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没被北大录取,因为清华喜欢《邪不压正》

 昵称32901809 2018-07-22

我没被北大录取,因为清华喜欢《邪不压正》

《邪不压正》上映后,评分持续下滑,大家都表示没看懂。

根据这个情况,中影指数-电影艺术与科学测评中心邀请了由清华、北大为主的高校文理科学生共百人,对《邪不压正》进行了观影测评。

没想到,得到了一些出乎意料的结果。

我没被北大录取,因为清华喜欢《邪不压正》

指数测评

01《邪不压正》很差吗? 理科生们不这么认为

一开始,小编认为文科生更偏爱姜文的电影,毕竟有《阳光灿烂的日子》《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珠玉在前,其对于历史恣意挥洒的改编和独具风格的自我表达牢牢地抓住文艺青年的心。

但令人惊讶的是,测评的数据和我们一开始预期的大相径庭。

我没被北大录取,因为清华喜欢《邪不压正》

我没被北大录取,因为清华喜欢《邪不压正》

(总体平均分7.3分,与豆瓣7.2分基本相符)

80%的理科生认为《邪不压正》达到了预期,并给出了7.9的高分。

而在文科生群体中,满意与不满意的人数各占一半,评分也只有6.7分。

这个结果完全在我们的意料之外。

本以为姜文天马行空的表达,会让没有文艺细胞的理工男一脸懵圈,而测评结果却显示,这部电影大受理工男欢迎。

可是,《邪不压正》显然并不能满足文科生的胃口。

我们推测,文科生在观影的时候也许更重视故事的完整性,而理科生对画面、动作、构图等则更加青睐。

当然,也可以看出,文科生对姜文作品的心理预期是非常高的。

我没被北大录取,因为清华喜欢《邪不压正》

02 廖凡男女通杀 彭于晏脱光不敌影帝

在《邪不压正》的预告片里,最给人打鸡血的无非这两人。

肌肉爆炸的彭于晏

我没被北大录取,因为清华喜欢《邪不压正》

风情万种的许晴

我没被北大录取,因为清华喜欢《邪不压正》

然而,测评结果也是万万没想到啊。

我没被北大录取,因为清华喜欢《邪不压正》

我没被北大录取,因为清华喜欢《邪不压正》

测评数据中,不但许晴饰演的唐小姐位居末席,就连为艺术献身的彭于晏也没拿到什么好成绩。

尤其是文科生,喜欢彭于晏的人数竟然不到五分之一,得到数据的时候我们简直惊呆了!

看来,任你彭于晏如何裸奔,胴体如何迷人,还是不敌我们影帝廖凡的演技魅力啊。

我没被北大录取,因为清华喜欢《邪不压正》

也许是文科生更注重演员对角色的塑造,将朱潜龙的“邪”演绎得淋漓尽致的廖凡获得了他们的一致好评。

虽然彭于晏的表演不可谓不好,但在“师兄”面前果然还是嫩了点儿啊。

而在女演员中,周韵比许晴更受欢迎。不得不说,姜文真是爱妻狂魔,把媳妇儿拍得太好看了。

我没被北大录取,因为清华喜欢《邪不压正》

03 剧情差强人意 姜文还是金字招牌

前有《让子弹飞》的辉煌,后有《一步之遥》的争议,姜文电影的剧情总是让人捉摸不透。

本次测评中,我们发现文理科测评员们对《邪不压正》满意的部分虽各有侧重,但大体相同。

我没被北大录取,因为清华喜欢《邪不压正》

我没被北大录取,因为清华喜欢《邪不压正》

可以看出,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大家都是冲着姜文去的,也都在这部电影里看到了姜文的表达。

这也是影评人最津津乐道的那句“很姜文”。

我没被北大录取,因为清华喜欢《邪不压正》

但除了导演表达之外,《邪不压正》的剧情显然没有让大家感到满意,演员和视效的满意度所占的比重也都明显高于剧情。

相比《让子弹飞》的行云流水,和《一步之遥》的晦涩表达,《邪不压正》相对中庸,同时也陷入了“两不靠”的尴尬境地。

04 理工男惜字如金 文艺青年滔滔不绝

为了知晓测评员的更多想法,我们设置了两道开放题,让测评员自由发挥。

①《邪不压正》里你印象最深刻的段落是什么?

