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篇):广州粤海关旧址

 金色年华554 2018-07-20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篇):广州粤海关旧址

广州粤海关旧址,俗称大钟楼,位于荔湾区沿江西路,是中国首批海关大楼,建成于1916年。整个建筑呈现出典型的欧陆风貌,结构为整体钢筋水泥,用大块麻石作基础,十分坚固。2006年,粤海关旧址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篇):广州粤海关旧址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和江苏分别设立粤海关、闽海关、浙海关和江海关,负责对外贸易和税收。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关闭闽、浙、江海关,仅留广州一口通商,粤海关从此长期处于垄断地位。鸦片战争后,粤海关为西洋人所掌管。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篇):广州粤海关旧址

咸丰十年(1860年),粤海关税务司在现地址建立公署。民国三年(1914年),粤海关大楼奠基,民国五年落成。成为现时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海关大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篇):广州粤海关旧址

粤海关大楼屋顶的机械大钟为1915年英国制造,是目前我国历史最长的英国制全机械传动式立钟。新中国成立后,钟楼仍然使用,保持每十五分钟奏鸣。文革期间,报时音乐从《威斯敏斯特》改为《东方红》。1980年代,由于周边居民认为钟声过吵而停止鸣钟。近年,恢复每天早8点及晚八点鸣钟两次。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篇):广州粤海关旧址

在外国人控制粤海关时期,采用西方文书处理制度,文件归档程序较为完善,因此粤海关系统保留了大量原始资料,为科学研究近代我国外贸事业的发展历程提供重要的档案数据。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篇):广州粤海关旧址

鸦片战争后,广州一口通商的历史终结。晚于粤海关大楼修建的上海江海关大楼和武汉江汉关大楼,也是重要的近代海关旧址,其中1927年落成的上海江海关大楼,更成为外滩地标性建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