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家:“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好”这话毁了多少人?

 anyyss 2018-07-22

作者丨周梵 主播丨壹沙

编辑丨筱曼 配图丨来自电影 阳光小美女

心理学家:“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好”这话毁了多少人?

01

许多父母常常如打了鸡血一般极其热衷培养孩子坚持和毅力的品质,恨不得孩子小学毕业之前就能决定自己长大做什么,并从现在开始就一往无前心无旁骛地开始奋斗。

很多父母一看到孩子摸了下钢琴键,饶有兴致地用小手弹个几分钟,瞬间脑补孩子已经长大成为音乐家,在金色大厅表演钢琴演奏的画面。

想象力含蓄一点的家长,也会想到下次有亲戚来家里做客时,孩子在大家面前熟练弹奏钢琴,大家一片赞叹的幸福景象。

你赶紧安排孩子去试听了一节钢琴课,孩子上完很有兴趣主动说愿意学,家长更是欣喜若狂的应允。

感觉之前的想象就要成真了,自己在台下为孩子鼓掌感动的老泪纵横的那一刻基本指日可待了,于是忙不迭地交了价格不菲的学费。

他们不知道,他们实在是太天真了。

心理学家:“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好”这话毁了多少人?

最多三节课之后,孩子就开始没那么愿意去了,用手机平板冰淇淋哄着去的方法也不能一直用啊。

本来心已经渐渐凉下去,但如果老师再语重心长地嘱咐几句“孩子还是有天赋的,学的很快,就是在家练习太少,家长要多盯着练”,立马又重燃希望了。

孩子有天赋,可是盯,无论怎么个盯法,琴凳上像长有钉子一样,孩子每次坐上去不到十分钟就要跳下来。

软的硬的都用了,感觉自己都快变成凶神恶煞的老巫婆了,也没看孩子往音乐家的路子上靠近个1%。

于是安慰自己,没事儿,当不了音乐家也没关系,慢慢学,只要学下去以后高考加分,哦,不是,陶冶情操还是不错的。

但,很快就连这个小小的愿望都破灭了,孩子告诉你,他不想学了。

于是你对孩子说,“宝贝儿,我知道学琴很难也很苦,但任何事情要做好,一定要坚持,不能遇到一点点困难就放弃。”

可是孩子说,“我不喜欢弹钢琴。”

心理学家:“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好”这话毁了多少人?

不是吧,你现在说不喜欢,劳资给你交的那八千块学费时你咋不说?当然,这话不能说出来,只能留在心里嘀咕。

你用仅剩的一点耐心,尽可能平和的对孩子说,“但是当时是你自己决定要学的呀,我没有逼你啊!”

但是我现在不喜欢了。”孩子轻飘飘地说出这句话。

“你……#%@!”

亲生的亲生的……你告诉自己,让自己稳住,控制住想抽他的冲动。

XXX(一般这时候都不叫宝贝了,叫全名),我不是心疼钱(其实也心疼),而是你要明白,既然你自己选了,你就要为你的选择负责到底,不能半途而废!

在接下来的各种软硬兼施多轮斗智斗勇过程,也许孩子还是能去坚持上钢琴课,但是彼此已经疲惫不堪了。

心理学家:“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好”这话毁了多少人?

02

这样的故事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应该都很熟悉了,可能是学画画,学外语,学跳舞等的区别。

家长看到孩子在做一件事萌生退意时都如临大敌,那句被历届父母说烂了的“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极其高频的出现在很多家庭中。

几乎所有的中国父母都觉得孩子如果改变之前的选择是极其失败糟糕的事情。

他们通常会用一个带有极强情感倾向的词形容这种情况——放弃

最让父母恐惧的还不是孩子放弃,而是他们相信孩子一旦放弃了就会永远放弃

无数的砖家老师都会提醒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养成好习惯。

家长们也给孩子建立个好习惯,例如早睡早起、在外面会叫人打招呼有礼貌,坚持练习…是无比重要的事情。

习惯其实就是重复性行为,很多父母总会一厢情愿的认为,只要给孩子养成了一个好习惯,这个习惯就会伴随他一生。

好像行为重复了一段时间形成习惯就会永远重复下去,然而事实的真相并不是这样,习惯其实并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

心理学家:“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好”这话毁了多少人?

