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诗、词创作中的意境、选材和思维

 一君木子 2018-07-21


 

今天,以“诗词创作中的意境、选材和思维”为题,与大家进行交流。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谈个人的基本观点。一、诗、词的含义、类别及其源流;二、诗、词创作中的意境、选材及其思维;三、把握诗、词创作中的意境、选材和思维的意义、方法及其技巧。

一、诗、词的含义、类别及其源流。

1、诗、词的含义

1)诗的含义:诗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它属于四大文学体裁之一。

理解这一含义,我们首先应该明白,诗是一种语言艺术形式。大家知道,语言是人类一种重要的交际工作,而且重在沟通人们相互之间的思想感情。语言按其形式分类,有三种形式,即:口语、书面语和势态语。诗所用的语言,只能是口语和书面语。因此,我们讲诗是一种语言艺术形式,就语言而言,只能局限在口语和书面语的范围之内。语言按技巧分类,就有一般语言和艺术语言之别。我们常说:“话有三说,巧说为妙。”这里的巧说,就指这类说话已经具有了艺术的因素。诗,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形式,就要求首先应该做到“巧说”。但怎样巧说呢?这里,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就是诗的巧说。至于什么叫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有节奏,是说诗读起来应该有节奏感。有韵律,是说诗有一定的格律,要注意必要的押韵。富有感情色彩,是说诗的感情色彩较其他文学体裁的感情色彩更浓。这三点,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诗的三要素。其中节奏就涉及到平仄。节,指短暂的间歇;奏,指继续读或唱。

诗,作为四大文学体裁之一,是说文学有四大体裁:诗、散文、小说、戏剧。诗,仅是其中的一类。

关于诗的含义,我们就讲到这里。

2)词的含义:李清照在《词论》中讲到:“词,别为一家”,意即词与诗不同。词与诗的不同在哪里呢?李清照认为:“诗文分平仄,而歌词分五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诗,只有较为简单的声律要求,而词则特别讲究音律、乐律之规则。在此,李清照反对以诗的粗疏的格律来破坏词的音乐美。另外,在句式上,诗的句式字数整体划一,五字都五字,七字都七字。这里,现代诗、自由诗除外。而词则是长短句混杂。因此,词的别名也叫长短句。词,实际是诗的别体,因此,有人把词叫“诗余”。言下之意,词也是诗,不过是诗的别体而已。但词的最大特点,就是有词牌。

具体而言,要给词下一个定义,学术界的基本观点是:词是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新的文学形式。它的产生,是由于按曲歌唱而依声填词的需要,它以其独有的音乐美和多样化(词牌多样)的表现形式赢得了人们的衷心喜爱。因此,李清照论词,要求讲究音律、乐律之规则,反对破坏词的音乐美。这样,词就被称为“是配乐而唱的诗歌”。原称“曲子词”。曲子,指音乐方面的曲调和曲谱;词,指文字方面的唱词。既有曲,又有词,合称曲子词,简称词。这就是词的定义,词的由来。讲词的含义,就是如此。

2、类别

1)诗的类别

我们知道,在逻辑学领域,划分一次只能使用一个标准,标准不同,类别也就自然不同。

按照诗的形式去划分,人们把诗首先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具体而言,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庚信,都算是古体诗。此后,则为近体诗。为何这样划分,因为古体诗与近体诗相比,它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而近体诗则在字数、声韵对仗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人们称之为格律。近体诗是同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唐代及其以后,还有写古体诗的。由此,我们可以说:凡不受近体格律束缚的诗,都可以称为古体诗。就字数而言,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等,这在《诗经》中都可以看到。近体诗则分为绝句和律诗,绝句和律诗以五言、七言最为常见。

就律诗和绝句的区别来说:绝句共有四句,律诗则是八句。绝句可对仗,也可不对仗,但律诗则格外讲究:律诗的八句,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另外,律诗也有长律,就是突破了八句的限制。绝句也称“截句”,即截取律诗的一半而为之。这里只谈形式,至于具体的韵律,平仄对仗等,暂不涉及。

古体,近体之外,就是乐府诗。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诗歌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代名词。汉、魏、两晋、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时称乐府。但魏晋和唐代以及其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称乐府或拟乐府。比如:《敕勒歌》、《木兰诗》、《孔雀东南飞》、《梦游天姥咏留别》等,都是乐府诗。乐府诗产生于汉代,本来是配音乐的,所以称为“乐府”或“乐府诗”,或称为“曲”、“辞”、“歌”、“行”(如曹操的《短歌行》就是)。到了唐代以后,文人摹拟这种诗体而写成的古体诗,也叫乐府,但已经不再配乐。由于隋唐时代产生了新音乐,后来又产生了配新音乐而创作的“词”。乐府诗日趋衰落。乐府诗比较自由,没有象近体诗那样受格律的限制,也没有象词那样受词牌的限制。

