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郎中学医记】我的大学中医故事61

 AB向往神鹰 2018-07-22

79、鼻不闻香臭

今天吴老师讲《黄帝内经》里头的五脏别论。

里面有句话叫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大家就不太理解,按道理应该是肺开窍于鼻,肺病鼻不利啊?

吴老师说,很多鼻息不利,单从肺治效果不好,要考虑到心脏。

为什么呢?

心主血,肺主气。

鼻子气血充足,呼吸通畅,而自然界的清气,也通过鼻子最先藏于上焦心肺。

所以《黄帝内经》讲,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

这句话不单把鼻病治心肺的道理讲出来,还把养颜美容的大问题讲到了。

然后吴老师又用他理论必须结合临床的教学思路,给我们讲他以前治过的一个案例。

有个妇人,脸上长斑,老觉得短气乏力,稍微受点风就鼻塞,这妇人她是一个餐馆里头炒菜的厨师,厨师对嗅觉味觉要求很高。

可她除了鼻子呼吸不畅外,更可怕的是,鼻子开始闻不出香臭,她先到内科去找内科医生,医生建议她说,到五官科去看看。

五官科的医生对她鼻子做了最详细的检查,发现没有特殊病变,居然不知如何下药,因为现在很多的仪器检查,只能针对病已经铸成,很多是要到有器质性病变才能检查出来,如果属于一般功能失调,你自己感到再不舒服,她也无计可施。

甚至她会认为你这是心理作用,或者以神经官能症,或内分泌失调等原因下个结论,但是却治无对药。

这妇人想到,我明明这么不舒服,还不能迅速用药调理,这样下去,我那厨房里的工作怎么做下去。

于是她就来找中医治疗,宋老师说,我第一次见到她时,也是很奇怪,看她满脸都是暗斑,你们想到什么呢?

班长王展飞说,心其华在面。

刘燕燕说,肺主皮毛。

吴老师说,你们中医基础理论学得都可以,能够由表知里,司外揣内。

这病人最关注的是她的鼻子,对于她脸上的斑,她都没所谓,因为治了好几年没治好,也不寄希望能够用药调理好。

而我一旦摸她的双手寸脉时,发现左右手的寸脉都偏沉,力量不强,这是什么道理?

中医认为左手寸脉管心,右手寸脉管肺,也就是说她肺活量不够,心气不足,所以上焦呼吸道变瘪,通气不畅,敏感度失常。

于是我就断她心肺之间不舒服。

病人并没有来治心肺,但她很惊讶地说,医生,你怎么知道呢?我就是经常还胸闷,时轻时重,最严重的时候,每天要胸痛好几次,搞得心烦气躁,吃不好睡不好。

吴老师笑笑说,这时大家是不是找到背后的原因了?

有的时候病人来想治的病,关注的疾病,可能是疾病的表象,而她不太看重的,埋藏在深处的,往往是疾病的正因。

所以我就想到《黄帝内经》讲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

这时就要给她强心补肺,增强血流量,阔大肺活量。

于是我很自然给她开了桂枝汤强心,配合玉屏风散补脾肺,重用黄芪60克,一下子开了七剂。

七剂吃完,她按时来复诊,笑笑说,大夫,你的中药是我吃中药吃到现在效果最好的。我吃了第一剂就感到鼻子呼吸顺畅了,吃到第五剂,鼻子敏感了,以前有些味道分辨不出来的,发现都可以分辨出来。

当我吃到第七剂,胸不闷,脸上的斑变淡了,我想再来看看,看一下我这个身体还适不适合再喝下去?

吴老师又摸她脉象,发现双手脉象明显有力,效不更方,又给病人抓了七剂药,这七剂一吃完,鼻息不利的症状彻底消失。

心胸中闷胀堵塞疼痛之感,很少再出现了,脸上的斑出奇地退掉了。

吴老师说,我没有特别去帮她用药美容养颜,只是运用脏腑相关的思想 ,使用《黄帝内经》的理论,令她五脏调和,气血对流,管道通畅,不单她想治的鼻不通气,不闻香臭好了,连平时的胸闷,还有长期困扰她的脸上暗斑也随之而消。

所以大家要看到中医是整体观,整体调理,你们看为什么很多病人去找老大夫开方,调治身体,他会说,大夫,你给我调整调整。

这调整调的是什么?调的就是整体啊!

整体舒和,疾病消失,这也是我们治病过程之中,经常给病人对症用药后收到不少意外惊喜的效果。

很多人认为中医糊糊涂涂治好了病,其实不然,你如果知道中医的整体观,你就能清清楚楚地知道病人他的病是怎么好的。

大家听了后都纷纷鼓掌,确实中医不能做个糊涂医。

80、学习之道

秋高气爽,《黄帝内经》讲,秋季养生,应该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

如果违反了这养生之道,会怎样呢?

