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这三个人,开元之治的名相差点成了遗臭万年的小人

 快乐老年435 2018-07-23

张说是唐玄宗年间的名相,文韬武略,锐意改革,是推动“开元之治”的重要人物。殊不知,早年间的张说还差一点成为遗臭万年的小人,过程惊心动魄。

事情还得从公元703年说起。那一年,是武则天的统治后期,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极为受宠,满朝文武无人敢得罪,宰相班子中只有一个魏元忠是硬骨头。

张昌宗担心一旦武则天驾鹤西去,魏元忠必定要杀了自己。于是,他先下手为强,举报魏元忠曾和高戬私下议论道:“太后老了,不如依仗太子,这才是长久之计。”

武则天大怒,当即下令逮捕魏元忠和高戬,让他们和张昌宗在朝堂对峙。为确保万无一失,张昌宗找到凤阁舍人张说,许以高官厚禄,让他佐证魏元忠确实说过这话。

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做官。眼下,张易之兄弟是武则天面前的大红人,只要帮助他们扳倒宰相魏元忠,自己这个凤阁舍人就能更进一步,位列宰相。权衡之下,张说同意了。

没有这三个人,开元之治的名相差点成了遗臭万年的小人

第二天,武则天召集太子李显、相王李旦以及诸位宰相,让魏元忠和张昌宗当面对质。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武则天一时竟无法决断。

张昌宗说道:“魏元忠说这话时,张说也在场,请求陛下询问张说。”武则天同意了,当即下令宣召张说。当时,满朝文武都在关注此事,聚集在朝堂之外等候结果。

张说正准备进入,凤阁舍人宋璟拉住他道:“名誉和道义对一个人来说最为重要,任何人都难以欺骗鬼神,切不可偏袒邪恶之徒陷害忠良方正之士,以获取自身的安全。

如果您因此获罪被流放,那么值得荣耀的地方就太多了。倘若有意外的灾祸,我将上殿力争,与您一起为忠义而死。努力去做吧,能否万古流芳,就在此一举了!”

殿中侍御史张廷珪只说了七个字:“朝闻道,夕死可矣!”左史刘知己则一脸严肃的说道:“不要让自己的行为玷污了青史,成为后代子孙的耻辱!”

没有这三个人,开元之治的名相差点成了遗臭万年的小人

进入朝堂后,武则天问张说是否听过魏元忠之言,张说沉默不语。魏元忠急了,对张说道:“你也要与张昌宗一起罗织罪名陷害我吗?”

张说大声斥责道:“你魏元忠身为宰相,为什么竟说出这种陋巷小人的话呢!”张昌宗一时摸不着头脑,连忙催促张说,让他赶快作证。

张说再次来个大反转:“陛下都看到了,张昌宗在陛下眼前,尚且如此威逼臣,何况是在朝外?臣现在当着诸位朝臣的面,不敢不说实话。臣实在没有听到过魏元忠说过这样的话,只是张昌宗威逼我,让我为他作伪证。”

张易之和张昌宗差点晕过去,指着张说大喊道:“张说和魏元忠共同谋反!”武则天追问详情,张易之和张昌宗说道:“张说曾经说魏元忠是当今的伊尹和周公。伊尹流放了太甲,周公做了周朝的摄政王,这不是谋反又是什么?”

张说反驳道:“张易之兄弟是孤陋寡闻的小人,只是听说过伊尹和周公的只言片语,又哪里懂得伊尹、周公的德行!那时魏元忠刚成为宰相,我作为郎官前去祝贺。

没有这三个人,开元之治的名相差点成了遗臭万年的小人

魏元忠对前来祝贺的官员说:‘无功受宠,不胜惭愧,不胜惶恐。’我确实对他说过:‘您承担伊尹、周公的职责,拿着三品的俸禄,有什么可惭愧的呢?’

伊尹和周公是作为臣子中最为忠诚的,从古到今一直受到人们的仰慕。陛下任用宰相,不让他们效法伊尹和周公,那要让他们效法谁呢?

况且我今天哪能不明白依附张昌宗能立刻获得宰相高位、靠近魏元忠马上被满门抄斩的道理呢?只是我害怕日后魏元忠的鬼魂向我索命,因而不敢诬陷他。”

武则天恼羞成怒:“张说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应该和魏元忠一起下狱治罪。”后来,武则天单独召见张说询问此事,张说还是坚持原来的说法。武则天大怒,又派宰相和河内王武懿宗一同审讯他,张说的说法仍然和最初一样。

霎时间,满朝文武都被张说的气节所感动,一场营救魏元忠和张说的行动成为朝野共识。最终,武则天也不敢过于维护张易之,将魏元忠贬为高要县尉,张说和高戬则被流放岭南。

不过,正如宋璟所言,张说虽然被流放了,却也获得了天下人的景仰和隐形政治资本。武则天一死,张说立即回到朝中,从此官运亨通,前后三次出任宰相,名满天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