形式就是体裁,上述分类,实际就是指诗词的体裁而言。

下面看诗在内容上的分类。按照诗歌内容的不同,人们通常把诗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类别。在这两大类别中,又因题材的不同,把诗分为:山水诗、田园诗、送别诗、怨诗、边塞诗、怀古诗、咏物诗、悼亡诗、行旅诗、军旅诗、哲理诗、爱情诗等等。这里,仅就抒情诗和叙事诗作以简单说明。

抒情诗,是诗歌的一种。这种诗以集中抒发诗人在生活中激发出来的思想感情为特征,主要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生活。它不去详细叙述生活事件的全过程,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不具体描写人物或景物。抒情诗的特点是侧重直抒胸意,借景抒情。优秀的抒情诗大都激荡着时代的主旋律。抒情诗又按照自身内容的不同,分为:挽歌、颂歌、情歌、牧歌、哀怨、激情等不同种类。就抒情诗与景物的关系而言。有:以景载情,触景生情,以景蕴情,情景交融等不同形式。这些,我们将在意境中具体再谈。在我国的诗坛上,《离骚》可谓早而典型的抒情诗。

叙事诗也是诗歌的一种。它用诗的形式刻画人物,通过写人叙事来抒发情感,与小说、戏剧相比,它的情节比较简单。这种诗歌,有故事,有人物,情景交融并富有一定的抒情色彩,在叙事中有抒情。它的典型特点是:情节完整而集中,人物性格典型而突出,叙事简炼,层次清晰,非常富有诗意,特别是对场面的描写,格外生动形象。写作叙事诗,要对社会生活进行高度的艺术概括,勇于揭示生活的本质,善于展示生活的精神力量。叙事诗要善于把叙事和抒情进行有机结合,单纯的叙事实际是不存在的。这里试举几首叙事诗,供大家欣赏。第一首:李白的《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第二首,韦庄的《江外思乡》“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2)词的类别

词,按照字数分类,一般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类。小令一般在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则在91字以上。长调的特点,就是用韵较疏。

词按结构来分,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四类。单调指词不分段,双调指分作两段,也叫上下阕;三叠指分作三段;四叠指分作四段。有时词也有多叠,但不常用。阕,原是乐终的意思,即一章乐曲终止。

词按感情色彩分,有豪放派和婉约派之别。豪放派的风格特点是:气魄大而无所拘束,题材广阔。它不仅描写花前月下,男欢女爱,而且更喜欢摘取军国大事作为题材,同时感情激荡,境界宏大,气势恢弘,崇尚直率,不以含蓄为能。而婉约派则与豪放派不同,婉约,即婉转含蓄之意。婉约派词的特点是:内容侧重儿女情长,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但内容比较狭窄。在词坛上,苏轼的词可说是豪放派的典型,而李清照的词则是婉约派的典范。辛弃疾的词,一般认为:二者兼俱。

再谈词与诗的区别:诗常常是格调与题目并举。如:《七律·长征》。七律,是格调;长征,是题目。而词则是词题和词牌并举。如:《沁园春·雪》。沁园春,是词牌;雪,是词题。词题,也就是加于词前的题目,词牌,则是词的格式的名称。有人统计,现存词牌有一千多个。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三种状况:一是乐曲的名称,比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年间,女蛮国进贡,来人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全佩珠宝,真象菩萨,教坊因此而谱成《菩萨蛮曲》,《菩萨蛮》就由此得名。二是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成词,最初一首开头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因此,这一词牌就定名为“忆秦娥”,也称“秦楼月”。三、本来就是词的题目。如《踏歌词》咏舞蹈,《舞马词》咏舞马,《渔歌子》咏打鱼,《浪淘沙》咏浪淘沙,故而分别得名。一般来讲,词题与词牌没有直接联系。词题常常揭示词的主题;词牌则是指这首词所依据或借用的音乐格式。因为词牌说白了,就是最初形成的音乐格式,或音乐曲谱。由此,词牌也称为词谱。

