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成拳 | 两位武术高人练武的真实体悟,深度好文!

 松竹同音 2018-07-22

王芗斋大成拳
我们专注养生体疗功夫

    

      一、论普遍的“上强下弱”。这是很多人都会有的问题,也是所说的下盘难练。不奇怪,人,尤其是成人后,习惯于由上盘主动,带着下盘行动,一切习惯于上盘先有反应。而我们练功,就是要把这个问题改过来,前辈常言“下气”,也有的说把气“沉到脚底下去”,有些人以为这不过是在强调桩劲,也对也不对。这要看你怎么理解“桩劲”的概念。桩劲不是死力量,不是马步一扎硬得不得了,它来源于你下盘自然生出的力量。


      所谓的“硬马”,其实还是用上盘带动(或说使用)出的力量,下盘还只是工具。而桩劲要的是下盘是有“生命”的,是“活”的,是主动出的力量。所以,想要桩劲,第一步先要激活(或说找到、感觉到)下盘。这就要“下气”。其实就是逐步的放松。但是,要知道,这还是一个由上而下的过程,也就是说还是上盘主动的过程,还不是最高。


      这只是中间手段而已,一旦找到下盘,感觉到下盘沉实,有分量了。那么,立刻转入下盘自主,自己出力,转入由下往上反力。也就是说气“沉到脚底下”还不够,还要再升上来才行。但经过此一锻炼,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虽然气又反上来了,但是,能看出此人身体沉实(说敦实也可),很明显根在脚上,看上去下盘比上盘有力,有种胯比肩活的感觉。但决不是笨重,要有随时能扑过来的感觉。这才有小成。网上三体式照很多,几人有此修为?我也不够,刚刚沉下去而已,想再反上来,还差修炼。但我知道修炼的方向、目标。又比他人幸运了。不敢自秘,大家分享。


      二、如何“沉”简单说,就是不使力。从上到下逐节放松。尤其是平时最顺、最熟的部位,更要放松。不把最有力的部位放松下来,其他部位感觉不到的。还要注意不要着意,一旦对某一部位着意了,有意识想它怎么样了,那里不自觉就使上力了。正确的作法是放松下来去体会某一部位现在是一种什么状态,有没有达到我想要的状态,没有就再放松。一切松中求。松好了,自然就“沉”了。现在有些人一味求“沉”劲,不去松,直接作“沉”,往往成了上盘对下盘的压,这样长了对身体有很大害处的。松不是软,松了才能找到需要缎练的地方,然后利用身体的松对那里形成一种利用自身体重的负重锻炼,然后身体出韧劲,和弹性力。这才是“刚”的正途!



      三、三体式的手形。三体式各派有各派的站法,其中手形的区别最大。有并指的,有虎爪的,有立掌的,有平掌的等等不一而足。各派皆说自己的好,大多对别派不以为然。我认为三体式的手形是否好,关键仍不离三体式修炼的根本心法和目的。三体式练法,首练全身通顺,手上亦该如此。正确的手部通顺应是大约以劳宫穴部位为圆心,五指向外放松态。所以,掌不能立挺,这样就成回窝了。只要明白了道理,无论何种掌形,立也好,俯也好,开也好,合也好,顺就是了。


      四、关窍在于“腕”中国武术,特点在于手形多变。而诸多手形中,各派推崇掌胜于拳。而即使用拳,其握法亦不同于国外的握法,而近似于儿童的“抓挠”式松握法。这些特色,根本在于,中国之法,在于用腕打击,而不是手打击。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可以这样比喻一下,中国拳法里的手臂使用法,是把手臂当成了一个铁锤,肩头到腕是铁杆,手是锤头。若要伤人,铁杆就可以了,要锤头干什么?是为了坠分量,增加杀伤力。所以手臂之用,只管铁杆就是。击中敌人时,只须注意自己的腕有没有顶上劲即可。若还注意手掌的感觉,等于自己卸了锤头,降了杀伤力了。


向明:

      “沉浮”的关键在尾巴骨,也就是尾椎。身体沉下去后,意尾椎下支一粗大弹簧,自然又把身体顶了上来,自然带动腿(主要是膝盖)开中有合,就“浮”了起来。要是看不太明白,去做个实验。坐在沙发上,象挑家具试弹性一样,先坐下去再站起,臀部要离沙发面但还有一些陷在里边,就是哪个感觉。体会不到可以反复起坐,既不坐实又不离开。不难不难,实在不难。


