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赖非:郑述祖与云峰刻石

 家有学子 2018-07-23

郑述祖一生历官多职,声誉满朝。在任光州刺史期间,于云峰、天柱、大基三山镌刻的五件作品,突出地表现了他的忠孝思想,丰富了云峰刻石的内涵。对郑述祖及其刻石的研究,宋代以来,尤其是清代学者们多有涉及,限于当时的条件,研究略显散乱,故而还有系统讨论的必要。

郑述祖与云峰刻石

赖  非

云峰刻石共四十八件,其中北齐时期所刻的五件,即天柱山《天柱山铭》《上碑诗刻》,云峰山《重登云峰山记》,大基山《云居馆山门题名》《石人题名》,都是时任光州刺史的郑述祖主持镌刻的。对郑述祖及其刻石的研究,宋代以来,尤其是清代学者们多有涉及,限于当时的条件,研究略显散乱,故而还有系统讨论的必要。

郑述祖官声

郑述祖是郑道昭的第三个儿子,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499)生于京师洛阳。时郑道昭四十四岁,官任正除中书侍郎,转通直散骑常侍,是其一生最为荣耀的时刻。郑述祖自释褐为官,经历了北魏、东魏、北齐三朝,最显耀的时期是在北齐,《北齐书》《北史》本传均有较详的记载,《重登云峰山记》《天柱山铭》《云居馆山门题名》中的叙官,也可进行相互参照。

《北齐书》载,郑述祖“释褐司空行参军,天保初,累迁太子少师”。司空行参军一职,或在北魏末,但最晚在东魏初,不详。太子少师一职,是为高殷的属吏。高殷,北齐“文宣帝之长子也,母曰李皇后。天保元年,立为皇太子,时年六岁”。太子殷于天保十年十月即帝位,来年改元乾明,至秋八月被废,史称废帝。太子少师是郑述祖在北齐的第一任官职。

云峰山远景

《北齐书》还载述祖任过仪同三司、兖州刺史、光州刺史,其他一概略之。

《北史书》载述祖“历位司徒左长史、尚书、侍中、太常卿、丞相右长史”,这些均是北魏末、东魏时期的任职。又载:“齐天保中,历太子少保、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兖州刺史……迁光州刺史。”“前后行瀛、殷、冀、沧、赵、定六州事。正除怀、兖、光三州刺史,又重行殷、怀、赵三州刺史。”“卒赠开府、中书监、北豫州刺史,谥曰平简公。”“行”,谓兼摄此职。“正”,谓正式任命。“行”类事常见,如《汉书·韩安国传》载:“丞相蚡薨,安国行丞相事。”《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及更始至洛阳,乃遣光武以破虏将军行大司马事。”明王鳌《震泽长语·官制》:“宋朝列衔,凡阶高官卑则称行。”郑述祖在何职中行瀛、殷、冀、沧、赵、定六州事,《传》未载,不得而知。郑述祖频繁的更改任职,说明了三个问题:一是北齐政权官僚机构失乱欠调;二是郑述祖官声尚佳;三是郑氏家族在北齐政坛已无足轻重了。

北齐左阙题字、重登云峰山记刻石 赖非供图

《重登云峰山记》《天柱山铭》《云居馆山门题名》中,都有郑述祖较详的历官内容。洪颐煊《平津读碑记》曰:“《重登云峰山记》亦云,历司徒长史,再履尚书,三为侍中,沧、瀛、冀、赵、怀、兖行正得此七州刺史列衔,《北齐书》多失载。七州,诸作十州,误。”洪氏见过原拓,却未见原石。审《重登云峰山记》《天柱山铭》《云居馆山门题名》原石,的确皆作“十”。乾明元年(560),郑述祖所刻《夫子之碑》云:“公乃□忠八帝,职历九州,再□□□(残灭)。”碑是郑述祖于兖州刺史任上所立,五年后,河清三年(564),郑述祖转任光州刺史,故言“十州”也。

郑述祖一生历官多职,声誉满朝,《北齐书》《北史》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无论是在兖州倡导的“伯夷之风”,还是在光州的“风教”之效,都是对郑述祖很高的颂扬。还有未贵时在乡下单马出行的故事,女婿赵郡王高叡的特别尊重,都显示了郑述祖风德高尚的人格。《传》载述祖临终时言:“吾今老矣,一生富贵足矣,以清白之名遗子孙,死无所恨。”正史能记此类言,鲜矣,足见史官对郑敬佩之至。