3、诗、词的源流

1)诗的源流

在中国文学史上,据考证,自文字产生之后,文学随之渐兴。而文学之兴,则以诗歌为早,然后有散文,有小说,有戏曲。但在文字之前,人们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已经有了原始歌谣,这也是不争的历史事实。也正因如此,鲁迅先生才说:原始人最早发出的“吭育、吭育”之声,实际是诗,是当时的诗。不过,我们这里所讲诗、词源流,是就文字产生之后而言。

据现存资料而言,《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了周代诗歌的创作实际。一般认为:风、雅、颂,是《诗经》的内容;赋、比、兴,是指《诗经》的艺术手法。风,指中国国风,是说这些诗很感人,如风之吹动,万物尽受其影响。它实际是民间歌谣,反映了民间风俗,雅分为大雅和小雅,雅者正也。是说王政兴衰之事。因政有大小,故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据说是写朝会宴享的诗歌,而小雅则是个人抒情之作,一般出自贵族之手,也有部分民间歌谣。颂,是郊庙之乐歌,用于告慰神明,是祭祀时的颂歌。在颂歌中,《商颂》是周以前的诗歌。就写作手法而言:赋,指铺展开来进行描写,并极力进行刻绘的方法,它既入微尽致,又具夸张之妙。比,就是打比方。例如:《硕鼠》一诗中,把奴隶主贵族比做大老鼠。兴,则是用某种与正意无关或略微有关的事物作篇章的开头,以引起下文的写作方法。兴,通常称为起兴。就《诗经》的文学价值而言,内容丰富深刻,体裁多样,题材广泛,感情真挚,开中国诗歌之先河。在艺术手法上,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丰富的感情色彩,特别是具体运用了赋、比、兴不同的写作手法,为后来的诗歌创作,在艺术手法上既进行了示范又成为不朽的典范。总之,《诗经》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继《诗经》之后,在周的末年,战国时期,楚人屈原愤之而起,以《离骚》、《哀郢》为代表,开创楚辞体诗歌的一代新风。它与《诗经》不同,篇幅长,长短句不限,善于运用神话、传说,特别是积极浪漫主义色彩,更是《诗经》现实主义的有益补充。以楚辞的问世为标志,我国的诗歌创作,在其手法上,使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得益彰,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有效地推动了诗歌的艺术创作。

诗至汉魏,体制渐增,长篇已备,短章亦樊然并兴。这一过程,在汉初以“兮”字为语助词,短歌颇为盛行,如项羽的《垓下歌》、刘邦的《大风歌》都是很好的典范。《诗经》中四言居多,五、七言较少,但到汉代,特别是武帝之后,五、七言均已确立。这里,武帝时的《柏梁诗》可堪为最,它每句用韵,为古诗联句体之祖,史称之为“柏梁体”。后来,魏文帝的《燕歌行》,使七言联句基本定制。这里,特录二诗,以供欣赏:

第一,武帝时的《柏梁诗》日月星辰和四时,骖驾驷马从梁来。郡国士马羽林材,总领天下诚难治。和抚四夷不易哉,刀笔之吏臣执之。撞钟伐鼓声中诗,宗室广大日益滋。周卫交戟禁不时,总领从官柏梁台。平理请谳决嫌疑,修饰与马待驾来。郡国吏功差次之,乘舆御物主治之。陈粟万石扬以箕,徼道宫下随讨治。三辅盗贼天下危,盗阻南山为民灾。外家公主不可治,椒房率更领其材。蛮夷朝贺常会期,柱枅欂栌相枝持。枇杷橘栗桃李梅,走狗逐兔张罘罳。啮妃女唇甘如饴,迫窘诘屈几穷哉。(共二十六句,为联缀体)

第二首:曹丕的《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为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本诗属《相和歌辞·平调曲》。燕,指北方边地(古燕国)征伐不绝,因此,《燕歌行》多写离别。这是今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王夫之称此诗“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歌行,是古代诗歌的体裁之一。明代文学家徐师曾在《诗体明辨》中指出:“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

诗在汉代,以乐府为盛,兴于乐府,前已述及,此不多言。到了魏晋,诗又以大变。汉诗节奏天然,不假雕琢;魏晋之诗,则起调用字,务求工整,曹植、阮籍、左思,当为代表。时至晋末之陶潜,又开一代新风,其诗冲淡闲适,于描摹山村景色之中,抒发旷达之胸襟,因而独具神韵。后至六朝(南北朝),渐重雕镂,平仄相谐,日趋讲究,至二谢已近唐音。

