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辛弃疾除了吟风弄月和金戈铁马, 也写农村生活

 昵称4390489 2018-07-20

[满江红]山居即事

宋代:辛弃疾

几个轻鸥,来点破、一泓澄绿。

稼轩写景,似乎因无法脱离带湖之景。他选的这个隐居之地还真是不错,各种叫不出名儿的水鸟,而他又是一个特别爱鸟之人,此地自然成了他的天堂。“轻鸥点破,一泓澄绿”,文笔隽永,景色醉人。

更何处、一双鸂鶒,故来争浴。

此句化用杜甫《春水》诗:“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无论是鸥鹭白鹤,还是鸳鸯鹧鸪,都是稼轩笔下飘逸潇洒的代名词,他喜欢无拘无束的隐居生活,这是一种长期赋闲养成的习惯,不是他的本心。

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

对仗句一如既往的帅,边读《离骚》边饮酒,赏竹又何碍于食肉。细读《离骚》还痛饮:《世说新语·任诞篇》:“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饱看修竹何妨肉:苏轼《绿筠轩》诗:“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辛词则谓赏竹和食肉两不相碍。稼轩就一引经据典化用无极的高高手,不注意会给他蒙了,因为他好多句看似平淡无奇,却暗藏了典故玄机。

有飞泉、日日供明珠,三千斛。

此比喻亮瞎了人眼,三千斛明珠用来比喻飞泉溅起的水珠,真是绝了。修辞手法娴熟,每天阅读都能让我大开眼界,不服不行啊!

春雨满,秧新谷。闲日永,眠黄犊。

词人不是一味的风花雪月,不是一味的金戈铁马,也是食得人间烟火的,对农村场景也是不吝笔墨并详加描写。水平高了,轻描淡写几句,一幅乡村风景映入眼帘,特有生活情趣。

看云连麦垄,雪堆蚕簇。

什么叫意境,三言两语很难表述清楚,多是凭借亲身体验用心去感受的。有些字眼生来就跟高大上沾上边,如“云”“雪”。风吹麦浪碧连天,千堆绢丝如雪。

若要足时今足矣,以为未足何时足。

此处有点儿绕,曾读了好几遍也没理解。他的意思是:如果知足,眼前的一切足以使人满足;如果不知足,则究竟何时方得满足。一句饱含哲理的话语,耐人咀嚼。

被野老、相扶入东园,枇杷熟。

稼轩在带湖隐居,附近的村民肯定是把他当作是大人物看待的。即便不如此,其经常杖屦出游自然也能结识一些农夫渔樵之类的山民。稼轩每每来到他们居住的地方,必是被当做上宾一样款待。特别喜欢山里人的纯朴善良和他们热情好客的直爽劲儿。

墨庄漫笔

(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