不爽:

      体会好说,作到自然很难。尤其是作到了还动得了,对身体的要求很高。这里有几个数据。1、脊椎骨有半尺的活动量;2、胯窝的大筋有一寸的开合量;3、双腿可柔如鞭,又可硬如铁。用时可从心口处踢出;大致如此,作到了才可说“不难”二字,因作到这些才谈得上实用,而不是体会。这些确确实实与“浮沉”相关的。


向明:

      这个半尺的活动量是怎么算?什么个测量方法,望告其祥。此三点不爽兄都达到了,还是身边有人达到,才以此作标准。如果理解不差的话,2、3两点不才可以做到,第1点要看回答后方知。我说的体会不是个求的方法,是对自身现有状态的描述,做实验的方法也是为初学者引路。就象有人对照拳谱练习,而有人是用自身对照拳谱一样。我就是用自身印证拳谱的,知道你所言不虚,才做了个回答。关于“沉浮”我有篇帖子在武塞论坛街斗(保命求生术)版中,名字是《搏击心态的“松紧”真言》,有兴趣可前去一观,相信以你的水平可看出我有无体会。不要一看“街斗”就认为是流氓打法及所谓的无限制,我研求的是现代社会中能保全自身或救人一命的应用。



不爽:

      能不能麻烦向兄把帖子转过来,我翻了10来页,还是没找到,机子很慢,打开武塞就更慢了。这些标准我没有作到,我的老师作到了。半尺活动量是,平行站立,双腿不动,身体躯干一动能比平常态长出半尺来就是了,不知说的清楚否。另外,腿从心口踢出指的是,用时身体不能有左歪右斜等,仍然正直,也不可前俯后仰。向兄能作到2、3,实在是高手了,很不容易啊。


向明:

      搏斗时的心态如何,是影响战局的关键。对敌若无胆向先,空自眼明手快,所以武术讲究一胆二力三功夫。胆由心生,必须研究对搏的心态,而这心态按层次是分松紧的。实战前血气上涌,呼吸急促吁吁直喘,脸红脖子粗的是“紧”。一般人都是紧,外象都是眼睛充血、胸腔鼓胀、拳头紧握,全身都是死硬僵直的,内家拳的规忌几乎全犯了。如此动起手来先给对手一个心理准备,又把劲全捆在身上了,即便获胜也散了架累塌了腰。我从此阶段走过,一场打斗下来基本1分钟就能结束,但好象跑了几千米那么累,浑身发软一点劲也没有。不管有多大的火都能气沉丹田,心更清眼更明呼吸如常的是“松”。


      “松”是高手才能具备的,靠平日的修炼和经验的积累。遇敌时喜怒不形于颜色,甚至伪装成弱者的假象,能真切感到一口气下沉至丹田,沉下去又有一股劲反上来,自然地催动眼睛微微向上一翻,身形会自然地向下松沉。松沉不是下坠,是象要起跑预备一样,为了获取大地的反作用力。兄弟们如果遇到是非,看到说着说着不说话了,身体又往下一塌的,就要千万小心了。这是我实战经验的真实体会,能“松”了,可以控制自己的攻击欲望,更清楚地看穿对手辨明形势,在必须出手时才能如决堤之水势无可挡,做到一击必杀!那时的心态虽如古井之无波,近于“平常心”,但毕竟包含有杀心,所以我称之为“八分进取心”。


      为什么是八分,因为凡事如果十分用心,往往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也。故要留下它二分,方可做到阴中含阳、阳中有阴,是为“残心”。凡事照此做去,才真的能事半功倍。


向明:

      “能真切感到一口气下沉至丹田,沉下去又有一股劲反上来,自然地催动眼睛微微向上一翻,身形会自然地向下松沉。”——都是我的本体感受。我的习武情况以前做过介绍,从学入手是内功筑基但不牢靠,甚至怀疑过传统武术只能健身不能打。后来练了一些流行的散打、拳击等等,既而投身于真打实搏,等积累了实战经验后再读拳经,居然发现凡是实战中运用得当的技术、理法,古人都已经揭示过了。我再翻回头来研练传统武术,知道了“大道唯一真理不二”的道理,古今中外遵守的规律是同一的。“眼睛微微向上翻”,我是先有的切身体会后,才看到拳经里有“微微上翻以泄阴火”说法的。