诗至唐代,开始有古体、近体之别,近体篇有定句,句有定声,绝律之兴,是为近体。此前则一律称为古体。近体诗字有声律,句须对偶,篇有定格,韵范极严,不得更换,如绝、律者即是。但近体诗在唐代曾经盛极一时。两相比较,汉代作诗,重在立意;魏晋以后,重在选词。诗人讲究炼字、炼句,研究声调。于是,《四声谱》应运而生,平上去入,蔚为大观。唐之后,诗趋淡化,词则应运而生,至两宋之际,诗坛几乎为词坛所取代。但明、清之际,诗又重新兴起,几乎与词并行,并略有超越。

民国至现当代,现代诗为人所喜爱,自由诗独霸诗坛,古典风格,几乎不复存在。

这些,就是中国诗歌的大体演变过程,我们称其为诗的源流。

2)词的源流

词,为诗的演变,诗的别类,但因其独具特色,因此,李清照在《词论》中称:“词,别为一家。”即:诗与词之间,词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此,前面所讲“词的含义及其类别”中,已经讲到,这里不再重复。但就词的渊源演变来看,词与诗既密不可分,又自成一体。

总体而言,词源于民间,成文于隋唐,兴盛于两宋,并与音乐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直接关系。这是词学界对词的源流问题的基本观点。具体而言,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学体裁,词产生于中唐,而盛行于两宋。此后,词就处于保留阶段,新的发展并无多大起色。要说发展,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词的内容不断延伸,格式上再无大的突破。

就具体历程而言:民间流行各种俚曲小调,由来已久。这就是词源于民间之说的原因所在。后来,南朝梁武帝萧衍写过《江南弄》、《上云乐》,隋炀帝杨广写过《夜饮朝眠曲》,徐勉写过《送客曲》。这些曲调,就是来自民间。到了唐代:《杨柳枝》、《竹枝》、《渔歌子》等曲调,已相当广泛地流传着。此时,人们吹短笛,击鼓拍节,进行演奏,来歌唱自己的生活和感受,相应的曲子词,在民间已十分盛行,特别是在歌儿舞女之间,更是曲词演唱,不绝于耳。这在敦煌石窟所保存的160多首曲子词中,就可得到明证:其中只有少数是文人写的,绝大部分都来自民间。

中唐时代,文人填词,开始成为风气。当时的典型代表有八位:张松龄、张志和、顾况、戴叔伦、韦应物、王健、刘禹锡、白居易。他们的词作,都是小令,明朗、清新、活泼。比如:白居易的小令,《浪淘纱》:一泊沙来一泊去,一重浪灭一重生。相搅相淘无歇日,会教山海一时平”“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这与诗基本无异。共六首,我们这里选其二首,以示之。

至晚唐,填词的人日渐增多,文人词与民间词也分道扬镳。到了五代十国之际,南唐词坛骤然兴起。以李煜为代表,描写宫廷生活,抒发亡国之恨,表现委婉深情的佳作,在艺术形象的塑造和表现手法的奇特方面,都有相当高的价值。西蜀更有《花间集》集成,收录词作500首。这样,词到了五代,就基本定型。

两宋阶段,词的繁荣,几乎独霸文坛,豪放派、婉约派争艳斗奇。佳作频出,词人如潮。对此,我们不再多讲,此后,元、明、清三朝,词之余音,依然缭绕。新中国成立后,在毛主席的倡导下,焕发生机,述写新时代,更为人民所赞同。

关于词的源流,我们就讲这些。

    二、诗词创作中的意境、选材和思维

1、意境

1)意境的含义

意境,就是意和境的有机结合。意境,是艺术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之一,也是美学中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意境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客观范畴的“境”二者有机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意,是情与理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统一。在两个统一的过程中,情理、形神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就形成了意境。

简言之,意,即情与理的统一,就是指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思想感情。思想,就是理;感情,就是情。境,即客观事物,含景物、人物等一切客观存在。同时也包含人物的内心之境,即心境。它是形与神的统一;形,就是实物;神,是指实物所体现出来的神韵及诗人的心境。意即作品所写实物,应该有活力,有艺术性。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黄鹂”“翠柳”都是实物,但一个“鸣”字,神韵俱出,再加上“两个”对鸣,“两个”互鸣,“两个”共鸣,“两个”在这里一经出现,则神韵更佳。作品是否能有神来之笔,并借以写出实物的神韵,这是作品是否具有艺术魅力或者说艺术感染力的关键所在。“一行白鹭上青天”,一个“上”字,神韵尽出。“神”,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此,顺便讲一句:写诗,专用名词,叫堆砌;专用形容词,叫抽象。只有用上动词才能使实物形象化。另外,一句话,没有动词,往往没有谓语,而没有谓语,就不成句子。

