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宝石在珠宝爱好者心目中,有着无法被替代的地位。在市场上,高端红宝石始终是收藏界的宠儿,本期,我们就跟大家聊一聊红宝石的产地故事。 矿藏分布 红宝石矿藏分布情况、莫桑比克未标注 从红宝石的矿藏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亚洲和非洲几个特定的国家。如缅甸、泰国、斯里兰卡、越南、印度、莫桑比克等国家。 开采艰辛 红宝石的开采十分艰辛而且危险,需要劳作者拥有极大的毅力和体力。以缅甸开采红宝石为例,通常开采者需要剥去厚达15英尺覆盖层才能达到含有红宝石的砾石层。在开采过程中,不仅要耐心仔细筛选,更需要长久的坚持,或许一连几个月甚至几年都找不到一块宝石级的红宝石。 缅甸每开采500吨矿石,才能出产1克拉的红宝石成品,而品质优秀者更是廖廖无几。 精细加工 红宝石真正的价值体现,是在其精细切磨后,变成璀璨夺目的裸石以后。 初步筛选 清洗 切磨 从粗糙的原石幻化成绚丽的宝石,每一颗宝石都由工匠们手工精心打磨;每一面的光芒,都是他们在思考千万遍之后智慧的闪耀。红宝石的火彩,是人类智慧与自然融合的光彩。 分类 不同产地红宝石的特点: 缅甸抹谷 抹谷矿区的红宝石在国际珠宝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因产“鸽血红”红宝石而闻名于世。缅甸抹谷红宝石采自冲积或残坡积砂矿之中,其含矿母岩为大理岩。 典型的产地特征有: (1)流纹状色带:红色分布不匀,可出现流纹状的、团块状的色斑,被形象地称为“糖浆状”的色带。 “糖浆状”色带 (2)双晶和水铝矿管状体:聚片双晶常见,平行于菱面体的面,偶然还会出现另一个方向的聚片双晶,两组双晶几乎以90度的面角相交。沿着两双晶面的交线,经常会有由细小的水铝矿微晶集合形成的管状体。沿双晶面交线分布是水铝矿在刚玉宝石中的一种习性,在许多不同产地的刚玉宝石中都可以见到。 三组以60°相交的金红石短针,呈“补丁状” (3)补丁状金红石针:短针状金红石密集成白色团块状不均匀地分布在红宝石中,如同“补丁”。 最具有产地意义的特征是:流纹状色带与短针状的金红石相伴出现,方解石晶体与致密网状的金红石针共生。 缅甸孟素 孟素是20世纪90年代发现的红宝石新产地,位于抹谷南东方向约200公里。红宝石产于残坡积层,其来源与下伏的大理岩密切相关,典型的产地特征有: 暗褐色或蓝黑色核心 (1)颜色和色带:紫红色至褐红色,红宝石晶体的中心常见有深蓝紫色的核心,经热处理后,深蓝紫色色斑多少消除,并呈暗红色至红色,有时还形成白色的絮状物,导致透明度下降。 (2)生长带:可见平行六方锥面的生长带。在深蓝紫色区域,在热处理变红后,可见平行底面的生长带,是孟素红宝石的典型特征。 (3)双晶:聚片双晶较抹谷红宝石更为常见,并可出现多组不同方向的双晶,以及沿双晶面交线分布的水铝矿微晶组成的管状体。 (4)网状包裹体:常见的是三组浅色的几乎无光泽的短针状体,往往有两组更为发育,约以120度交织成网状体,另一组则几乎与网面垂直,各种的分析方法尚无法确定它的成分,推测是具水铝矿假象的刚玉。孟素红宝石中金红石针较少。 (5)其他晶体包裹体:含有白云石、磷灰石、荧石、尖晶石和云母等晶体包体。愈合裂隙多显不规则的曲面状,上面分布有指纹状排列的气液包裹体。 泰国-柬埔寨 ![]() 泰国、柬埔寨的红宝石矿区 泰国与柬埔寨接壤,在两国的边境地带也发现了一些红宝石矿。GIA的专家研究后发现,泰国红宝石与尖竹汶府、达叻府和拜林的碱性玄武岩矿床有关。由于铁含量很高,泰国-柬埔寨红宝石通常略带紫色,为了去除紫色,并愈合任何潜在裂纹,通常会对这些矿床出产的红宝石进行热处理。 ![]() 柬埔寨红宝石(上四行)、泰国红宝石(下两行) ![]() 泰国红宝石 相比于本土产的红宝石,泰国作为红宝石加工、集散中心的地位在宝石圈更响亮。世界彩色宝石之都 绝非浪得虚名! 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红宝石产于多种变质岩中,决定其包裹体多变。颜色呈浅红-红色,饱和度变化较大,六方生长色带发育。 ![]() 偶尔出现的褐色黑云母板片:斯里兰卡红宝石的典型特征(缅甸红宝石无),可据此与缅甸红宝石区别。 越南 越南红宝石的第一个重要发现是在陆安县。 它位于河内以北大约243公里处的安沛省,这些宝石最初是从Bac Bo山山脚的大理石灰岩上冲下来的冲积砾石中回收的。 陆安红宝石晶体 莫桑比克 早在1498至1975年的葡萄牙殖民统计期间,莫桑比克已有红宝石的发掘记录,但品质不高,产量也很低。 ![]() 莫桑比克 1991年在图森珠宝展上出现的莫桑比克素面红宝石如惊鸿一瞥般昙花一现便销声匿迹,直到2005年莫桑比克高品质红宝石开始在泰国市场上出现,才真正开始引起关注。 ![]() 莫桑比克红宝石 ![]() 莫桑比克红宝石大多呈现一种浓郁纯正的鲜红色,很少有偏橙色、粉色、紫色的色调。不同于缅甸鸽血红,天然的宝石会伴有裂隙从而需要经过热处理,而大多数莫桑比克红宝石几乎都是天生的玻璃体,不需要经过加热便能达到极高的净度。 莫桑比克红宝石 坦桑尼亚 百余年前,坦桑尼亚的Longid地区被发现产出红宝石,如今已作为非洲已知年份最久的红宝石矿区。该地区的红宝石以同黝帘石共生闻名,大的红色刚玉晶体中总夹杂着引人注目的绿色黝帘石阵,另经常伴有黑色的角闪石斑。 ![]() 坦桑尼亚红宝石样品 该地区产出的红宝石内含物与莫桑比克的也有类似特点:短针、颗粒带、反射小块。最常见的包裹体是细长薄膜,一种由短针、反射小版块及颗粒带构成的包裹体。
产地因素对红宝石的价值有一定的影响,国内证书中尚无法体现出产地情况,一般通过将宝石送往GIA等知名国际鉴定机构,可以获知其产地来源。 |
|
来自: 红翡綠翠 > 《翡翠.玉器.各种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