郑述祖生、卒年

《重登云峰山记》曰:“先君之临此州也,公与仲兄豫州敬祖、叔弟光州遵祖、季弟北豫州顺祖同至此镇,于时,公年十一……吾自幼游此,至今五十二年。”而《北齐书·郑述祖传》载:“初述祖父为光州,于城南小山起斋亭,刻石为记。述祖时年九岁。”《北史·郑述祖传》原文抄录了《北齐书》此事,又云述祖“天统元年卒,年八十一”。以上三处记载不一,令人生疑,引起金石诸家多有考释。王颂蔚《写礼庼读碑记》曰:“据碑,道昭至镇,述祖年十一,《传》云九岁,亦未的也。考《天柱山铭》,朝议以道昭镇光州为魏永平三年事,齐河清三年,上距永平三年凡五十三年。碑云我自幼游此,至今五十二年者,或道昭至镇在永平四年也。永平四年,述祖年十一,则生于景明二年矣。《北史》称述祖天统元年卒,年八十一岁。案:由景明三年至天统元年凡六十三年,然则《北史》记述祖卒年,误也。”又曰:“《北史》述祖天统元年卒,而此刻在元年五月,《云居馆石刻》在九月,皆述祖作,是述祖卒于九月后矣。”

白云堂峰

正史与刻石中的几组数字,有正也有误,其中郑道昭来光州上任的时间,是辨析正误的关键。《魏书》《北史》列传只言道昭“出为平东将军、光州刺史、转青州刺史,将军如故”,均未言在哪一年。《天柱山铭》云:“魏永平三年,朝议此州,俗关南楚,境号东秦;田单奋武之乡,丽其骋辩之地;民猷鄙薄,风物陵迟,畴咨俾乂,非公勿许。”原光州刺史王琼有受纳之响,被中尉王显弹劾免官。郑道昭接替王琼,赴掖城上任光州刺史、平东将军。《天柱山铭》的记载是准确的。王颂蔚《写礼庼读碑记》怀疑郑道昭来光州或“在永平四年也”,并进而推算郑述祖的生年与享年。王琼被弹劾的具体日期,《魏书·王慧龙、王琼传》未记。朝议光州事在永平三年,是因为王琼事发,不得不换人,怎么能拖到次年上任呢?另外,从郑道昭在永平四年(511)的刻石工程量计算,也完全能够证明,他来光州的时间应在上一年(即永平三年,510)。天柱山、云峰山是郑道昭最早活动的地方,《上碑》刻在永平四年(511),《下碑》《论经书诗》也是在永平四年(511)完成的。天柱山《东堪石室铭》《天柱之山题名》《上游下息题字》没有年款,从内容上看,毫无疑问也是同年同时期的作品。云峰山《观海童诗》“九仙题字”及山名命名题字,内容都是有关联的成组的作品,也是在永平四年(511)刻成的。在这一年中,郑道昭于两座山上共刻二十四件作品,两千八百六十六字,小者字径4厘米(《郑文公上碑》),大者字径15厘米(《论经书诗》),按当时刻石工具的工艺水平与技术水平计算,平均一人一天仅能刻四个字,两千八百六十六字需要将近七百一十七工日才能完成。不包括后勤保障人员,若每天有三人捉钻动凿,需要二百三十九天才能全部刻完。试想这样的工程量,足以让他们一年从春干到冬。怎么能够设想,永平四年(511),郑道昭到镇后,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匆匆动工,完成预期?(因为永平五年,郑道昭主要在大基山活动了)工程量的计算,支持了《天柱山铭》的记载是准确无误、毋庸置疑的。

重登云峰山记刻石拓片 赖非供图

永平三年(510),郑道昭来光州掖城,同来的还有他的夫人李氏——内秘书令李冲之女,与次子敬祖、三子述祖、四子遵祖、五子顺祖。《重登云峰山记》曰:“先君之临此州也,公与仲兄豫州敬祖、叔弟光州遵祖、季弟北豫州顺祖同至此镇。于时公年始十一。”这年龄数字,郑述祖是记不错的,由此算来,述祖乃生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499)。此年四月一日,孝文帝崩,宣武帝即位,明年改元曰景明元年。

《北史·郑述祖传》云,述祖“天统元年卒,年八十一”。述祖的卒年—天统元年,正史是不会记错的,因为郑述祖卒在光州任上,朝廷要议人选补替刺史空位,议案是必须记录在档的。天统元年(565)五月,郑述祖在天柱山刻《天柱山铭》《上碑诗刻》,九月,又于大基山刻了《云居馆山门题名》与《石人题名》,他的死肯定应在九月以后了。正史若对卒期没有记错的话,郑述祖享年应是虚岁六十六。正史记作八十一岁,显然是错误的。