2)意境的塑造方法

诗、词要有意境,就要对竟境进行塑造。怎样塑造,这就要求意和境在对立中求得统一,即正确处理意和境的对立统一关系。

意,就是人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客观存在的景物和事物。二者本来是相对独立的,这种相对独立,就是一种对立关系。但二者怎样才能有机地统一在一起,求得对立统一,这就要意和境有一致性,即境能表达意,意能附着在境之上。比如:李清照词中所言:“载不动,许多愁。”这里,“愁”,是思想感情;船,是客观存在的实物。加上一个“载不动”,就使船和愁都形象化,都有了神韵,再加上“许多”二字,更进一步说明,船为什么载不动,就因为愁太多,愁有许多。

在我国的文论中,都强调“意在笔先”,人之所写、所画、所唱、所舞,都全在要表达“意”,即表达作者及其所代表的对象的思想感情。因此,林纾认为:“唯能立意,方能造境”。王国维也讲“创辞应服从于创意,力倡内美”。这正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正因为作者因社会带来的难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需要一种可以使自己置身于良辰美景之中以便获得“淡淡的喜悦”与之相抵销,进而达到排遣的目的,才虚构了一个“荷塘月色”的美景,也就是造了一个“境”,使之与自己的“意”(思想感情)相吻合。诗、词史上,大部分作品都是如此。借景抒情,实际就是这样。就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也是如此,它们所谓景,都是和事先潜在的情相暗合,才会有这种佳作。这不是唯心主义,因为意在笔先的意,正是客观存在长期对人影响的结果,它之所以长期累积不发,全在没有遇到可托之景,这就是托物言志,只有托物,才能言志,因为诗、词所用,都是形象思维,没有找到可以显示自己思维的形象(物),要言志(表达思想感情)实际是不可能的。例如:王之涣的《凉州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境的角度去看,诗作表面在写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但实际是抒发作者及其所代表的边塞战士的怨君之意,这就是明代杨慎所讲,此诗实含有讽刺之意。他在《升庵诗话》中讲道:“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作者写那里没有春风,是借自然暗喻安居于繁华新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体恤民情,置远出玉门关戎守边境的士兵于不顾的现实,抒发了作者的愤懑之情。这种意境,实有典型意义。

人常说:“诗言志”。“志”,就是思想感情,就是意。但诗怎样言志?毛主席讲:“诗要用形象思维。”所谓形象思维,就是以形象显示思维。托物言志,就是形象思维。托物言志,就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于物,托付于物。“春风不度玉门关”,就是如此。这里的春风,不是实写,而是暗喻,一般来讲,文学作品的主题,都不明言,都要人去发掘。怎样暗喻、暗示,这就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在意境之中,要始终明白,境是载体,意是附着物,只有意能恰到好处地附着在境这个载体之上,使之水乳交融,情景交融,意境才算塑造成功了。衡量意境塑造得是否成功,以一个典型的标准,就是看诗词中的自然美是否升华到艺术美的高度。如果只是自然美,这叫摹仿,而艺术美,才是创作。艺术美与自然美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神韵,就在于物是否言志。

2、选材

1)选材的含义

选材,就是选择题材,即选择进入作品的材料。

题材,是为表现作品,主题所用的材料,通常是指那些经过集中、取舍、提炼而进入作品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题材和素材既相区别又相联系。

素材,指作者为着写作的需要,从现实生活中搜集到的,未经加工整理的、感性的、分散的原始材料。这些材料并不能都写入文章之中。但是,这种生活素材,如果经过作者的集中、概括、加工和改造,并写入作品之中,即成为题材。