      另外有好多要领都是如此,如“气沉丹田”、“耳根提劲”等,也是先得了果再去寻的因。要知道我有一段时间是反对什么站桩、内功的,甚至有朋友说我没间架也不以为然,认为打得倒打得死人就行,后来才知道是舍本求末了。其实内功拳的锻炼及打法要领,和实战(街斗)的要求是一致的,完全可以互相印证,而且技击和养生本来就不矛盾啊。至于你看我说气沉丹田又反上来翻眼睛,是为了叙述明白,实际是一瞬间同步完成的,自然也会有下颌内收、含胸拔背等现象同时产生。给后来人讲清楚——学游泳得下水、学驾驶得上路、学武术得对脖。


      底下练一月不如上擂打一回,打十场比赛也不如打一场架,打再多的架也不如经历一次生死关。为什么非得打,因技术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自己身上,才能剔除不合理的内容。其实生死关头的技术并不比普通场合下的技术高多少,只不过是攻击对手更薄弱的部位、出手更狠毒、场合更复杂罢了。但你要是打不到人家的头,同样插不到人家的眼睛,所以差别的关键在于实搏心态,两强相遇勇者胜。就当给后来人一个标杆吧,能体会到我所说的感受,也就达到一定的境界了,虽不中亦不远。论坛的老朋友如易平和风云生,就会发现我现在所讲的和几年前大不相同。当时是一身杀气完全是一击求胜的内容,现在则大多是深挖规律探求本质,用以修炼提高的东西,也算是由外返内了吧。


不爽:

      向兄的帖子看了,的确是经验所得。不知向兄改练传统多久了,尊师是练什么的呢?如果不是传统的训练手段练的,恕我直言,很难锻炼到传统所需的地方,这倒不是说现代手段所练出的东西就没用了,只是传统的东西更好使,而且晚年也还有用而已。相对的,传统的出东西慢。上述3条,第一条是根本,就是身上的大龙,一切都是由那里出的。2、3条,是应用所必须的,是由不可能处出可能的东西。如果不是传统的训练手段练的,恕我直言,很难锻炼到传统所需的地方,这倒不是说现代手段所练出的东西就没用了,只是传统的东西更好使,而且晚年也还有用而已。相对的,传统的出东西慢。上述3条,第一条是根本,就是身上的大龙,一切都是由那里出的。2、3条,是应用所必须的,是由不可能处出可能的东西。


向明:

      这两天忙没时间上网,先感谢两位代我回答的兄弟。传统武术也分真与假、外与内,并不是传统的都好,是传统的真东西好使,那假东西还远不如拳击呢。在中国的拳击、空手道、跆拳道等,也不是原汁原味了,是有中国特色的。当然要看老师如何,就怕遇到那邯郸学步的,外国的没学好中国的不明白。“腿从心口踢出指的是,用时身体不能有左歪右斜等,仍然正直,也不可前俯后仰。”这点是自然的,出腿肩部没有起伏,也就是没有预兆动作。你说的是秘传的近战高腿法,不是用压腿劈叉的锻炼方法,没有相当功力的做不到,我以此打服过几个收“保护费”的。


      我随时可以保持站立姿势,把脚放到脖子后面去,做些类似瑜珈的动作,或以“燕子抄水”钻长板凳。至于肩部也可以双手反背相握,再把头从臂环中钻套而出,手臂不散。但这些我总觉得是小玩意,抻筋拔骨的筑基功夫,不算什么。脊柱如果让我加上拧旋动作,或许还抻得出些,要是直接往上拔,恐怕要再练些年。尊师能长出半尺,是站在量身高的标尺下,先量普通状态下高度,再上拔量拉长的高度,还是看上去如此?如果是第一种,那可真是羡慕你了,遇到好师傅了。另外要说,传统的出东西并不慢,找到窍门了长功夫很快的,并不比现代手段差,而且练出来后不容易退功。如果辅以好的对练对打实战手段,搏击功力也能得到迅速提升,我不信岳家军都是练了十年八年的。向明:又想起个事。不爽兄,令师是不是让你在打法或练法里多加“起落”了?或者你觉得自己应该多注重“起落”的问题了。起落如惊涛拍岸。


不爽:

