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载:不无道理(老子解蔽) 李怀乾参悟《老子》十数年心得!

 鑫毅aoug32eywz 2018-07-21





  

不无道理(老子解蔽)


题记:不读与不度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任何哲学都必须以世界本体论和生成论为核心 来解释世界存在状态。道学是关于宇宙观的学说,是以宇宙本体论和生成论来解 释宇宙存在状态。宇宙涵括世界,所以说道学涵括哲学。道学著作《老子》以其 独创之概念体系和阐述方式,系统地揭示了宇宙本体存在机理以及万事万物与宇 宙之关系。

老子提出“玄”、“道”、“德”、“失”概念:“玄”,宇宙本体存在; “道”,宇宙本体存在之秩序,即宇宙本体整体全息隐序存在之“无”和部分完 整振动显序存在状态之“有”;“德”,与道之秩序相应的状态;“失”,与道 之秩序相悖的状态。《老子》阐述了宇宙本体论和生成论,即宇宙本体论之“道” 和宇宙生成论之“德”。

为方便理解,姑且这样理解道与德:道,宇宙本体之整体全息隐序存在和部 分之完整振动显序存在及所呈现状态的总称,可简化表述为“秩序”;德,对道 之秩序响应而存在状态,可简化表述为“遵从秩序做事”和“遵从秩序做事所达 成的状态”。

道之主导,德之相应。好比乐律与舞蹈,乐律是道,舞者合乐律起舞是德; 手指拨弄琴弦是道,琴弦振动发出的乐音是德;地球在太阳系中绕太阳螺旋公转 的同吋螺旋自转,是“道”。地球上呈现春夏秋冬气候变化,是“德”;地球上 体现季节节令秩序的气候变化,是“道”。人们当令合节地生产生活,是“德”; 地球上太阳曰复一曰地东升西落的秩序是“道”,人们曰出而作曰落而息是“德” 雨季河湖泛滥,雨季过后河湖枯水,是“道”。人们随着水涨趋高而居,水落滩 涂耕种,是“德”;气候有温热凉寒规律变化,是“道”。人随吋令气候酌情减 增衣物,是“德”;对盗贼而言,丑吋人们睡觉深沉寅吋易醒,是“道”。丑寅 之间入室行窃,是“德”。依“道”而行即为“德”,尊道而行德即为“道德”。

除了虚词“之”、“也”、“以”、“其”、“而”而和动词“为”之外,


“不”和“无”使用频次最多。“不”,这个字在《老子》中使用近二百次,“无” 也使用了八十多次。《老子》之所以飘忽难以捉摸,多拜此二字所赐。但是,两 千多年来,尽管人们对《老子》之句读、解析、阐发众说纷纭派别林立,但各家 各派对“不”和“不”二字却全都未予特别重视,对其词义的理解没任何分歧, 全都分别以单纯“否定”和“没有”义处之。正因《老子》里“不”和“无”二 字出现太多、太明显、太普泛、太寻常了,曰常人们也总是挂在嘴上,普通寻常 到使人并未感觉到其还会蕴含其他深义,也就不屑于深究。古今孜孜以求道之真 谛的修行者和穷究道理的学者们,虽然也常将“道不远人”、“大道至简”作为 标志话语,然其还是免不了想当然地认为,既然《老子》是道学核心经典,其所 述之“道”就应是玄妙深奥难得之珍稀存在,所以并不真的认为如此一个寻常至 极简单至极的“不”会蕴含什么奥义玄机。

如果将《老子》比喻为一部演绎宇宙存在秩序的大戏,那么“不”和“无” 就是这部大戏之核心主角,可是两个核心主角却一直被当成微不足道的路人角 色。就像人难以看见自己的睫毛,硬是将此无处不在的“不”和“无”忽视了两 千多年。玄、有-无、可-非、中、欲、观、弗、象、朴、甫、器、一、大等字词, 是老子为人提供的用以认识掌握道德真理的概念工具,这些至关重要的概念也全 都随“不”和“无”一起被忽视掉了。