郑述祖刻石的撰、书者

一、撰者

郑述祖主持镌刻的五件作品,其撰者、书者都曾引起金石学家们的讨论兴趣。赵明诚《金石录》著录云峰刻石七件,其中有郑述祖的《重登云峰山记》与《北齐天柱山铭》,他认为这两件作品都是郑述祖撰文。撰文者是否也是书丹者,赵氏未言。随后,郑樵《通志·金石略一》、陈思《宝刻丛编》卷一,均直接采纳了赵明诚的意见,也认为这两件作品出自郑述祖之手。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刊印的《掖县志·古迹》(张思勉修、于始瞻纂)载:郑述祖重登云峰山石刻,为光州刺史郑述祖重登云峰山访父遗迹,“莱人刻石记事”。《天柱山铭》《云居馆山门题名》未及撰书人,《上碑诗刻》则失载。

孙星衍《寰宇访碑录》曰:“《大基山石人题字》似郑道昭,正书;《重登云峰山记》郑述祖撰,八分书。《天柱山铭》郑述祖撰,八分书。《郑述祖题云居馆石刻》八分书。《云居馆郑述德(祖)题名》正书。”(未及书人)

钱大昕曾云:“(《天柱山铭》)光州刺史郑述祖撰文,既淳雅,而八分书亦方整,有汉魏人遗法,盖北朝石刻之佳者。述祖之父道昭以魏永平中为光州刺史,述其父羲迹状镌碑于天柱山,东堪石室之内复制其铭。其述祖守光州,复作斯铭,叙其父治迹,可谓风雅不坠。考《北史》,是岁述祖年已八十一矣,耄而好学,尤所难也。”

缪荃孙也同意《天柱山铭》为郑述祖作。其他四处,未及。

天柱山铭刻石拓片

以上所引有代表性的六部金石著作,六人认为《天柱山铭》为郑述祖撰,四人认为《重登云峰山记》亦为郑述祖撰。独张思勉、于始瞻认为《重登云峰山记》为“莱人刻石记事”,即出莱人之手。至于《云居馆山门题名》《石人题名》《上碑诗刻》,诸家很少谈及。

《重登云峰山记》是郑述祖来光州后不久主持镌刻的第一件作品。体裁为游记,记叙了成游的时间,郑述祖简单的身份介绍,父、兄、弟相关信息。主体内容则是述祖到光州后的感受,登云峰山观碑拜碣的场景记录,主人翁的情感描述。《记》以《郑文公下碑》《斋亭白云堂题名》处为第一站,《论经书诗》《观海童诗》处为第二站,《山门题名》处为第三站,山顶“九仙”刻石处为最后站。每一站都有中心情节的描述,及故事延伸的内容。全文五百三十三字,有铺垫,有过程,有高潮,有悬念,逐层展开,主次分明。环境、人物、故事、历史连为一体,情景交融,读后如身临其境,倍受感动。在北朝时期的游记中,不失为一篇难得的佳作。《记》以第三人称口气,语言内容、文章结构与第三人称口气也很吻合,可以肯定地说,《重登云峰山记》绝非郑述祖而作。赵明诚、郑樵、陈思、孙星衍等均欠思量。我们猜测,《重登云峰山记》的作者,应是光州刺史部的文职僚属。郑述祖生前没有开府,因此估计他从兖州来光州时,家眷以外的从员不会多。这位颇有文采的僚属,应是本地莱人,《掖县志·古迹》所言是对的。

《天柱山铭》是天统元年(565)五月的作品,距刻《重登云峰山记》整一年的时间。如果说五十多年后重来故地的郑述祖,登云峰山谒拜先父遗迹遗作的心情,是急切而崇敬的;那么,天柱山的参拜与《天柱山铭》的撰写刊刻,就从容多了。《天柱山铭》有大段“序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天柱山的钟灵神秀;第二部分写“公”(指郑道昭)的政德鸿绩;第三部分写“余”的“努力”及此刻感怀。三部分中,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点。组绶相辉,貂冕交映的郑氏家族,爱仙乐道,孝敬仁慈的显考圣尊,是《天柱山铭》的着力之处。先父能“仰述皇祖迹状”,镌碑一首,如今先父亦已作古四十八年。郑述祖没有像父亲那样为亡考颂德于碑石,却借为天柱山作铭之名,镌下了自己的幽思与情怀。学乃父尽人子之孝,又不同于乃父,结果竟成“一箭三雕”。巧妙之作,出自一年来的深思熟虑。阮元说:“述祖为羲之孙,道昭之子,祖孙父子三世皆刺东郡,可谓衣冠盛事。碑述祖父遗轨,抒写孝思,词旨凄恻而文采华整。”

