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承星/文 读曾国藩为人处世,突然想到我们的教学,觉得有许多共同点。 曾国藩是清朝农家子弟出身的一介文人,进入仕途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被封为一等毅勇侯。然而,他是怎样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呢? 毛泽东说:“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公。” 曾国藩处世,九个字。即:事不拖,话不多,人不作。意思是世上无难事,只要勤奋,没有做不好的事。在军中,他经常以身示教,无论什么天气、什么环境,闻鸡起舞,领兵督训。他要求士兵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说话主张留有余地,进退有余,群聚守口,独居守心,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立身不妄语为本。以廉律己,以勤治事,以公处人,事事拿捏有度。 由此想到我们的教学,又何尝不是这九个字。领导要求教师做到的,首先必须自己做到。同样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也必须自己首先做到。比如:领导要求老师每天按时到校,而自己每天连个人影都不见,能把学校工作做好吗?还有什么理由去对他人指手画脚呢?老师要求学生尊敬长辈,首先要成为社会上的楷模。只有这样,无论领导和老师,才能带好自己的团队,形成一种凝集力。 现在,有的老师课堂里讲话,也是不假思索,信口开河。比如:一堂课讲到哪算到哪,根本不讲究布局,信马由缰。平常知道要做到精讲多练,可是站在讲台上,就是一堂言,满堂灌,像教授一样旁征博引越扯越远,这样的教学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有何作用? 工作中,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拿学生出气,职称上不去意见翻天。这样的态度,怎能成为学生的表率?部分领导为了感情投资,竟然以各种理由用公款大吃大喝,从不心痛。这种行为,在教师面前怎能有号召力? 因此,读曾国藩为人处世哲学,能触及人的灵魂深处,使人真正懂得半酣半醉,半开半放的最高境界和处世真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