构成道统体系的概念湮没了,由这些重要概念构成的宇宙认知模型也就自然 得不到认识和掌握,道统体系本身也就随之碎片化而隐没了。这就造成了《老子〉〉 问世二千五百多年,人们依然如买椟还珠并未全得其真髓,全都在细枝末节上打 转而不能形成整体系统观而流浪生死。《老子》本身也就成了人们随便解读、任 意附会、肆意拿捏、胡乱引用的经典。这就好像老子故意给人们玩了个射覆游戏, 两千多年来人们争争吵吵都声称找到了真理本身,实际上老子伏藏的只不过是一 把打开宇宙存在秩序真理的钥匙“不无”,并举例演示介绍了这把钥匙的使用方 法罢了。

对于“不”,可作一个简单的逻辑推论:既然在《老子》里“不”这个字出 现如此之多如此频繁并且分布如此均匀,而且《老子》之所以给人以变动不居、 反复无常、似是而非、飘忽不定、不可捉摸等等不确定的感觉,基本上都是由“不” 造成的。但是“不”这个字的字义又一直被认为是确定的“否定”义,那么这个


“不”一直被认为确定的“否定”义是否本身就不是确定的“否定”义呢?那么 “不”这个字本义是否就体现着这种变动性呢?这种反复变动的描述如果真是蕴 含于“不”之本义中,那么“不”本身是否就体现着类似循环往复之“振动”状 态呢?若可用“振动”表示这种不确定性,那么只有在确定范围内才能界定“振 动”,也就是说振动必其有确定的振动定域范围,所谓“定域”振动必然蕴含着 吋间、空间和秩序的振频、振幅和振速等秩序的本位确定性,否则不可能成其振 动,也不可能称其振动,那么这个振动之范围或者说边界或者两端,也就是“定 域”是用什么来描述呢?于是“可”与“非”就以标示振动定域范围边界之意义 自然呈现出来了。就是说这个振动是在“可-非”之对立统一定域内发生的;既 然“不”体现着定域振动,“不”本身就具有“本位”振动特点,就必定喻示有 其振动所围绕之所在和振动效能最佳呈现方式,喻示其振动围绕之所在和振动最 佳效能呈现方式是什么呢?“中”也就自然呈现出来了,是围绕“中”振动和最 佳效能呈现;如此看来,“不”就是表示“可-中-非”这样的振动状态。定域振 动的确定性状态就是“定性”,于是可得出结论:“不”就是对“可-中-非”这 样的定域振动的定性状态之描摹,也就是用以表示宇宙振动本质的概括模型。

若如此看待“不”,《老子》里所有看似寻常的字词全都得以剥除尘埃染裹 而复现出准确本义和结构性关系:“不”之振动的守常性,是“复”,其表现为 “静”;“不”之振动对“可-非”既成定域之突破,是“反”,其表现为“动”; “不”之部分完整平衡振动,被描述为“_”;“不”之部分完整振动的系统完 整性,被描述为“大”;“不”之振动形态的开放性,是“曲”所体现的“全” 之螺旋式自旋;这种螺旋振动的形态和蕴含的自秩序机能,是“弗”;“弗”矫 正后呈现的状态别表述为“莫”;“不”之振动所外化出来的“莫”可以被人之 心识所感知的状态,是“象”;振动的趋“中”振动趋向和振动趋向所产生的动 力,是“欲”;人之生命灵智在“欲”推动下去认识、理解“不”之振动之“象”, 是“观”;“观”是由“生命灵智”来完成的;生命灵智“观”什么?观“象”; “观”什么“象”?观“不”之“现象”以得到抽象之“大象”;如何观象?现 象-具象-万象-比象-类象-取象-对象-想象-抽象,而成“大象”;“大象”什么 样子?大象“无”形,是“握”的样子;“握”是对“现象”进行“抽象”之成 果;“握”太抽象了,有没有具体精确的描述形式?有,是“甫”,“甫”是由


“大象”推导衍生出描述“握”各不同侧面的具体理论、公理、公式、定理、定 律、模型等,是大象之朴分化出来的可以描述的具体秩序、规则、规律;“甫” 有什么用?用以指导生产生活发明创造,用来制“器”。“器”之广泛使用和传 播,使得人类对道的认识产生巨大促进作用,人类之眼界、能力和境界得以整体 提升和跃进,人类文明的高度得以提升。这实际上是人类在宇宙中所处位置的进 化提升,是人类之集体修行法门。