选材,实际就是从素材中选取可以作为题材的过程。比如,杜甫的七言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在生活中看到的现象很多,收集到的素材也可能不少,就是有关四季景色的材料,也可能不胜枚举。但是,进入作品的材料,即题材内容,却就仅仅那几个:黄鹂、白鹭、翠柳、青天;窗、岭、雪、门、船等。然后就是语言材料中的“鸣、上、含、泊”等,但就是这些简单的题材内容,却描写了四季景色,而且活灵活现,生机勃勃,从而淋漓尽致地反映了作者在安史之乱被平息后的愉悦心情。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以语言为基本材料,选材,除过选择生活内容外,更重要的还在于选择语言材料,使之能生动准确、形象逼真地反映生活现实和作者的内心世界。作为诗、词,就要注意遣词造句,特别要讲究炼字。这里,仍以杜甫的“七绝”为例,一个“鸣”字,一个“上”字,一个“泊”字,一个“含”字,其生动性不言而喻。“两个”、“一行”、“千秋”、“万里”这些数量词,其准确程度,形象程度,可使人看,可使人想,其意境之深远,真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王安石的“绿”字,贾岛的“敲”字,都被传为千古名言。因此,选材,亦应注意选择语言材料。

再则,选材要为表现主题服务。诗词要有明确的主题,题材就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人们常说,主题来自于题材。这句话倒过来讲,就是说题材一定要能表现主题。这样选材要为主题服务,就顺理成章。前面所讲王之焕的边塞诗,就是如此。唐李煜的词《虞美人》,也是如此。其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真是可歌可泣,形象的表明了作者的情怀。“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首词,诗人写的是自己处于“故国不堪回首”的境遇下,愁思难禁的痛苦。全词不加藻饰,不用典故,纯以白描手法直抒胸意,寓情于景,通过意境的创造以感染读者。它集中地体现了李煜词的艺术特色。以“一江春水向东流”比喻愁思不尽,贴切感人。这首词,通过今昔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哀怨,抒发了诗人真挚的思想感情。

法国著名作家缪塞讲到:“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这是在讲诗词,应该是真情实感,不应矫揉造作。对此,王国维也深情地指出:“要以赤子之心,写天真之词。”

选材,就应如此。

3、思维

毛主席给陈毅的信中指出:“诗,要用形象思维。”这是一个概括的说法,也是在其他思维基础上的一个说法。它,切中要害,指出了诗、词创作中思维的关键所在。但是,就整体而言,诗、词创作,应该是多种思维并举,而要突出形象思维 。

首先,要用抽象思维。抽象思维,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而概括的反映过程。它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事物进行的理性认识。

概念是对事物本质特征的科学抽象。概念与词相对比,概念是内容,词是对概念进行表达的语言形式。诗词创作中,讲用词准确,实际是讲概念必须准确。王安石的“绿”,不能用“红”来取代,就是这个意思。

判断,就是要明辨是非,要么肯定,要么否定。诗、词创作,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是非界限一定要清楚,明辨是非的标准就一定是要符合时代潮流。

推理,就是由已知判断推出未知判断,或叫推出新判断的过程。它有直接推理,也有间接推理。诗、词创作中的递进关系,常常就是推理过程。推理,贵在推出结论。诗、词创作,重在收煞,即格外看重收尾。如何结尾,常常是诗词创作的关键。收煞就是落脚点。篇末点题,常常就是这个意思,有人讲趣闻,玩牌看最后一张的输赢。这就说明收尾很重要。而如何收尾,这就要善于推理,能推出好的结论。

其次,要运用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就是用形象显示思维。它的逻辑关系是:基形、完形、易形。基形,指局部形象;完形,指整体形象;易形,指运动、变化、发展中的形象。进行形象思维,就要注意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比如:杜甫的七绝: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分而论之,是基形;合而论之,是完形;联系起来,作为一个过程去看,则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具有动态的特点。这一形象思维的全过程,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杜甫的愉悦心情。

形象思维的关键,是要让诗词能构成一个画面,给人以可感性。

再次,要用宗教思维。

宗教思维,简言之,就是用宗教观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对现实世界的一个补充。在现实世界不可能存在的,我们可以到宗教领域去寻找。宗教思维运用于诗、词创作,可以增强诗、词的浪漫色彩,它实际是浪漫主义手法的一个巧妙运用。比如,陈毅的《梅岭三章》就巧妙地运用了宗教思维,从而既抒发了作者的感情,又增强了诗意的浪漫色彩:“(一)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二)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三)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这里:“泉台、阎罗、纸钱”都是宗教领域的事物,但诗人把它用到此处,正恰好表现了他当时的心境。很好地运用宗教思维,我们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奇特效果。