根据这个问题,我们发现,答案并没有如我们一开始预期地分成几个大板块,而是分散成了非常多的点。

首先,我们来看看一些理科生是怎么说的。

刘同学:盖章。

肖同学:拔牙。

郭同学:巧红夜里骑自行车那段。

张同学:廖凡和彭于晏终决。

李同学:开场去杀师傅的段落。

可以看出,理科生们都非常惜字如金。而在文科生这边,又是另一种画风了。

我没被北大录取,因为清华喜欢《邪不压正》

邢同学:彭于晏问周韵爱不爱他,周韵说射他的子弹是假的,彭于晏哭了

刘同学:蓝清锋和朱潜龙第一次吃饺子的情景,短台词有种抽帧的感觉。

宋同学:北平的天际线,亨德勒与李天然开车驶过北平道路的场景,李天然的打戏。

高同学:我知道很多人会选“彭于晏屋顶裸奔”,但说实话,这段有意思,但没意义。最让我感动的是老蓝和李天然救了张将军后,张将军对着他们敬礼,那一刻泪目了。是啊,有多少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倒在了抗日的战场上,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值得我们后人铭记!

也许是文科生善于表达,他们会将自己的真实观感阐述得更加具体。

我没被北大录取,因为清华喜欢《邪不压正》

接下来继续看第二个问题。

②《邪不压正》中,你最不满意的地方是什么?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理科生是怎么说的。

刘同学:连贯性。

岩同学:血腥场面过于血腥。

姚同学:彭于晏爱情突兀?

刘同学:故事节奏稍快。

我没被北大录取,因为清华喜欢《邪不压正》

再来看看文科生是什么看法。

宋同学:部分剧情繁乱与突兀。

张同学:彭于晏在电影里完全沦为姜文夫妇的棋子,没有自己的人物虹光。多一些摇摆与内心的挣扎就好嘞。

陈同学:飞檐走壁太多,小彭同学像只猴子。

高同学:生硬的搞笑,感觉姜文在剧本加了好多包袱,每一个都在使劲挠你,完全没有《鬼子来了》前半段,《让子弹飞》那种自然的幽默。热血不如子弹,浪漫不如太阳,一步,反思不如鬼子,这部电影大概会成为姜文最平凡的作品吧!

在这个问题上,答案虽然也同样分散,但通过收集比对,我们还是发现了一个共通的问题。

理科生中有20%的人提到“连贯性”和“看不懂”的问题,而文科生中有40%的人提到“连贯性”和“剧情节奏”的问题。

也就是说,文科生中认为《邪不压正》连贯性差的人数是理科生的一倍。

我们推测,文科生对文本的逻辑性和连贯性要求很高,如果剧情逻辑不清晰,会降低他们对电影的好感。

而在善于空间想象的理科生眼中,文本的逻辑并非最重要的因素,镜头、画面的连贯性及导演之所表达的逻辑性,在他们心中也会成为加分项。

我没被北大录取,因为清华喜欢《邪不压正》

当然啦,还有很多留言,篇幅有限,就不一一列举了。

看到这些数据,再对比心中的答案,是否跟你预期的一样呢?如果你还有别的疑问或想法,请在文章下方留言,一起来发掘电影的奥妙。

如果你也想成为电影测评的一员,请继续关注【中影指数】,我们会继续推出更多电影测评活动,为中国电影发声!

END

中影指数-电影艺术与科学测评中心,汇聚电影艺术家、学术导师、专家学者、资深演员、影评人、电影新媒体等业内知名人士与机构,以中立、专业的态度,为电影展开测评活动,为电影观众提供值得信赖的观影指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