      原来是这样啊。我明白了。向兄,如果你的脊椎的活动量还不够,而四肢已经有了这么大的活动量,那么,还真的只是一些抻筋拔骨的基本功哪。老师的脊椎不是拔,而是自己主动展开的量,脊椎是活的。那里是身体活动的根本。说过分点,是脊椎先动了,而后四肢才动。四肢只是武器,力量全是由脊椎发出的。传统的出东西慢,是制纯功而言,如果允许牺牲一些东西的话,的确不慢。我练起落,是自己感觉到了,可以,或说该出这些东西了。才练的。方法知道,只是以前根本练不了而已。起落在身上,是筋骨肉的东西,倒不在于式子的起落(当然,向兄自然明白这些,我是给一些初学者说)。骨肉分离后才会有起落。


向明:

      我的脊椎活动量是感觉还不够,但也有一定的量,只是不象尊师那么多和明显。我也知道脊柱不光是拔,主要是潜转内变的“活”,那是文字的局限。脊柱是条龙,我是有些体会的,“头为旗帜尾是舵”就是所做的总结,请认真思量。其中有首尾相争相合之法,说的虽是头尾其实就是脊柱,脊椎是螺旋拧伸。如果单从文字来看,光讲脊椎是不够的,我认为还有“丹田”的变化,最少也要体会到丹田的鼓荡和开合才行。


      至于为什么跟你说起落,是因为一看你写的东西,就知道你正处在求“起落”的阶段,这是由文知人。人们还普遍在谈论怎么从照片上看功夫大小呢,其实从所写所做都可以的。一点也不奇怪,就象你去过一个地方,别人给你拿个那里的照片或者向你描述,自然就可以辩识出来。没准哪个高手看咱俩在此论道,正偷偷地笑呢。练传统武术如果不到求“起落”的阶段,打个起落出来,就说明还没有入门啊。


      我也是感到起落后,才觉得入了门的,现在仍在这里打转呢。我当年没乘着童子功时苦练深究,转而去打架专求技击功夫,可说是条弯路但也不全是。因为在求技击中,我没忘记思考,并不是仅成为了个“打手”。从技击中我印证了很多拳学中的大道理,能让我触类旁通,也摸着了些关窍,即便没人指点,也不容易走错路。就是在修为的道路上,能有指路的航标,因为技击和练功的本质是同一的,分歧是人为造成的,很多技击的要领完全可以用来指导练功。但可惜的是我生活、工作没有规律,而不断重复正确的练功方法,是功力增进的保证,所以也多少有些无奈。也因此看到有天分及得法的人,总忍不住要说两句,希望没有打搅你的思路。还得唠叨一句“三分练来七分养”,此乃关键切记勿忘。写得真是很好,期待下篇。诚祝功力日进千里!


向明:

      下面引用由不爽发表的内容:起落在身上,是筋骨肉的东西,倒不在于式子的起落(当然,向兄自然明白这些,我是给一些初学者说)。骨肉分离后才会有起落。起落不是“式”的起落,是“势”的起落,骨动肉不随,玉树挂宝衣。(好象说得不太清,但不爽兄应该能明白。)中华武术有很多内容,是要工夫下到了,才有体会的,同一句话,在不同阶段是有不同理解的。我感到“起落”后,一直关注各媒体,但从没有人说,或者是保守,或者说了也不过是个抄老祖宗的,没有一点自己的体会。在这里看到兄台所讲,顿有棋逢对手惺惺相惜之感。我就再说说“骨肉分离”的体会。



      骨肉分离也分两种,一种是所说的“玉树挂宝衣”,肉松垂地悬挂在骨架上;另一种就是“气冲膜起”的感受,是别样的骨分肉离,就象在骨架和肉之间真有一层膜,而气充实其间,把肉给顶起和骨架分开,如穿铠甲般。


不爽:

      简单两句话,但向兄真是说到点子上了。看向兄的体会,就能明白向兄的进度了。向兄比我快一些,而且我有些进度过快,根基不太稳。不如向兄都是稳扎稳打来的,当不及向兄远矣。向兄想必已然以脊椎领起身体了。想要玉树挂宝衣,必然先要有棵“树”才行,而脊椎就是树干。四肢为树枝。向兄所言骨肉分离的两种,我以为是两个阶段。第一种是第一阶段,先能肉松垂了,才能很好的锻炼骨架和筋(其实主要是筋,至于对骨的锻炼,我以一个是硬度,另一个是神经反应的灵敏度。个人看法,不当之处请指教)。


