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脉法:源起

 云端观澜 2018-07-22

中医诊断依靠的是“望闻问切”,我们经常说“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这四种诊断方法是有次第的。


望诊分三个层次,看形、看色、看神,看神最难。望诊学好了,一望而知病情,那真是神妙无方,然而望诊也是最难学的。闻诊,闻是听的意思,以“宫商角徵羽”五音为基础再细分为二十五音,看病人发声的语调在何区间,以判断体质,知晓脏腑病情。问诊,就是与病人一问一答,以了解症状、病因、发病过程,问诊看似简单,其实大有门道。问诊功夫好,三言两语就能抓住疾病的关键,找出病因,不会问的人,问答半个多小时,仍是不得要领,心中茫然。所以说“问而知之谓之工”,工是专业的意思,问诊的水平可以看出医生是否专业。


最后是切,切就是诊脉,脉诊放在最后一步,有一种确认的意思。之前的望、闻、问都没有直接接触病人,这样病人的身体状态就没有受到干扰,尽可能如实地反映出来。然而还不放心,医生还要以手去接触病人,确认脏腑气血的情况,最终确认自己的判断。脉诊与前三者相互参照比较,最终得出病因病机,于是诊断完成。


没有接触中医的人,首先觉得中医诊脉非常神奇,不可思议,实际上在中医人看来,脉诊是基本功,有了这个功夫去做诊断,只是“切而知之谓之巧”,技术到位,巧妙而已。只要去了解诊脉的原理,方法,就会明白,这是一套相当科学有效的诊断技巧,并不神奇,并非不可思议。


将手指搭在病人的寸口部位,感受脉搏以诊断病情,这一方法似乎起源很早。手腕处“寸口”之名的由来,一般认为是手掌到桡骨茎突有一寸的距离,因此叫寸口。我对这个说法表示怀疑。


问题就在“寸”这个造字,起初是什么意思。作为长度单位,其义当不会很早。夏商两代渺而难考,西周的金文已出现“寸”字。


这个字的主体是手,那一个短横指向手腕。很明显,寸是个会意字,那一横所指的部位即为寸的本初含义。《说文解字》云:“寸,十分也。人手却一寸,动脉谓之寸口。”手掌内侧往下一寸,动脉搏动处谓之寸口。应当这样理解,寸字的本义是指中医诊脉的寸口,之后才衍生出长度单位的含义,一寸等于十分。今天我们认为中医寸口名称的来源是因为其在一寸的位置,显然是本末倒置了。


提到这个,主要是为了说明中医诊脉的起源相当古老,应当有三千年以上历史。


《周礼·天官·疾医》曰:“以五气、五声、五色眡其死生。两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九脏之动。”五气、五声、五色、九窍之变,是望闻问三诊之法,九脏之动,则是切脉之法。郑玄注云:“脏之动,谓脉至与不至。正脏五,又有胃、膀胱、大肠、小肠。脉之大候,要在阳明、寸口,能专是者,其唯秦和乎?”


《周礼》虽成书于战国时期,其述职官典章则多为西周遗制。医官诊脉“参之以九脏之动”,九脏之说亦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云:“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以应之也。”此句也出现于《素问·三部九候论》而稍有不同。后世医家多言“五脏六腑”或“六脏六腑”,九脏之说甚有渊源,可与《周礼》参照,再次证明《黄帝内经》确为先秦之书。


实际上《素问》出现“九脏”之说,是为了阐述一种古老的诊脉法——三部九候。《三部九候论》云:


帝曰:何谓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导之,乃以为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帝曰:中部之候奈何?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帝曰:上部以何候之?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神脏五,形脏四,合为九脏。


这是一种古老的“遍诊法”,医者需诊头面、手、脚三部之脉,每一部又分“天地人”三个位置,共有九候,如图:

