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司马迁将入妇女文学史” | 陆灏•东写西读|东写西读|陆灏

 芸斋窗下 2018-07-21


东写西读 陆灏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2006-7 / 18.00元

近日得见上世纪八十年代上半叶钱锺书先生写给香港《广角镜》杂志总编李国强的一批信札,某年十月十五日信中说:

日本去秋今秋两次相招,弟皆敬谢。此次由吴君世昌代去,阅其论文谓“五言诗”乃妇人创始,李延年作“绝世有佳人”一首,因李阉割,“虽非妇人,已是中性”,故能作五言。引起笑谈,日人私下谓“司马迁将入妇女文学史了!”黎活仁先生参加此会,特来信详细相告,并寄吴原文相示。吴君红学议论,贵刊早已领教,想兄早烛照其迂谬矣。

吴世昌的这篇论文题为《论五言诗起源于妇女文学》,刊载于《文史知识》一九八五年第十一期,又收入《罗音室学术论著》第二卷(中国文联出版公司,一九九一年十一月)。据该书施议对所写编后记介绍,这篇《论五言诗》“是一九八三年八月赴日本参加第三十一届亚洲北非人文社会科学会议的讲演稿”。由此可推断,钱先生的这封信当写于一九八三年十月。

在这篇论文中,吴世昌举了五首出现于西汉的五言诗,说:“这五首歌的作者:虞姬、戚夫人、班婕妤都是妇女本人。尹赏歌也可能出于妇女之手。只有李延年不是女性。”文中并没有李延年“虽非妇人,已是中性”的话,或许是因为讲演后“引起笑谈”,后来发表时删去了。在此前一年的九十月份,吴世昌在访问日本时做过一场《有关苏词的若干问题》的讲演,明确提出“北宋根本没有豪放派”的观点,在日本学术界引起轰动。

钱信提到吴世昌的红学议论“贵刊早已领教”,涉及另一段红学公案,围绕曹雪芹佚诗的争论,吴世昌说真,香港的梅节说假,先在香港《七十年代》打笔仗,后来又移师《广角镜》。一九七九年“作假者”周汝昌自己都出来“坦白”了,吴世昌还在《广角镜》撰文《论曹雪芹佚诗之被冒认》(一九八○年四月)和《再论曹雪芹佚诗质梅节》(一九八一年二月),所以钱先生才对李国强说“想兄早烛照其迂谬矣”。

(本文原载《深圳商报》陆灏专栏“东写西读”,署名安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