      拳诀有云“长筋腾膜”。第一阶段是柔,有柔才有沉,有分量,才有杀伤力。第二阶段是刚,柔而无刚是攻而不克,不能至用。松练一定程度后,刚才有事打断了,续上。松练一定程度后,筋骨得到锻炼,自然筋膜腾起,形成刚架支撑。前面松出来的分量,有刚架的支撑才能杀劲敌人体内,不然只是伤表而不及里。而腾起的筋膜,确实如向兄所言,如铠甲一般,能给身体以保护,抗打由此而来。“观师默像”的确最好的学习啊,老师能作出来的,咱们也作到了,拳也就成了。前面所说的起落,还有丹田的运动。老师常提一句话“要打一气之起落”,气是上下运的,不是鼓起突出的。向兄以为如何。


向明:

      尊师说得对,确实是“一气之起落”,还要有一气之流行。气的上下运动,也不仅是直起直落,应为螺旋上升和螺旋下降。起如旋风,摧根拔基;落如旋涡,无物可逃。丹田劲是鼓荡是开合,但不是刻意为之的强求,自然而然。力之原点既不是脊柱,也不是脐下一寸三分处,而是“内丹田”(身体真正的中)。这是个人看法,也可能词不达意。现在以脊柱为力源的,自认为也多有偏颇处,因为他们把五节腰椎或骶骨为中心。


      看了我的“头为旗帜尾是舵”,不知你如何理解。我先讲一下,其实头指大椎尾指尾闾,也就是颈椎与尾椎,此为脊柱之两端。为什么选在两端,因前辈就是讲“身弓”,想弯弓就要拉两稍。而要这条“大龙”极尽变化,就更要放松中间着力两端,才有“潜转内变”之妙。把力放在中间,就是“折弓”了,虽效不佳。仅放在一端的就更不用说了,首尾不相应,蛇且不成焉望成龙。实而验之,做做拳法中回身势最好体会。两种“骨肉分离”,相对来说第一种较松、柔,第二种较紧、刚,是事物的阴阳两面、看似矛盾实则统一。如果功力深厚,应就是传统所说的“金刚太极尊”状态。


不爽:

      形意中的回身式,多类似八卦。对形意劲有体会后,更觉回身式八卦蓄劲、用劲之妙。拧身,或说身体螺旋的劲是最自然好使的。

何必争世事浮名,心内万般风雷动;你也知剑是无情,(下一句忘了.)


向明:

      如针孔穿线,又对上窍了,说得好。普通武术是拳来脚往,真传武术是以身打身。所以才要求起落,讲敌我合一,把自己钻到敌人身体里。


      下面引用由钻裹践发表的内容:我想问你一下,你打人的时候,自己是什么感觉?


向明:

      感觉是如井中映月,如镜中鉴人,将敌人“观照”住,随势而发。心态是“八分进取心”,也就是把杀心留下二分,但并非“平常心”(谁在那时也平常不下来)。因为凡事如果不用心则事不就,但十分用心,往往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



      下面引用由◎日月◎发表的内容:不爽向明2位武友你们好,你们聊得很有深度,你们能说说起落和蓄发、松紧的关系吗?是起蓄紧、落松发吗?再在此贴中最后答一问,回应武友◎日月◎。


向明:

      起落和束展(缩长)应是相连不可分的,一般情况下落与束连,起与展连,它们和蓄发、松紧都是对相似状态的形容,并不应该单纯地认为起蓄紧、落松发。起落束展可以是外形,也可以是内意,有形体上的起落束展,也有精神上的起落束展。我并非职业武术家,也不是什么术语名词的专家,只能告诉你我的体会。


      起落束展就如同人的手攥拳松开一样,请重复做以下动作:把五指叉开成掌,再迅速握紧成拳,如此连续几次,叉开要带劲,握拳要攥得劳!起落束展不过是用身体来做以上动作。关于实战应用,前边我已经讲过,但没有明提,就是“穿针引线”!为了纪念与不爽的这段莫逆神交,我学学李仲轩老先生,把此在刀从中的体会公之与众,若后来者能据此悟道,则不负我苦心。应战时要形神敛住不可外露,周身团簇如手之攥拳,观照敌身敌意但勿分敌我。在意识里要有敌我本一之念,仿若敌人是我照镜之影并非实体,而击敌不过是把被分开的形体再合而为一。


