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拉善玉】所谓雕琢,卓尔独行——雕刻师杨树森专访

 玉见集宝街 2021-02-21
集宝街——玉见魅力石界

Youth Day

雕刻,是雾中寻路,熔一炉初心。

雕刻,是与石对话,借众生慧眼坐看春秋。

十载琢磨,杨树森从师于心。

定义所谓雕琢,卓尔独行。

  

12

杨树森专访

杨树森,玉石巧雕师,现为镇平美协会员,镇平宝玉石协会会员,玛瑙协会理事,中国工艺品雕刻工高级技师(一级),树森玉雕工作室创办人。2005年师从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张红哲门下学习设计雕刻。2013年12月被授予镇平县第六届“玉雕创作新星”荣誉称号。

《止战之殇》

其玉雕作品能集百家之长,成一家之体,格调优雅,从意境到内蕴都能很好的达到统一,在国内,天工奖、百花奖、陆子冈、神工奖等参展活动中,曾多次获奖,获奖作品有:《独占鳌头》《引福进门》《福在眼前》《降龙罗汉》等,深受藏家和玉石爱好者的认可,可谓雅俗共赏不可多得。

《五柳先生》

12

           他遇上阿拉善玉,从此诗遇上歌

《山鬼》

谈起如何接触到阿拉善玉,杨树森老师淡淡的:“只是一个偶然。”“偶然接触阿拉善玉就被其细腻的质地和独特的纹理所吸引,每一块的色泽纹理都是独一无二,为我的作品创作提供了很多灵感。灵感是雕刻师的生命,阿拉善玉可以说赋予了我这个身份第二次生命。我在雕琢它,它亦在成就我。”

《爱你一万年》

12

没有生活,雕件会空

关于创作灵感,《御》、《五柳先生》、《止战之殇》等作品可谓独出心裁,意境深远。

“一个好的玉雕师需要学会观察,观察细节,这些细节可能就来自平时的生活。没有生活中的观察和思考,作品是空的。雕刻师为一块原石注入灵魂,是积累,更是责任。”

“巧匠琢美玉,玉品传精魂”,把雕刻和生活双修成歌的人,在琢磨中刻画灵魂。雕刻师的责任不止于技艺,是杨树森从艺生涯的准则。

12

独行君子,因材施艺

小编向杨树森老师讨教了一些挑选阿拉善玉石料的知识,他坦然:“好料子只需习得理论,谁都会挑。然雕刻师需要考虑的,是一件作品。我不会看别人雕什么便跟着定下主题,雕刻之道是尊重原石,阿拉善玉给我创作的感觉,我方才有了雕琢它的一刀一画。甚至在雕刻过程中,反复推敲,才得每一件作品的独出手眼。”

12

心怀期待,与石对话

《破阵子》

《哼哈二将》

“阿拉善玉雕作品目前的发展空间颇为广阔,我很期待它的涅磐。”

杨树森老师言语之间满是对阿拉善玉的爱与叹。玉质细腻,粲然可观,为雕刻不可多得的原料。“雕刻师之于阿拉善玉,非白纸作画,而是点睛画笔。雕刻师的初心应投于热爱,不看市场的脸色。市场丈量价值,时间亦可。阿拉善玉值得巧思,值得妙手。”

作品欣赏

《小美女》

《开天辟地》

《桃园三结义》

《浩然正气钟馗》

《忠义千秋》

原创:西贝

编辑:西贝

以上图片来自于“树森玉雕工作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