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周钱里说旧事(三) | 一统定天下

 颐源书屋 2018-07-23

书接上文


北周的区域性货币发行,

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然而宇文家族的野心不仅于此,

他们把眼光放向了更广阔的疆域,

一支由区域性货币,

向全国货币的推广号角,

也因此吹响,

充斥着智谋、战争与政权的更迭。

01

(北周·五行大布)


建德六年(577)年,周武帝东伐灭北齐,北周完成了对黄河流域的统一。


据《隋书·食货志》载“齐平已后,山东之人犹杂用齐氏旧钱。”


原北齐疆域内依然使用北齐货币,这对完成北方统一的北周政权来说是不允许的,统一北方货币势在必行。此时五行大布钱作为原北周辖区区域货币的地位即将改变。


《周书·宣帝纪》载,在攻灭齐国的两年后,北周政府于大象元年(579)年“丁巳,初铸永通万国钱,以一当十,与五行大布并行”。


黄若琰的《北周后期为何货币不标明重量》与朱成实的博士论文《魏晋南北朝恶钱研究》中,曾提出北周的永通万国钱,都是在准备统一货币的背景下发行的此观点本文也予以赞同。


但是永通万国钱的发行是否达到了北周统一货币的目标,周隋之际北周钱的流通空间分布是否扩大到原北齐地域,本文将给以探讨。

02

(北周·永通万国)


北周于大象元年(579年)铸造永通万国钱,而大定二年(581年),北周静帝让位于杨坚,北周政权为隋政权取代。


考察关于永通万国的出土报告,西安姚村和干县北周铜钱中出土有永通万国,此两处都在统一北方之前北周的辖区内,而同时期原北齐版图内的墓葬和窖藏中并没有发现永通万国。


再考察隋代窖藏、墓葬的出土报告,至今发现存在钱币的隋代窖藏、墓葬有平阴洪范隋石函、新津十村隋墓、博兴崇德隋窖藏、毫县砖瓦窑场隋墓、洛阳涧西隋墓、西安白鹿原隋墓。


其中,平阴洪范隋石函是在寺庙遗址中发现的大隋皇帝舍利宝塔石函,石函分内外两重,在内函外函边板之间。周匝相叠排列隋五铢铜钱360余枚,径2.1-2.3厘米,厚0.05-0.1厘米,4个角上还各置北周永通万国1枚


新津十村隋墓有所纪年,是为开皇元年,其中1座墓出土北周五行大布1枚,径2.5厘米;


博兴崇德隋窖藏是在隋代寺院遗址——龙华寺中发现,出土隋五铢325枚,面有外郭,无内郭,背有内外郭。径2.3厘米,重2.3克。北周五行大布1枚,大小、重量与隋五铢基本相同;


毫县砖瓦窑场隋墓,墓主人为王斡,曾就任隋毫州总管府参军,墓葬下葬时间为开皇二十年(600年),出土北周五行大布3枚、五铢3枚;


洛阳涧西隋墓中发现中常平五铢2枚、永通万国1枚、隋五铢8枚,钱币均含于墓主人口中或握于手中;


西安白鹿原隋墓出土永通万国1枚,此墓已被盗,钱币发现于天窗底。

03

(隋·五铢)


由此可知,现今发现的出土五行大布与永通万国的隋墓多数位于原北齐领土之中,但这并不能说明周隋更替之际,北周钱已在原北齐领土内广泛流通。


此时的五行大布和永通万国多发现与寺庙、世族墓葬之中,因其文曰“永通万国”、“五行大布”,文语吉祥玄妙,用途也转向礼器,带有厌胜钱的性质。


据《隋书·食货志》载,“高祖旣受周禅,以天下钱货轻重不等,乃更铸新钱,背面肉好,皆有周郭,文曰五铢,而重如其文每钱一千重四斤二两。”


隋政权在北周灭亡的当年就开始铸造隋五铢,而后“(开皇)三年四月,诏四面诸关各付百钱为样,从关外来勘样相似然后得过,样不同者卽坏以为铜入官。”


自开皇三年(583年)起,隋政府开始大力禁断前朝货币与劣钱,据《隋书·食货志》载,直到开皇五年(585年)才“钱货始一,所在流布百姓便之”。


北周政府着力尝试发行的全国性货币在隋政府建立之后就不断遭到禁断,在民间也逐渐退出流通领域,从而成为了民间心目中的厌胜钱。


周隋之际,北周政府在攻灭北齐之后欲将区域性虚值货币推向全国,但货币统一战略随着北周政权的灭亡而胎死腹中


原北齐区域与原北周区域的货币流通仍保持了原有东西差异。直到同样出自于关陇集团的隋,发行的隋五铢取代了永通万国,才逐渐完成了统一货币的任务。

(隋·曲笔五铢)


千古兴亡事,都付笑谈中。

曾经的宏图,付之一炬,

只剩下旧时的钱币,

承载那年的秘密。

一段历史,回肠生情;

一品古泉,万般魅力。

北周系列到此结束,

感谢大家的关注!


参考文献:

黄若琰:《北周后期为何货币不标明重量》,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7年第2期。

朱实:《魏晋南北朝恶钱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6年。

邱玉鼎,杨书杰:《山东平阴发现大隋皇帝舍利宝塔石函》,考古1986年第4期。

邓伯清:《四川牧马山灌溉渠古墓清理简报》,考古1959年第8期。

李少南:《山东博兴县出土铜镜和货币》,考古1984年第11期。

毫县博物馆:《安徽毫县隋墓》,考古1977年第1期。

蒋若是:《1955年洛阳涧西区北朝及隋唐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9年第2期。

俞伟超:《西安白鹿原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6年第3期。


图片:毘陵漢少

排版:禾禹泉士


文末的广告页面是【品一藏泉】唯一的收入源

支持的粉丝们可以点击一下

品一会得到0.1元的广告分成

多点无效哦!



你说你喜欢雨,但是你在下雨的时候打伞

你说你喜欢太阳,但你在阳光明媚的时候躲在阴凉的地方

你说你喜欢风,但是在刮风的时候你却关上了窗户

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害怕你说你也喜欢钱币

因为你连“品一藏泉”都没有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