具体含义如下表


以九个位置的动脉进行诊断,虽然细致,也难免繁琐。三部九候之法通行之余,医家也在寻求简化的诊脉法。


比较这九处动脉,手腕桡动脉的寸口是最为适用的。为什么呢?依据前面“寸”字起源,寸口部位是最早被人类认识并用以诊断的。据说古罗马以及阿拉伯帝国的医生也会使用桡动脉,当代西医即使完全不懂中医也会利用桡动脉以测心率。中医呢,又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更加用心于此,所以寸口诊断的内涵越来越丰富。


不难推测,上古医家最早以寸口诊脉,,“寸”字才被发明。之后不满足于寸口,于是身体上较为重要的动脉都试着去切循诊断,逐渐积累了一套有效的经验,于是三部九候之法产生,在《黄帝内经》和《周礼》的时代,此法依然通行。这是人类认识事物处理问题,由简到繁的必然过程。然而,纷繁到一定程度,又会进入一个由博而返约的过程。


《黄帝内经》中已经在对切脉方法进行精简。《素问·六节藏象论》、《灵枢·终始篇》、《灵枢·经脉篇》、《灵枢·禁服篇》、《灵枢·五色篇》中都记载了“人迎寸口”诊法。人迎为足阳明胃经之穴,位于喉结两侧,诊脉处乃是喉结两边的颈总动脉。通过人迎与寸口的比较可以诊断病情。以《灵枢·终始篇》记载为例: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

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名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


脉口即是寸口。人迎一盛,就是人迎的脉比寸口的脉大一倍。这种诊断方法具体怎么操作,似乎已经失传。至于寸口比人迎大两倍乃至四倍是否合理,等等,历代注家都有争论,我们不必深究。只需了解,人迎寸口诊脉法是古代医家删繁就简的一种尝试。这种尝试大约在战国后期就开始了,一直持续到汉代。


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言中批评俗医:“相对须臾,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揣摩其意,仲景提倡寸口与人迎、趺阳合参,使脉诊更加准确。趺阳脉位于足阳明胃经冲阳穴处,此处有足背动脉。《伤寒杂病论》中提到人迎脉极少,论述趺阳脉却达29处,对其相当重视。无论人迎还是趺阳,都属于足阳明胃经,两处都用以候胃气。中医诊脉极为重视胃气,两千年来皆是如此,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此一义留待后篇论述。


东汉的郑玄在注解《周礼·天官》中“疾医”条曰:“脉之大候,要在阳明寸口。”郑康成不愧是博学鸿儒,对医家之事也相当了解。这条注释可与《伤寒杂病论》序言合参。说明在东汉之时,诊脉主要是取寸口与阳明,此处之阳明自然是指人迎、趺阳,而诊趺阳脉当更多一些。


也是在东汉时期,出现了一部中医经典《难经》,《难经》在开篇“第一难”中就提出“独取寸口”诊法:


曰: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藏六府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


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寸口者,五藏六府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


《难经》的意思,十二经脉的气血虚实都能反映在寸口位置,出于简易有效的目的,诊脉应当独取寸口。病人来了,伸手即可,不必躺在床上如三部九候“遍诊”,也不必脱鞋子袜子诊“趺阳”。那么,《难经》的提倡是自出机杼呢?还是有所本呢?


其实对寸口的重视从《黄帝内经》以来都是一以贯之,《素问·五脏别论》载:


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

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


气口即是寸口。寸口有两个别称:脉口、气口,在本篇都提到了。寸口的位置不但关乎肺,亦关乎胃,因此能反映五脏六腑的虚实,这是“独取寸口”的理论渊源。


《难经》在东汉时默默无闻,到南北朝时开始产生影响,其力推的“独取寸口”诊脉法也被广大医家接受,成了之后一千多年中医脉诊的主流。从此寸口诊脉不断被丰富、精细,形成了一套系统而有效的诊断方法,成为中医从业者的一个标志。


至于寸口诊脉可以判断五脏六腑阴阳气血虚实的具体原理,我将在下一篇论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