思维方式很多,这里就重点谈这三种。其余如:法律思维、商业思维、军旅思维等不同领域的思维方法,大家在实践中自己琢磨。下面再讲一个“跳跃思维”。

跳跃思维,诗、词创作要善于运用跳跃思维。跳跃思维,是指一种不依逻辑步骤,直接从命题跳到答案,或者从甲不经过乙而跳到丙的一种思维方式。一句话:思维跨度大,给人的感觉似乎不寻常理。但这种思维手法,用到诗、词创作,正好省去了许多繁文缛节。而对省去的成份,常常不言自明,无需多说。比如,杜甫的七绝:四句诗,写了四季景色,一句跨一个季度,这就可以看成是跳跃思维。再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也是如此:“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中间的过程,都是一个空白。大幅度的跨越,正是跳跃思维的表现。跳跃思维可以使诗词显得简洁明快。

关于思维,就谈这些。

三、把握意境、选材和思维的意义、方法及其技巧

1、把握意境的意义、方法及其技巧

把握诗、词创作中的意境,可以有效地提高诗词的艺术水平。

在诗词创作中,单有意或单有境都是孤立的,片面的,难以使诗、词艺术化。单纯的意,会使人感到抽象,单纯的境,会使人感到呆板,只有意境结合,才能使诗词生动形象,并具有活力。比如,胡适的两首白话诗:(一)《蝴蝶》、“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下,孤单怪可怜,无心再上天,天上太孤单。(二)《湖上》、“水上一个萤火,水里一个萤火。平排着,轻轻跑。打我们的船边飞过。他们两儿越飞越近渐渐地并作了一个”对于这两首白话诗,评论家就常常指出“意不浓,境平庸。”缺乏意境。只是客观地述说了一个物景,缺少深意。另外,一九五八年大跃进前后的一些民歌,则口号性强,有意而无境。严格地讲,这两种类别,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

但诗要有意境,人必须首先有意境,特别是必须首先有意。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指出:真情是诗人创作应该首先具备的。他说:“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诗自然应该“自写性情”。“诗能入人心脾,便是佳诗。”他还说:诗创作应有个性。“作诗,不可以无我。”他认为:“有人无我,是傀儡也。”他特别强调:“吟诗好似成仙骨,骨里无诗莫浪吟。”在格律和风趣(即感情)之间,他注重风趣。他说:“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品易描:风趣专写性灵,非天才不办。”性灵,即性情,指个性特征。由此,他进一步指出:“须知有性情,便有格律,格律不在性情外。”对于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曾经指出:境可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境”,指“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指“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他又说:“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而区别意境优劣之原则,则是“不隔”,“不隔”,即“真实自然,生动传神 ”。这里“真实自然”,指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境界,就是意境,是“心与物互相统一的表现”。为此,他进一步指出:词要具有“言外之意”,“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为第一流作者也”。这一观点,实际重在强调:诗词要含蓄,要含而不露,耐人寻味。一般来讲,文学作品的主题,作者都不会明言,它都是通过艺术形象予以含蓄的反映,但要含蓄就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景情交融,重视意境。

意,就是人的思想感情。诗、词要有意,作者必须首先有意,而且这个意必须符合时代潮流,也只有符合时代潮流,这个意才有价值。中国艺术历来讲究人品第一。诗品如人品,只有人品好,诗品才可能好。古语“书藏应有三千卷,人品当为第一流”,就是这个意思,诗人应该多读书,多加强自我修养,唯独如此,才可能做到“人品当为第一流。”王力讲:“先学会做人,然后再学会做学问”,也是强调人品第一。人品好,写出的真情实感,才可能富有诗意。谈诗、词,必须先谈如何做人,这就是诗外作诗的技巧,这也是作诗的前提和基础。

境随意走,切记,在意境之间,必须明确主从关系。意为主,以境辅之,这才是把握意境的真谛。意,即诗人及其所代表的对象的思想感情,始终是诗、词的主心骨,诗、词创作的目的,就在于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求得形象的表现。境,只不过是为了表现意而已。意在笔先,有了意,自然就有了境。意是统帅,统领全局,意境必须相协调,相一致,境必须能够表现意。这样,就涉及到如何选材的问题,即如何表现的问题。

2、把握选材的意义、方法和技巧

选材的目的,全在于为了表现主题,这就是选材的意义所在。选材的方法,一是选境,二是选词。选境,是选客观材料;选词,是选主观材料。客观材料的境,就可以看成是景物,人物也可算成景物;主观材料的词,实际就是语言材料。在诗词创作中,景物的选择,可用名词去表达,而语言材料中的词,贵在动词的巧妙运用。因为动词用得巧,则全诗皆活,神韵尽出。这在古往今来,不乏其例。这里,除过“敲”、“绿”之外,比如李清照词中的“载不动,许多愁”的“载”,李煜词中“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流”等,另外,“春意闹”的“闹”“花弄影”的“弄”,都是动词的妙用。动词的妙用,就是技巧。因此,诗讲炼字,讲遣词造句。在语言材料的选择上,最忌讳的就是:词不达意,言不由衷。因此,学会运用语言,是选材的必要环节。当然,选材也包含着选意。但立意的过程实际就是一种选材的过程。故尔,这里不再涉及选意。

