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生家访攻略,细致到每一个流程

 蜗牛我我 2018-07-21



不少老师马上就要接新班了,还没开学,一项艰巨的任务——家访,已经摆在了各位老师的面前。


说实话,短短几天要跑遍几十家人家,每家也就待个十几分钟、如何利用这短短的时间得到自己最需要的信息?一份标准的家访流程应该是怎么样的?别急,看完今天的文章,一定让你豁然开朗。


01丨做好准备工作



什么事都离不开完善的准备工作,家访也不例外。家访之前的准备工作有:


1.事先电话预约,与家长预定合适的时间地点,并提前规划交通与路线。

2.衣着得体,符合教师身份,新教师可以穿得成熟一些。

3.列一份简单的家访提问大纲,避免无话可说的尴尬。


家访提问大纲示例


1. 孩子平时对什么事情比较感兴趣?

2. 孩子有没有什么过敏的东西?有没有疾病史?

3. 孩子在家的作息时间是怎样的?

4. 孩子的自理能力如何?

5. 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何?

6. 孩子的动作发展能力如何?

7. 孩子的性格是怎么样的呀?

8. 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如何?

9.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怎样的?

......


4.准备一份《新生登记表》,在家访的过程中完成填写。


02丨与孩子进行互动



下面,我们要正式进入家访了哦。走进孩子家,注意礼仪,进行简单的寒暄之后,第一步要做的不是直接询问你需要的信息,而是去观察孩子、并与孩子进行互动:


1.观察孩子的体形,对孩子基本的身体发展情况有一定的把握。

2.观察孩子运动的情况,初步判断孩子的运动发展水平。

3.与孩子进行简短的交流,问问孩子最喜欢的故事是什么,感受孩子的语言发展水平和社会交往能力。

4.观察孩子对父母指令的执行情况,判断他们的亲子关系、预估孩子可能的性格特征。那些对父母的指令显得很“叛逆”的孩子,你就可要额外注意了。


小贴士


Q:如何让孩子不害怕你?

◆ 家访时主动和孩子打招呼,温柔地轻抚孩子。

◆ 亲切地微笑,或和孩子进行一些亲密的肢体接触,消除孩子对你的防备。


Q:如何与孩子进一步亲近?

◆ 进入孩子的世界,陪孩子聊聊天,聊聊他们最近喜欢做的事情。

◆ 可以利用家中资源,开展简单的游戏活动。

◆ 准备一些亲手制作的小礼物送给孩子。


03丨询问家长基本信息



问候完孩子,我们就要开始向家长收集信息了。先询问一些基础、客观的信息,如身高体重、出生日期、疾病史等。


这一步没什么技巧,保持自然、多微笑即可。不过要记住,关于性格特点、生活习惯等,有些家长会在回答中添加主观色彩,要注意甄别,不能家长说孩子“很乖巧懂事”就认为孩子是“乖巧懂事”的。


04丨与家长聊天



下面这步可就非常重要了,想要真正了解一个家庭的状况和孩子可能的性格特点,离不开这一步——与家长聊天。



我们可不是简单地聊天,而是带着“目的”去聊的,在和父母聊家常的过程中,我们要了解的是:


1.亲子依恋关系


通过登记表我们能知道父母的职业,这样就可以对父母的工作时间有一个预估,老师可以问问父母平时工作忙不忙,来判断父母与孩子的依恋关系。


依恋关系的建立离不开父母的陪伴。工作不太繁忙的父母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孩子会表现出更多亲社会行为;反之,孩子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社会性发展问题。


2.孩子的主要养育人


由父母养育的孩子,一般来说社会适应力会更好,容易完成入园适应;由祖父母带大的孩子,往往会更任性、娇惯一些;而由保姆带大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可能会更差,且与父母的依恋关系不佳。


3.家庭的主理人


通过聊天,老师还可以判断出谁在这个家庭当家做主。在未来家园共育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直接与其沟通以保证有效的家园联系。


例如,家里是老一辈当家做主,那交流孩子问题的时候要从心疼孩子、顺着老人的角度出发;而如果主理人是高学历人群,那交流孩子问题时要先认可对方的观点,再让对方明白自己更有经验,来平等地进行交流。总之,要从对方的角度出发,从对方的需求出发。


小贴士


Q:应该如何与家长聊天?