如此以“振动”理解“不”,以“全息”理解“无”,就不难由此发现那些 零散的概念可以构建起用以认知宇宙秩序的高度概括的概念体系,也不难构建出 宇宙认知模型,那么两千五百多年来对《老子》的一切歧义都会得以化解,《老 子〉〉就不再是一部深奥难懂的道学著作,就会突然变得简明易懂,灵动而不僵化。 发明了“不”之振动和“无”之全息本义,接下来对《老子》之正确句读、解读 和了悟,以及对宇宙和世界的认知和把握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

综上:道,宇宙本体之“玄”的整体全息隐序存在状态(无)和部分完整振 动存在状态(有)之(可-中-非)振动本质(不);德,围绕“中”与宇宙振动 本质“合”振所达成的状态“和”。《老子》全部内容可概括为一句话十六个字: “道德无有,欲观可非,不和中生,莫弗知甫”,再凝结概括,就只有两个字“无” 和“不”。道德五千言,二字以蔽之“无”与“不”,老子解蔽,不无道理!

宇宙本体之“玄”的存在秩序之“道”的“无”和“不”,能对一切现象做 出准确圆满描述、解释和规范,它能够对自然、社会、科学、人类意识、心灵和 人生价值做出终极说明。

本书所引《老子》原文乃帛书甲本参照帛书乙本、楚简本和通行本修订还原, 并以“不”之部分振动显序和“无”之整体全息隐序本义重新句读解析之。在此 只关心《老子》之思想价值,至于《老子》出自何人之手,是否伪托之作,成书 先后版本之别,原创还是汇集,皆无关宏要,概不予训诂、考证和辩驳。

本书之目的,首先是将《老子》所蕴含的能够澄明心灵和使生命自由的神奇 力量发明出来,传递给世俗世界中正遭受重压而疲惫不堪的人们,给予人们恢复 生命灵智自由的希望和勇气。再者,藉此剥而复之,剥除尘染净化澄明内心,恢 复人本有之生命灵智达致自性光明。而最终目的是,引导人类挣脱黯昧蒙蔽,整 体跃进到以灵性澄明自由为特征的道统文明。

以“不无”读《老子》,蒙蔽尽去,道义自现;以“不无”度人,众生得度; 以“不无”救世,改天换地。



道名第一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 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miao);恒有,欲也,以观其 所皦(jido)。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有玄,众眇之门。

【今译】

作为宇宙本体存在秩序的“道”,从其最基本存在秩序的部分完整振动显序 来说,包含两个(1对)最基础的表示振动范围边界的元素:i是“可”,体现 的是正面的、促进的、发展的作用和范围边界元素;二是“非”,体现的是负面 的、阻滞的、局限的作用和范围边界元素。“可”与“非”两个元素相反而相成、 对立而统一的依存和作用关系是永恒的。人之生命灵智对“道”认知并称名,因 而在生命灵智判断之“名”上,“可”与“非”两个元素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 依存作用关系也是永恒的。

“道”,作为宇宙本体存在的秩序,包含整体全息隐序之“无”和部分完整 振动显序之“有”。“无”,是对宇宙本体整体全息隐序存在的称名,是宇宙万 物始生之基;“有”,是对宇宙本体部分完整振动显序存在的称名,是宇宙万物 所由生之母体。所以,“无”之整体全息隐序存在是永恒的,在“欲”的推动下 而呈现(生),通过人的生命灵智之“观”而感知其隐序奥妙;“有”之部分完 整振动显序存在也是永恒的,在“欲”的推动下而呈现(生),通过生命灵智之 “观”来明察其存在的显序机理。

“道”与“名”、“可”与“非”、“无”与“有”,这几组概念中在趋向 分别原点上说的是一体的,只是对同一事物从两个不同方向和边界的描述、定义 和称名。实际上最终都是对宇宙本体一一 “玄”的描述。通过“有”之显序,生 命灵智之“观”可以来认识“玄”,所以“有”是认识宇宙本体之“玄”的门径。 【解蔽】

