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上211、985的人生会怎样?上了又怎样?

 阳春雪竹轩 2018-07-22

“ 如果老天善待你,给了你优越的生活,请不要收敛了自己的斗志;如果老天对你百般设障,请不要磨灭了对自己的信心和奋斗的勇气。”

这句话是对每一个正在寒窗苦读的高三学子而说,无论再苦再难他们都拼尽了全力只为上211、985高校。可究竟为什么要上211、985名校呢?那些没上名校的人又怎样了呢?

关于211、985高校,我们总有太多的话去说,往往会强调师资如何强大,科研如何厉害,就业如何占优。就好像人生一般,成功的人生总有太多的相似,而不幸的人生总是千差万别。

首先来看不上211、985的人差了什么?

>>>>

展开剩余89%

1、远离211、985等于远离好工作

每年毕业季,面对接踵而来的招聘,找工作热潮,应聘条件之一,211、985学生,这一标示无疑打击了一大片,让多少学子间的人生平台画上了一个分明的界限,而这个界限意味着好工作、意味着一份体面的职业,更意味着稳定富足的生活。

>>>>

2、考研之路更为漫长

在众多的招收研究生的学校中,好的专业、有名的导师,往往都深处于这些211、985中。所谓系出名门,参加过考研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本科的出身会更直接的影响到你的考研之路。

>>>>

3、社会认可度不高

“985工程”也称“世界一流大学”工程,在整个社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数量相对固定,院校的实力雄厚,被整个社会认可。而其它院校的社会认可度很低。

>>>>

4、国家支持度不高

在建立985工程院校之初的总体思路即集中资源,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发挥优势,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所以学校相对于来说,教学资源非常的丰富,比如学校能够提供许多的硬件设施,交流平台。但是不上985的人往往是看不到这些支持的。

>>>>

5、信息资源不丰富

“985 工程”建设项目的主要任务是以国家和行业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需求为导向,围绕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学科前沿,从而大力提高建设学科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的能力,打造一批世界一流学科群,所以,国家会将前沿性内 容交由大学来完成,学生动手和动脑的机会自然多。至于没上985的那些人通常这些资源也落不到他们的头上。

>>>>

6、学术氛围并不浓厚

当你的周围都是相对来说优秀的同学,你能够在周围的环境中受到影响而不自觉的努力奋斗学习,而且能够通过观察他们而学习许多思维以及一些学习方法, 同时你能够交到许多优秀的朋友。而你不上211、985,你就认识不了这一群优秀的同学。

>>>>

7、平台起点低

所谓的平台就是大学的起点和见识面了,比如大家所知道的,像(清华、北大、上 交、浙大)等学校招生夏令营的要求就是985或者211,因此这一点就相对来说限制了很多的同学不能保研去高校,另外, 国内许多高校招聘大学老师其中一条就是本科和研究生所在学校必须是985高校。

>>>>

8、没有敲门砖“金钥匙”

知名企业在招聘时会明文规定“考生须是985院校毕业”。个中缘由无非是,简历实在太多,企业需要花最短的时间和成本找到最有能力的人,虽然仅靠文凭评定有失偏颇,但如果按照能力来衡量,这个衡量成本花不起,企业也只能用一个出错概率较低的简单方式筛选。

>>>>

9大学自然环境略差

985院校的实力上面已经阐述很多了,自然环境是大学的最直观反应,一般来到大学后会发现一个好的大学相对于其他大学自然环境要好很多,另外学校的宿舍、食堂、运动场以及图书馆等都非常有历史特点,比普通院校确实好很多。

其次来看上了211、985的人在做什么?

小编统计了38位企业家的升学路,发现22个毕业于985高校,清华北大占比不小,4位来自211非985院校,只有8位来自普通大学(双非或大专),4位没上过大学。

这个数据告诉我们,虽然很多人说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名校创业者依旧是占了高比例。

我们来看,搜狐CEO张朝阳是出生在西安一个医生家庭,之后考入了清华大学物理系。后来被张朝阳发掘的搜狗CEO王小川也是张朝阳的清华校友。而王小川更为优秀,1996年,18岁的王小川参加第八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在56个国家和地区的222个选手中,以第二名的成绩获得金牌。他所在的四人团队分别以第2、4、并列18名的成绩,获得4枚金牌,这也是中国代表队自1989年开赛以来第一次实现全“金”突破。

接着来看,百度CEO李彦宏以山西阳泉市状元的身份,考上北大图书情报系。

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的高考路则相对坎坷,由于基础差,1978年高考英语只考了33分,一年后英语只有55分,离当地常熟师专的录取分还差5分。不服输的俞敏洪决定三战,终于把英语拉到95分,以总分387分也进入了北大。

此外,其他985、211院校也有不少耳熟能详的创业者。比如武汉大学的小米创始人雷军,西安交通大学的360创始人周鸿祎,电子科技大学的网易创始人丁磊,复旦大学的盛大网络CEO陈天桥,人民大学的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南开大学的今日头条张一鸣、浙江大学的巨人网络董事长史玉柱、上海交通大学的联想集团CEO杨元庆、中南大学的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和比亚迪总裁王传福等。

这些人,无一不是名校毕业。

而这就是差距,名校的人在创业,而不上211、985的人只会想着累死累活地埋头工作,平庸一生。

事实上,如果你不上211、985,首先你的人生起点就比别人晚了一步,而这一步甚至需要你用一辈子去追赶。并且普通学校的创业者淘汰率高,因为你看看这些身价不菲的人哪个不是从211、985名校毕业的。当然也有从草根创业成功的,只是这条路走得会更艰辛,人家付出的努力,你可能要付出几倍,甚至更高。所以,这才是我们拼尽全力要上名校的理由,因为不想过没有价值,最终平庸一生的生活。

或许不上211、985 的人生在你看来不会怎样,那是因为你在思想上就已经落后。

排版编辑:微信公众号《零点高三》

本文内容综合自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