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跨领域的融合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革命性效果。 最近,德国一家研究“太空船”的科技公司准备利用其掌握的飞船技术,设计和生产一种可在海面上超低空飞行的“运维船”,可将运维人员快速、安全的送抵海上风场。 我叫水上漂! 飞行原理 这家名为“Flyship”的公司研制的FS-100飞行器实际上是利用翼地效应,即运动物体贴近地面或水面运行时,使飞行器诱导阻力减小,同时获得比空中飞行更高升阻比的流体力学效应。我们熟悉的F1赛车,其设计正是利用了这种原理。虽然能够飞行,但它仍被划分为船舶,并称之为“地效翼船”。 “FS-100” 性能 根据该公司的说法,FS-100最佳的飞行距离在800公里以内,可以运送多达100名人员,速度高达250km / h。这艘“飞船”通过双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提供可靠和超高效的动力,飞行高度可达50米,并能在高达2.5米的海浪中起飞和降落。为适应海上风电特殊的环境和条件,“Flyship”的公司可根据客户需求对FS-100进行升级改造,比如在船体上增加一个鸥翼式门,扶手和橡胶踢脚板,以便安全可靠的登陆风机;为方便设备移动,在客舱中装设货物导轨等。 未来科技感十足! 这个被誉为“未来的交通工具”还主要用于海上运输货物,商业客运,甚至可以作为海岸警卫队的快速反应工具。 海上风电主流运维交通方式 随着海上风电场逐步走向深海,作为影响运维效率和运维成本的运维交通工具越来越成为投资商关心的话题。目前,市场主流的运维交通方式有运维船(CTV)、运营服务船(SOV)以及直升机等。有的风场直接在海上建造运维人员生活平台供长期居住。但每种方式都有各自的缺陷,比如CTV主要服务于近海风场、长期居住在SOV上运维人员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直升机虽然高效但可搭载的人员和设备有限,长期居住平台造价较高等等。 CTV SOV 直升机 固定海上居住平台 “地效翼船”优点 和普通船舶以及直升机相比,地效翼船具有独特的优点:
—————————————我是华丽丽的分割线———————————— 历史回顾 前苏联和中国目前是利用这种效应研制翼地效应飞行器比较先进的国家。 2013年4月,中国第一艘12座海洋地效翼船CYG-11在南海海域进行各项飞行测试后,宣布试飞取得成功。该项技术填补了中国在地效翼船领域的空白。 世界上最大的地面效应飞机是前苏联的“里海怪物”。二战结束后,前苏联加快了地效飞机的研制,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1966年10月18日,“里海怪物”首飞成功。随着试验的深入,它的尺寸和重量不断增长。最后,它的机长为106.1米,翼展为40米。“里海怪物”航程7500千米,最大速度为800千米/小时,能够运载850名士兵。 版权声明 | 本文由【欧洲海上风电】订阅号原创,如需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