《老子》开篇第一章是全书的总纲,提出了“道”和“名”概念,并通过“道” 与“名”的联结点“观”,在认识论上将自然宇宙与生命宇宙建立起联系,以“道


-观-名”为骨架建立起“道名概念体系”和动态“宇宙认知模型”,来阐述宇宙 本体存在和生成机制的认识论,进而帮助人们形成圆融和谐而灵动的宇宙观。

这个道名概念体系给出了“玄”、“道”、“名”、“无-有”、“可-非”、 “欲”、“观”、“恒”等概念和概念组,并基于这个概念体系给出了“道-观- 名”宇宙认知模型。这个道名概念体系和宇宙认知模型吋至今曰已经全部蒙上了 厚厚灰尘,其原初本义已经完全喑语化和密码化而隐晦难明了。本书实际上就是 通过追索这些概念的本义,来祛除蒙尘来矫正、还原、解码这些概念,并通过解 析这些概念和概念组的系统结构关系,发明还原老子业已建立起但已经在两千多 年中被扭曲异化并隐微难明的“道名概念体系”和“宇宙认知模型”,找到破解 宇宙本体之“玄”眇之门。帮助人们走出迷途,能够真正知“道”而悟道明道, 进而秉道行德。

“玄”,是宇宙本体,也就是道学所谓“无极”。

“道”,是宇宙本体之存在秩序,包含“无”序和“有”序。

“无”,有隐性存在之义,是宇宙本体整体全息隐序存在状态,或者说是“道” 之隐态秩序,也就是道家哲学所谓“太极”。所谓“无”,其秩序本身因整体全 息存在状态而“隐”了,是为“隐序”。也就是说,隐序并非是没有秩序,只是 对于人类生命灵智来说,秩序本身隐在整体全息的秩序之中而不得显现。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就是用“眇”这个字来描述“道”这种整体全 息秩序存在之隐态。“眇”的基本字义有三:一是“目盲”,指不能见;二是“细 小、微末”,通“秒”,指不可见;三是“高、远”,同“渺”,指不得见。引 申义有二:一是“精微、奥妙”,通“妙”,指难以描述;二是“谛视”,即眯 着眼睛看,指需要用心体悟感知。可见,“眇”具有明显的“隐”而不显之义。 由此可知,“无”并非“没有”之义,而是整体全息隐序存在之义。“其眇”就 是指“无”之整体全息存在之“眇”隐态秩序。

“有”,即“存在”,主要是指显性秩序存在,即宇宙本体之部分完整振动 显序存在状态,或者说是“道”之显态。其次“有”不单指显性秩序存在,还指 所有的秩序“存在”,即显序存在和隐序存在都是“存在”,即所有存在都是“有” 在显性存在方面,是通过在“可-非”所标示的范围内振动效能输出而呈现“有” 的,也就是通过道家所谓“两仪”振动显示“有”的。

“有”之所以说是“部分完整振动显序存在”。一方面,是因为相对于“整 体全息隐序存在”是“部分”的。也就是说“有”蕴含于“无”中,“有序”蕴 含于“无序”中,“显序”蕴藏于“隐序”中而作为隐序之“部分”存在;另一 方面,后文会阐述这个部分振动存在的振动必须是完整的“一”。

“恒有,欲也,以观其所皦”,用“皦”这个字来描述“道”的这种显性秩 序之态。“皦”,从□从敫,“□”指□声,“敫”意为从一点向广阔空间扩散, 合起来就是□声向周围空间扩散。基本字义同“叫”,即呼喊、鸣叫而达听和响 应,也用于形容声音响亮。可见“皦”有强烈的“显现”义,由此可知“有”即 显性呈现表达存在之义。“其所皦”就是指“有”之部分完整振动存在之显态是 通过“所皦”呈现、表达出来的。“所”有“所由”或“因所”义,即“有”由 “皦”所显现或因“皦”而呈现“有”。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无”与“無”是有区别的,不能互用。無,音m6,同 “没”,也就是“没有”或“不存在”。