习惯完全是会被改变的,一个人十岁时的行为习惯,很可能长大之后就消失了。

一个习惯可能五年前或两年前你没有,但你现在却有了。旧的习惯会消失,新的习惯也会产生。

性格很难改变,但习惯却不是。习惯不等同于性格,但养成习惯时孩子所体验到的情绪,和对世界及对自我的认知则会变成性格

很多时候出现的情况是,父母执着地培养孩子的习惯A,但却因为培养的手段最后让孩子形成了一个反A的性格。

比如一个父母一定要培养一个“勇于坚持”的孩子,于是可能会用各种手段施压逼迫孩子坚持,就会让孩子一直体验到压迫和恐惧。

如果这个孩子数次反抗都没有成功,可能会形成一个“我做什么都没用”的自我认知。

对靠自己能改变环境或现状变得毫无信心,成年之后逐渐形成一种自我怀疑的性格,反倒遇到困难更容易退缩或放弃。

持之以恒当然是一种能力和资源,但能够改变主意也是一种能力和资源。

持之以恒的重要性被过分强调之后,人要么因为缺乏弹性而变得僵硬固执,要么因为患得患失变得胆小纠结。

心理学家:“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好”这话毁了多少人?

03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孩子听信了父母的教导,认同了“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好”,会带来怎样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呢?

这个人会在任何选择开始做一件事之前就无比关注这件事的结果,而且会因为必须要确保这件事一定要做成才能开始。

他会试图规避所有可能的风险,他会不断的比对,分析,问询,准备,犹豫,纠结。

把所有身边的人都问了个遍,也无法做出决定,他会变成一个做决定非常困难极其纠结的人。

心理学家:“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好”这话毁了多少人?

王阳明在创建心学之前尝试了很多流派,最初他学的是朱熹理学。

为了证悟格物致知,就有了那个著名的格竹子的故事,结尾也如大家所知,格了七天七夜,啥也没格出来,还生了一场大病。

病愈之后的王阳明意识到理学不适合自己,果断放弃研习理学去学别的,后面还跟着一个道士学了阵子奇门遁甲,后来也放弃了。

尝试了很多,最后才在33岁那年在龙场悟道,并创建出他举世瞩目的心学。

试想一下,如果王阳明也认同现在很多父母教导孩子的这个信念,那么他就会死磕理学,绝不轻言放弃。

既然选择学了就要学好,竹子七天格不出来就格他七七四十九天,如果王阳明真这样“勇于坚持”,那恐怕就没有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一代大家了。

坚持很重要,但在发现自己真的不合适时能停止或及时转向的力量一样很重要。

如果没有后者的力量,就会留在一段腐烂的婚姻里,或者完全不适合自己的工作或专业里死磕,带着股悲壮和无奈苦苦坚持着,然而这种痛苦却完全没有意义。

心理学家:“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好”这话毁了多少人?

04

在另一方面,除了无意义的坚持之外,这个信念还会带来另一个行为模式——纠结。

因为如果认同一件事一旦开始就必须要做好,这个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如果不确定能不能做好,所有的调整、转型、停止…都会视同为这件事的失败,甚至是这个人的失败。

这个锅太大,没有人能轻松背起。所以很多人为了尽可能避免这种“失败”的可能性,最安全的做法就是不做选择。

这很可怕。

没有做选择的力量,就等于没有自由的力量。

命运就是一连串的选择构建的,无论你做不做选择,选择都会发生。

没有力量做决定就意味着你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除自己以外的其他因素,也就是说,除了你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其他人或事都能决定。

心理学家:“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好”这话毁了多少人?

妄图想依据一个标准答案一招通杀是不可能的。

知道哪些时候该坚持,哪些时候该停止的能力,绝对需要智慧和力量的支持,而这种判断力是需要通过不断刻意练习而来的。

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多做选择,并对每次的选择前和选择后过程中的自己保有高度的觉知。

在精准敏锐的判断力被训练出来之前,一定会经历一个阶段,就是在过去智慧和洞见不足时做出的选择而有某种意义上的损失。

可能是金钱、客户、团队上的损失,也可能是时间上或者某些机会上的损失。

但本质上真正的损失并不存在,因为任何所谓的“损失”其实都携带了比其损失的票面价值更大的资源和机会。

那些关于你自己和你对这个世界的狭隘认知的线索都藏在这些“损失”里。

一旦你真的转换掉那些有毒的自我认同和信念系统,新的你可以轻松创造出更大的成果。

心理学家:“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好”这话毁了多少人?

在另一方面,你对损失的态度也就是对那些沉没资本的态度,其实呈现出你对你自己的态度。

你把那些可量化的损失看的更重要,还是把你自己看的更重要呢。

为了自我的成长,你觉得你自己值不值得付出那些代价呢?你对于自己的未来即潜在可能性有信心吗?

当这个信心足够大的时候,是可以完全覆盖掉对过去损失的懊恼,所以你会发现对自己黑历史的耿耿于怀本质上是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信心。

当你身心一致地豁然接受为自己的成长付出一些代价时,自然也会欣然陪伴孩子一起为他们的成长付出些小小的代价,因为你知道这就是成长的一部分。

有这种承载损失的力量依托,才可能不急不缓重构新的自己,或者养育出平衡的下一代。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