要使境与意结合,境与意融合,必须深思熟虑。要看哪些境能准确、生动、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意。这不是一个方法问题,而是一个技巧问题,或者说是一个艺术问题。这就要求作者独具只眼,或者叫独具慧眼,即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眼光敏锐,见解高超。唯独如此,写出来的作品才能称其为创作。我们试看古往今来的诗、词佳作,几乎没有重句。凡是佳作,都有创新,这就是诗人的独到之处。这是一个能力问题,全凭个人修养,别人无法教导,而要达此目的,就是鲁迅先生所言,要“多读,多写”。多读,可以学习他人,可以受到熏陶,受到感染,也可以开窍,使其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多写,可以发现不足,积累写作经验,经过长期琢磨、修改,终成佳篇。

要使语言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描写客观景物,且生动、形象、逼真、奇妙,就要注意积累词汇,学习语法、修辞,明辩逻辑关系,特别是准确把握概念,以便真正达到用辞准确。诗、词对词的要求,简单而言,首先是准确、明白。其次才是生动、形象。没有前者,不可能有后者。因此,语言功底必须过硬。这既是一个方法问题,也是一个技巧问题。学习语言,除过向书本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向人民群众学习。要知道,生活用语是书面用语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生活用语,就不会有书面用语。这就要求诗人要深入生活,向群众学习,学思想,学感情,学语言。

3、掌握思维的意义、方法和技巧

德国语言学家李卜克内西曾经指出:“语言的明快来自思维的明快,而思维的明快是以知识作基础的。”思维,就是思想方法,就是思考过程,它是人的心理活动,是以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和理性认识的继续深化。

思维方法各种各样。前面讲过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宗教思维和跳跃思维。这里再讲一个潜思维和灵感思维。

一般来讲:人脑对信息的加工,一部分是在主体控制下进行的,即有意而为之,比如:“我在想”。这种思维可以被明显地意识到,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表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它存在于显意识当中。另一部分则不由主体控制,不在意识中显示出来,这种在潜意识领域中进行的,不被主体意识到的信息加工,就叫潜思维。在诗、词创作过程中,潜思维常常起到很重要的积极作用,因为它常常是灵感爆发的前提和基础。我们知道:灵感,在诗词创作中作用极大,有无灵感,常常决定着诗词创作的成败。有人作诗填词,虽然常常苦思冥想,刻意求工,但往往反而一无所获。但有时不经意间,诗兴大发,驱笔疾书,即成佳作。这实际就是灵感到来,而灵感到来的背后,则是潜思维在起作用。潜思维是怎样形成的,它与灵感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对此,周恩来总理作了八个字的概括:“长期积累,偶然得之。”长期积累的过程,就是潜思维的过程;偶然得之,就是灵感爆发之际。但怎样进行长期积累呢?这就要深入生活。作家深入生活,有两种途径:一种叫直接生活;一种叫间接生活。直接生活,就是置身于现实生活之中,获取第一手资料;间接生活,就是通过看书学习,获取第二手资料。这样时间一长,自然就出成果。在这一长时间的思维活动过程中,显思维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潜思维进行无意识的积累,随着时间的推移,灵感就会自然到来。何以如此,这全在思维过程实际是一个对材料进行加工的过程。这个加工过程,可以用一个概念进行表述,它就叫“蒙太奇”。“蒙太奇”是法语的音译,它来自建筑领域。我们可以看到:水,单纯使用,不能拿来盖房;沙子单独使用,也不能拿来盖房,水泥、钢筋都是如此。但是,如果把它们进行加工,按比例混合在一起,制成钢筋混凝土,不就可以用来盖房了吗?意境,选材,只有经过思维,才能形成诗、词。原因何在,就在于思维是加工过程,而且不是一般地加工,它是一个有机地组合过程。只有这个过程,才能促成灵感爆发,诗兴大发,写出诗词,成为佳作。

希望大家注意意境、选材、思维的综合运用,写出有意义的诗词来。

谢谢!

 

2010年6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