通观《老子》,“其”与“亓(qi)”也是不同的。“其”是代指,含义随 所代指对象不同而变化,《老子》从开始到第三十七章用“其”,第三十八章之 后用“亓”。“亓”,从“一”、“丌”为下基,即“一”于“丌”上,是对“有” 之系统完整性“一”的特别凸显和强调。后文会阐述“一”乃是对“有”振动平 衡完整性的强调描述。可以说“其”代指“道”,“亓”代指“德”。

“无,名万物之始也”的“始”,是指因振动得以呈现(生)秩序之“有” 的开端,也就是所有显序都是从隐序中呈现(生)出来的,“有”序都是从“无” 序中呈现(生)出来的,也就是“有寓无中”。整体全息隐序存在状态隐含着部 分完整振动显序存在状态,或者说是“道”之显态蕴含于“道”之隐态,或者说 道之显序蕴含于隐序。“道”之部分完整存在因振动而呈现(生)显态,也就是 “有”蕴含于“无”中,“无”涵括“有”。“有”因部分完整振动而得显于“无”, 也就是“无中生有”。所以“无”乃“有”之始。

“有,万物之母也”的“母”,是指“有”呈现(生)之所由和“有”所呈 现(生)之由,指“有”是万事万物得以呈现(生)“有”的来源处。也就是说, 一方面万事万物都是显序之“有”的具体呈现(生)表达。另一方面,万事万物 同吋体现着“有”之振动显序本质。所以“万物生(呈现)于有”或“有生(呈

现)万物”。这里所说的“生”是“呈现”或“使呈现”之义,“母”是呈现(生) 之源。

由此可以清晰理出“有无”关系:无中寓有、有寓无中;无中生(呈现)有, 有生(呈现)于无;有生(呈现)万物,万物生(呈现)于有。无、有、万物的 关系即:无-有-万物得以“生”而“显”的关系和万物-有-无的“复”而“隐” 的关系。

万物都是以部分完整振动显序存在呈现“有”而被生命灵智“观”而“名” 之的,因而“有,名万物之母也”。尤其需要强调,“有”既然是“存在”之义, 那么从“存在”这个意义上说,“无”是存在的,只不过是隐序存在,也就是说 “无”是隐性存在之“有”,或者如佛家称之为“妙有”、“真如”、“真空” 等等。万物之“有”的显序都涵括于“无”的隐序中,万物因其振动于“无”中 显现而被生命灵智“观”而描述、定义、固定并“名”之。

“名”是名称、称名、命名(定义)、形名(形容)、名状(描述)等几重 义的综合,也就是综合概念。这个综合的过程是:全面有机地描述(名状),形 成初步的容貌(形名),对其进行精炼定义(命名),定义固定为具有明确特指 的名称,之后要描述一个事物就可以其名称而称名了,这个过程的多重义凝结为 “名”而得到相对固化。综合所得的概念之“名”,反过来又可以作为理解分析 事物原理的工具,所以“名”又可以称之为概念工具或工具概念。由此可见,“名” 是生命灵智之“观”对“道”对具体“有”的呈现之“象”进行加工的成果,即 “名”是“观象”的成果。在“道名概念体系”中,“名”是非常重要的核心概 念之一。

在“道名概念体系”本身来讲,“有-无”概念是生命灵智用以描述(名)

“道”之秩序的,“可-非”概念是生命灵智描述(名)“有”之振动范围边界 的。“无-有”这组概念,用于生命灵智对“道”之认识体悟层面的描述(名)。 “可-非”这组概念,用于生命灵智对“德”之操作层面的描述(名)。针对“有” 所采取顺应“道”的行为方式方法及所产生之状态结果被生命灵智描述(名)为 “德”;反之,针对“有”所采取的悖逆“道”的行为方式方法及所产生的状态 结果就被描述(名)为“失”。

这一章中的“玄”、“道”、“无”、“有”、“可”、“非”、“名”、

“欲”、“观”等概念是《老子》的核心概念,这些概念不能孤立存在,只有将 其纳入到“道名概念体系”和“宇宙认知模型”中才有意义,才能建立起正确的 宇宙观和认知模式。对这些核心概念,在后文的读解中将会分别做深入解析阐述。


未完待续,明日连载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