解》读后感

 翠亭碧柳 2018-07-20

文熙二期   朱丽明



夫子之墙数仞,今有幸在熙华国学院王院长的带领下,得其门而入,虽然跌跌撞撞(自己才疏学浅),但亦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真是幸福之事啊,这印证了《论语》”学而第一”开篇的悦乐主旨----论语是本让人身心愉悦的书。

以前从支离破碎、只言片语中习得的孔圣人高高在上,遥不可及。而这次完整的、全面的学习,还原了一位生动的,鲜活的孔子形象。从“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样的感慨,让人了知孔子也是从凡人历事练心,一步一步走向圣人宝座的,孔子思想并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一生的言行都是在变化的,其思想是一个不断成熟的过程。从孔子的言行思想变化过程中透析着孔子“吾道一以贯之”的“道”,惟道是从。

读厚书,再把书读薄,尽显智慧。人生何尝不是如此。知命之前,我们都忙着做加法,加财,加名,为学日益。知命之后,尽人事,听天命。为人生做减法,化器向道,为道日损,身心俱安。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知天命之人,看淡名利,超越自我,仁德为先,开始追寻生命的意义。对于我们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的人,唯独丢失了自己,身陷工作、家庭、事业、金钱……是时候找回自己了,问问我是谁?何为幸福?何为命运?活着究竟为什么?

人若站在宇宙的视角,太阳系、地球都只不过是一颗尘埃,何况地球上的一个人呢……历史的长河里,这期的生命就是一朵浪花…得失都只是一瞬而已…那人生的意义在哪里呢?读完《论语》,才了知其意义在于——修己利人!在于了解并开发自身潜在的高尚品质,唯有这样,我们才有能力完成生命版本的升级,才有能力给予他人更好的帮助。所以更为珍惜本期生命,珍惜每个当下。

另:浅谈学习方法和意义。

学习《论语》的方法:

文以载道,王院长著的《论语熙解》非常的接地气,每个章节后面开辟了“熙解”板块,可谓是点睛之笔。其内容涵盖了历史背景、历史典故、由古到今的分析、前后文的串联,融汇贯通,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这无不透露出“熙解”作者久经世事历练,静定读书后的浓缩精华所在。对于像我这样的历史小白,学习起来就不那么费劲了。

当然,学习经典,但若只停留在看风景式的学习或是学院式的学习,哪怕再多,过一段时间,可能就丢光了,因为它没有落实到心行上,没有转化成内在的生命品质,所学只是浮光掠影,流于形式。

而熙华的学习方法是辅以读、写、思、行,这样就有步骤的学。通过逐字逐句的读写,小组的讨论,全班的讲习,院长的深刻点评,把论语的精髓完整准确的理解接受,而后跟自己的现实人生联系起来,落实到心行上,从而建立自己的认识和人生观。进而指导自己的为人处事,包括从个人生活到走入社会,从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的种种原则。通过不断的“理解、接受、运用”,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生命的版本亦不断的净化,不断的升级了。

修学《论语》的意义:

文化传承的意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孔子的言传身教,尤其积极乐观、进取创新,精进好学、诲人不倦,淡泊名利等精神值得我们传承。修习传统是我们的文化自信。吾道一以贯之,文化传承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现实人生。我们会建立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什么样的思维方式,什么样的生命品质,都离不开文化传承的影响。

精神追求的意义:在今天这个时代,对物质的狂热,使我们的精神生活变得日益贫乏。活着只是为了生存。而生活质量乃至生命品质都是由精神因素决定的。物质丰富了,但幸福却没有随之而至,因为心态出问题了,缺乏正向的精神追求。当一个人精神世界扭曲了,物质只能加速他的变态;当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坍塌了,再多的物质也无法支撑它,复原它。如果心态安宁平和,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即使生活简单清贫,一样可以乐在其中,“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