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不给我带娃,我就不养你老!”无赖还是无奈?

 玉鸭熏炉闲瑞脑 2018-07-20


最美不过夕阳红,可最近浙江的陈阿姨晚年生活却遇到了一个难解的问题。


陈阿姨打拼了半辈子,儿子成家立业了,自己想享几年清福,不想带孙子了。可儿媳妇不乐意了,放话说:“等你老了,是不是我们也不用管了”听了这话,陈阿姨当然不舒服,还是想过自己的生活。“我不想带孙子,错了吗”陈女士的困惑,怕是说出了不少老年人的心声。



别把老人受累当应该


新闻中陈阿姨儿媳的一句话,想必刺痛了很多老人的心。即便这是脱口而出的气话,也是让父母寒心的。其实年轻人打拼事业、生活辛苦,老人不是不理解,但此话一出还真是把亲情变成了“交易”


《人民日报》评论指出,儿媳妇这话从法律角度说没道理。奶奶带孙子,不是法定义务;儿女赡养老人则是必须的。老人把儿子抚养成人,已经尽过义务了。不客气地说,吃过一遍苦、受过一茬累了。不该拿话这么挤兑老人。


说一千,道一万,子女得明白一个道理:带孩子本该是你的事,老人考虑到小两口都得上班,替你来带,这是山一样重的情分,得感恩。日常的累,必须想办法分担,让老人不时能歇一歇、喘口气,不能当甩手掌柜;观念冲突,好好说、多换位、多体谅;老人实在不想带,也要理解。忙活半辈子了,也该让老人享享清福了。自己克服克服,多借助社会资源,身边好多人小时候都有去托儿所的经历,再大一点脖子上挂串钥匙自己回家写作业,照样迎风就长。


如今,“文化养老”、“学习养老”已是很多老年人的生活选择。重庆83岁的杨旌宏老人正在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专业研学古代汉语;88岁的钢琴演奏家巫漪丽,退休后仍孜孜不倦地练琴,至今依旧琴技超人。我们能看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重新“背起书包上学堂”,重圆年轻时错失的梦想,在白发之年活出了夕阳下的幸福



据《健康时报》报道,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家埃里克·金博士与团队跟踪多年的一项研究表明,“有目标感的老人,生存意识更加明显,健康管理更加有序。”加拿大卡尔顿大学和纽约罗切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也曾对7000多名20到75岁成人的生理和精神状况进行了长达14年的跟踪研究,发现人生有具体目标的人更加长寿。


父母为主,祖辈为辅”,这样的养娃战略能让孩子养育问题得到和谐解决的同时,使老人们的夕阳红岁月灿烂如霞。


“老漂族”的苦涩


其实,陈阿姨的情况并不少见。退休之后再上岗,帮着子女看孩子,几乎成为中国老人晚年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如果恰好子女在更大的城市定居,老人们还要远赴他乡,“进城”看娃。有媒体给他们起了个名字——“老漂族”


有人问:为什么在中国老人隔代照顾孩子的情况如此多?一方面,“大家庭”在中国代际传承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隔代亲”现象不言而喻,很多“老漂族”坦承,“儿孙一声笑,烦恼全忘掉”,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仍然是中国人精神世界中最幸福的事情;另一方面,大城市中年轻的父母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照顾孩子已成“甜蜜的负担”。家政市场供给不足、托幼机构管理不规范,更让年轻父母想着请父母“出山”。在这个意义上,“老漂族”的形成,既有爷爷奶奶们强烈的主观意愿,更源自宝爸宝妈们的客观无奈



数据显示,我国现有随迁老人近1800万,占全国流动人口的7.2%,其中专程为照顾晚辈而随迁的比例高达43%。“老漂族”在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又尝到了哪些苦涩?

 

首先是医疗和养老。长期以来,我国医保和社保都是属地原则,户籍在哪里就在哪里享受保险和福利。然而随着老年人异地带娃的情况增多,麻烦随之而来。如今,这些令人心酸的情况随着异地结算、数据联网等改革有所缓解,但如何为随迁老人提供更优质便利的公共服务,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城市生存容易,而告别五六十年的积累,在陌生的城市重新生活却很难。与“北漂”“上漂”相比,“老漂族”的“漂”,很大程度上与经济无关,而是在生活习惯和精神层面无法融入。他们熟悉镇上的早集,对隔一条街的菜场了如指掌,却对大城市的仓储式超市、网络上的电子商城有些陌生……实际上,随迁老人的这种“漂”,比逐梦大城市的年轻人更显滞重。因为一旦上了年纪,改变和适应的能力更弱,融入也就更难一些。

 


“老漂族”的精神危机,更来自家庭内部,根源于代际冲突。“连你我都养大了,还养不大你的孩子?”“最累的不是带孩子,而是怎么带他们夫妻俩都不满意”,不少老人这样抱怨。一辈子都是家里的权威,老人们此时突然发现,自己的经验似乎不管用了、说的话儿女们也不听了,需要花大量时间学习新知识、积累新经验,由此带来的压力和挫败感,更容易加深精神上的焦虑和孤独。


如何保障“老漂族”权益? 


“老漂族”不单是老年人面临的问题。城镇化、医疗、养老、幼教乃至现代化带来的社会心理问题在其中都有体现。改革开放40年来,代际更替仍然以二十多年作为一个轮回,生命的延续和传承总是这样稳定;然而城镇化、市场化等改革进程却是一日千里。这就意味着:在更少的代际之间,我们可能遇到更多的社会问题。今天,“老漂族”引发的讨论,正是这两条时间线索相互交织、相互摩擦的典型体现。如何在更短的时间内解决更为复杂的民生问题,如何在压缩的时空中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考验社会治理的智慧,也是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经阶段。

 


为了让老人真正能够在当地安心生活,需要从多个方面努力。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着手解决随迁老人面临的一些问题。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副教授张丽云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关于“老漂族”不能享受异地社保的问题,目前国家已经开始着手解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都有了转移接续制度,只不过转移接续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副研究员伍海霞也认为,“社区和街道应该关注随迁老人的心理状态和实际情况,比如为当地户籍老人组织活动时,应该把随迁老人纳入进来,让他们也参与到活动中来,慢慢入乡随俗,肯定也就能有所改善。”



张丽云指出,“老漂族”主要面临的是医疗和养老问题,国家在这方面一直在努力,最近又出台了相关办法提高了统筹层级,有利于不同区域间养老金的调剂,进一步帮助解决“老漂族”面临的实际问题。随着社区层面功能的丰富和完善,社会活动的多样化,“老漂族”在异地社区生活过程中,也能逐渐获得与在老家社区同样的感受,精神方面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会大大提升


为了晚辈而放弃安定清闲的老年生活,“漂”,显得有些无奈,却并不悲情,因为这背后是基于家庭伦理的责任与关爱,值得晚辈的尊重与感激。而仅有来自家庭内部的包容与理解显然是不够的,更合理的政策、更完备的制度支撑,才能为他们,也为我们,更为孩子们,撑起美好的明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