◆ 保持亲切、热情的态度,运用关心、委婉的语气。

◆ 方言可能会是一个拉近和家长关系的好方法。

◆ 从生活琐事说起,不露声色地获取信息。

◆ 不要当面讨论孩子的不足,主要使用正面语言。


Q:家长说个不停怎么办?

◆ 家长讲述孩子情况的时候,注意耐心地倾听。


Q:家长强行送礼怎么办?

◆ 家长也可能趁着聊天送上“好意”,要坚决而礼貌地拒绝。


05丨介绍学校的教育内容



接下来,要向家长介绍学校教育内容,不仅仅是为了传达信息,更是能根据家长的反馈来对这个家庭的教育理念有所了解。


当你介绍起学校的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有的家长立马打开了话匣子,这类家长往往是比较激进的,他们会帮孩子报上各种课外辅导班;而有的家长会默默聆听你的介绍,频频点头表示肯定,这样的家长就是比较温和的,他们更倾向于让孩子自由地成长。


了解家长的教育态度能够帮助老师处理家长工作时有针对性地变化态度,保证工作顺利进行,避免不必要的摩擦。


小贴士


Q:家长对学校的教育几乎不了解怎么办?

◆ 以家长能理解的方式进行简单的介绍即可。


Q:家长对自己的教育理念很坚持怎么办?

◆ 如和家长教育理念相悖,也不要急于和家长争论,更不要炫耀自己的专业知识。


06丨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



完成第五步,老师就可以准备和家长告别了,但这并不代表着家访也完成了哦。家访后还有重要的一步:整理、分析信息。


除了整理上述的信息之外,还要整体把握家长的谈吐和素养,分析得出:


1.家长的基本情况及性格特征


结合登记信息和家访过程,我们能分析家长的性格特征,从而得出未来的家长工作中对该家长应该采取的态度。如愿意与你交流教育理念的家长,我们要积极地做家庭教育的指导者;而对于那些是十分强势的家长,也许顺着他们的思路会避免不少麻烦。


另外,根据家长的职业情况还能为家长委员会拟定初步的人选。那些全职太太、刚退休的老领导或有特殊技能的家长都是不错的人选。


2.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态度


有的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基础教育的发展,也认可老师是专业的教育者,这样的家长就比较容易展开家长工作,老师以后可以与其多交流,可能也会收获家长的支持和帮助。


有的家长则会将老师视为孩子的养育者,这样的家长就需要额外注意,一旦孩子在学校磕磕碰碰等情况也需要更加谨慎地处理。


小贴士


Q:家访结束后要做些什么?

◆ 及时对家访情况进行记录。

◆ 回家后记得回顾今日家访过程,做一个简单的整理。

◆ 通过回忆、分析孩子的家访情况,为孩子设计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 利用QQ、微信等通讯软件,加强与家长间的后续联络。



最后,贴心如我还为大家整理一份家访工作任务清单,按照上面的步骤一项一项完成,保证你的家访工作完美落幕哦!


家访工作清单

To do list


1.家访前

01)熟悉登记表中的孩子信息、家庭信息。

02)电话预约家长安排家访时间。

03)制定家访日程与路线。

04)制定家访提问大纲。

05)准备好家访需要带的物品(入学须知、学校介绍等)

06)换上适合自己教师身份的服装,出发。


2.家访中

07)亲切与家长和孩子打招呼。

08)通过聊天、游戏等形式与孩子亲近。

09)观察孩子,判断发展状况。

10)准备与家长交流时的记录工作。

11)询问家长孩子的基本信息。

12)与家长深入交流,了解孩子家庭状况。

13)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

14)聆听家长的回应,判断其教育态度。

15)礼貌地与家长和孩子告别。


3.家访后

16)回忆、总结和分析家访的情况。

17)整理孩子性格特点、发展水平、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

18)整理家长性格特点、教育态度,制定家长工作方案。


最后,要向每一位顶着酷暑奔波在各个家庭之间的老师致敬!各位老师在外出家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做好防暑工作,以防中暑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