《黄帝内经》讲,当你秋天该收时不收,逆之则伤肺,身体收藏的功能就会受损。

虽然还没有到考试,但大家都很积极努力地学习,有人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到大学后就放松了。

但我们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很多学生都很自觉,不单没有放松,反而暗中加把劲。

《弟子规》讲,宽为限,紧用功,功夫到,滞涩通。

为什么学医的本科需五年,要比其他经济管理,商业师范要多一年呢?

因为医学博大精深,还要临床实践,这时如果不加紧用功,你永远会被时间抛在后面。

据说上等的马见鞭影而动,根本不需要扬鞭打它,它自然就会奋蹄奔跑,所以有本叫《龙文鞭影》的古书,就是教小孩子的,龙文就是最上等的马。

我看我们宿舍还有班上很多学生都有上等马的潜质。

为什么?

因为他们学习是主动的,自发的,而不是被动的无奈的。如果你学一门技艺,能够把专业技术,当做业余爱好来做的话,你很容易在这门技术中闯出一番天地。

但是短暂的兴趣爱好,不足以凭,它只是引导你入门而已。

长久的兴趣爱好,加上有振兴中医,为往圣续绝学的使命感,最终就可以让你成为时代大医。

每个老师都知道对学生的鼓励很重要,一个善于鼓励的老师,他专业水平不需要太高,却能够很快把学生抬高。

就像世界游水冠军的教练,他未必很会游泳,但是他却可以教出真正的弄潮儿。

我看向明桌上又贴了一张座右铭,学习如撑水上舟,不到滩头莫放手。

原来这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

阿发桌上也贴着一张座右铭,为学日增,如春日之苗,时常灌溉,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强仔那边桌上也不甘示弱,苟有恒,不必三更灯火五更鸡;最无益,莫过一日曝之十日寒。

所以强仔总是最早休息睡觉的,他时常安慰自己说,早睡早起身体好,学习有劲无烦恼。

这段日子向明经常熬夜读书,不知不觉,脸上青春痘星星点点,眼睛也偏红。

我好几次提醒向明说,向明要注意身体啊!不可操之过急,学习是个漫长的过程,像跑马拉松,不要看到别人跑得快,就乱了自己的步脚,只有保持自己的节奏,才能跑得最好。

可是向明并没有听进去,他觉得自己跟其他学生比,还有些差距,甚至自己每天进步跟定的期望值还有一些距离。

所以他就通过焚膏继晷,挑灯夜战来加强学业的进步。

当然这种精进的精神是值得很多庸懒之人学习的,可过度精进,却会把自己搞定身心疲惫。

就像很多所谓的强人牛人,暗地里他是很疲劳很虚的,因为我跟我爷爷就抄方时,爷爷看很多商业老板经理级的人物,还有企业老总,他们都是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们创出的社会价值社会条件,可以让很多人有饭吃,有事干,但是他们的脉象却很累很疲劳,就像车子老了爬坡有些爬不动。

这就是过度精进,最后导致后半辈子没法跑下去的原因,他们经常会感叹心有余力不足。

甚至有很多商业精英,媒体红人,网上却频频传来他们得癌症,或者过早心肌梗赛猝死的消息。

所以学医甚至其他各方面的学习,都要注意保存精力,养精蓄锐,不能一下子全部耗散出去,就像练武冲拳一样。

在军训时,教官跟我们说,每一拳不能够完全把力量使尽,使尽后破绽就百出,后面的招式也跟不上,所以要留个有余不尽,做个绵绵不绝,才是真正的拳术之道。

而心脏也是一样,你看它要把血收回来,才泵出去,如果你老想着泵出去,不能很好地收回来,这样心脏就很容易出问题,这就是为何桂枝汤中桂枝把心脏阳气泵出去的时候,需要芍药酸收,把阴血敛回来。

明白这个阴阳之道,你一手桂枝汤,加减化裁,就可以做到内证得之,化气和阴阳,外证得之解肌合营卫的效果。

刚开始学医时,我不知道为什么某某老先生善用桂枝汤变化,调理各种疑难证,而某某老中医又善用小柴胡汤加减变化,治一辈子病效果不错,后来我才知道,他们用的不是死法套方,而是在用阴阳张弛,动静松紧之道。

说白了,就是太紧了放松点,太松了调紧点,太凉了加热点,这样喝水就不容易拉肚子,太热了用凉水泡凉点,或者用风扇吹吹,这样就不会烫着嘴。

世界上的道理都是相通的,学习跟练拳,心脏的生理搏动,还有中医的用药之道一样,都讲究这个张弛有度,松紧有节。这个度把握不好,会影响到做事的效率,也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81、知柏地黄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