      要注意提示的是,周身团簇是外形,也可只在内意中团簇。外观上就是一个能看出明显的起落束展来,一个看不出来。所以说是势之起落,而非式之起落。发现敌人的弱点出击,状态就象把线穿过针孔。己身收缩如一线,对方的弱点虚门就是针孔,把自己整体从其虚窍“钻”到敌人的身体里,就是穿针引线了。这个“虚窍”是不固定的,视敌人的情况而定,但肯定是他最薄弱处和最不容易变化处,是随势而发的。打之前并非有意,打之后自己也不明白怎么打的。循着这个方法实践下去,就是真传的点穴了。街斗和战场讲究一击必杀,要舍死忘生孤注一掷,才会产生这样的技术,与擂台赛场不同。


不爽:

      关于起落束展的问题,其实不是什么问题。我总觉得不应该是身体上的什么,而是劲力上的。根本是在发力或运动的过程中自然带出的身体上的起落变化和束展感觉。而如果倒过来,由作出这些变化和感觉去求发力,那是本末倒置,是作劲,劲力是发不对的。就好象蓄力一般,只要你能发出力来,那么你的身体肯定处在蓄力的状态,没必要再蓄什么了,多余。向兄以为如何?


向明:

      不爽说得太直白了,你这有老师的要挨骂的,呵呵。


不爽:

      呵呵,我得的容易,说的就容易,而且我不太把这当回事的。又不影响我的吃饭问题。呵呵。


不爽:

      话说回来,向兄对关节出力,或说关节处的锻炼有什么看法?



向明:

      哈,现在真怀疑你是不是我肚子里的蛔虫。以你的年纪能有如此认识,真是让人惊讶。把外象的筋骨皮归根到关节,是我27岁以后才做到的,两种“骨肉分离”,也是在25岁时才小有体验。估计你现在还到不了25岁,却总能与我合拍,不得不承认天才是有的。前一段想把这处窍要点给大家,种种原因未成,你就别卖关子了,直接说吧。过几天我找时间补充一下。先把关键点透:脱臼--合臼。


不爽:

      哈哈,向兄,你是不是也是我的蛔虫啊,我二十四了,差一点二十五岁.不过,我是老师教,向兄是自修,所以向兄才是天才!关于关节的问题,我的体会也不是很深,也是刚修到而已.我的体会是劲在关节走.首先,身体本来就是整的,运动时本就是整体而动,无所谓谁先谁后,谁带动谁的问题.皮肉放松,劲力才顺达.而劲力向放透有杀伤效果,关键在于能不能杀入.这就涉及支撑的问题.用哪里支撑住呢,其实简单的就是关节别打软,但关节的固定,不是锁死,我体会就是劲力在关节一过的感觉.应该实际是关节内的筋能运用自如吧,我还差一些.拳法应用变化的巧妙,全在关节的断连.我派有一理论“乾三连、坤六断”,全身整了以后,亦可由关节处自由断开。像一拳击出,遇阻,则肘断开用肘击,如敌退,肘一连又是拳打,等之类的变化,以及缠斗中的小手等等,都是这个的应用。有点乱,说到没说到的,请向兄补充吧。


向明:

      没别的说了,那彼此彼此吧,都是蛔虫!(连是虫子都这么不雅)关节的古人称“二七(亦有作二六)连环锁”,已经把真意道出来了。身体的锻炼就是关节处,人体的枢纽吗。真传拳法练的是大筋(韧带、肌腱),就是广告里总说的与众不同的筋骨训练法。这些大筋的韧性和强度,是肌肉的几倍几十倍,把肌肉相对放松了,就得用大筋的力来支撑,自然就得到强化了。而关节连接处的脱臼与合臼,调正一个最架的位置,也会产生足够的打击力与化解力,也会象连环锁一样劲力不断。



      我的脱合即你讲的断连,谈不上补充,照这个苦修下去就可脱骨发力,虽百千爆发而不觉疲累。不爽已经说得很透彻了,那些对敌时的变化也对,懂这些会很快理解摔交和柔术的技巧,你可以试着与懂这些的朋友多对练。在此提示大家,我与不爽论拳是帖子的标题,重点是我们之间的印证,所以会出现不少拳法术语,仅供参考不赞成初学者模仿。有认为不懂和高深是正常的,有认为肤浅的高手也自可发笑,有指教请发言。有拳法问题的朋友可开新帖,或在相应帖中提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