北魏 郑文公下碑刻石 赖非供图

关于《天柱山铭》的撰文者,《铭》开首即云:“使持节、都督光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光州刺史荥阳郑述祖作。”明确了文章的著作权,其行文口气也是第一人称,故对《铭》的撰者历来众口一词,未置疑义。是赵明诚首先提到《天柱山铭》的作者,郑樵《通志》、陈思《宝刻丛编》、孙星衍《寰宇访碑录》、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缪荃孙《艺风堂金石文字目》,皆从赵说。

天柱山《郑文公上碑》碑座上的诗刻,有人名曰《郑述祖天柱山颂》,有人称作《天柱山残刻》,有人名为《四言诗》,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二十二名作《文公碑题记》,近年,学界称《四言诗残刻》者多。我们认为这些称谓都不太准确。该诗刻于《上碑》碑座上,以《上碑诗刻》名之,似乎更妥。

《上碑诗刻》最早著录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编纂的《重修平度州志》。《州志》抄录了诗的全文,并注明“未睹原拓”,其录文的来源,编纂者未作交代。孙葆田《山东通志》卷一五一《艺文志·金石》第十曰:“书体近郑述祖笔意,详其字句,有用韵之迹,疑述祖所题诗也。祖碑父书,已书在趺,亦爱敬之道欤!”残诗中有“猗欤□考,陟此题镌”“乃吾不敏,踵迹莱边。泣观遗碣,号颂余篇”等句子,很清楚,这都是郑述祖的口气。并且,诗句的意思与《天柱山铭》所表述的内容,也相吻合。再考虑诗刻特意选在碑座的位置,尽管书写镌刻略显草率,格式排列也不太规整,但可以有把握地说,诗出郑述祖名下无疑。孙葆田“疑述祖所题诗”,可以把“疑”字取消。

九月,郑述祖游大基山,拜先父“五仙坛”刻石及所设云居馆。于大基山道士谷西南入口处刻《云居馆山门题名》。云居馆本为郑道昭所立,郑述祖《重登云峰山记》讲得清楚:“从此东北一十二里太基山中复有云居馆者,亦是先君所立。”我们从云峰山斋亭白云堂的设立与郑道昭在大基山的活动,联系起来考察,认为云居馆也像斋亭白云堂那样,是一处建筑的名号。五十多年后,郑述祖重来大基山,该建筑是否存在,不得而知。在拜谒过云居馆(或遗迹)之后,于往来云居馆的必经之路旁,刻下了“……郑述祖云居馆之山门也”一段文字。刻字所在处是出入大基山道士谷的西南口,郑道昭于此题曰“此仙坛南山门也”。另有“北山门”在道士谷的北入口处,皆郑道昭为仙坛所立山门。郑述祖于此补“建”云居馆山门,足见其对父迹之重、之尊。云居馆山门是否存在建筑,现场考古调查没有找到任何遗迹,我们猜测,云居馆山门也像乃父郑道昭的仙坛山门,仅是刻石为记而已。

《云居馆山门题名》旁,还有《石人题名》,曰:“石人名髣髴,甲申年造,乙酉年成。”此石人无疑是山门的守护者。门的守护者,有各种称谓,曰“门卒”“门吏”“门役”“门皂”“门司”“门史”等等。门必有守护者,生活中的门庭有守护人自不待论,先人的陵寝门旁,也常见刻石人作为护守门庭者。如:曲阜鲁王墓前有“府门之卒”“麃君亭长”石人,曲阜陶落村大墓前有守陵二石人,青州城西汉代大墓有二石胡人。郦道元《水经注》中也记录了不少此类资料。郑述祖为山门镌造的石人,显然就是守门人。可惜石人早已不在,从现场观察,石人应是单体独立的,而非摩崖凿刻。孙星衍《寰宇访碑录》、阮元《山左金石志》、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皆说两处题字为郑述祖题书,均没谈及证据。

北魏 论经书诗刻石 赖非供图

二、书丹人

在碑学昌盛的清代,云峰刻石中的五件北齐隶书作品,从书艺成就上讲,远不及魏书作品引人瞩目,因而很少有人对其书丹人问题产生兴趣。有议论者,也多是在讨论郑道昭的作品时,顺便提一下。

1.关于《重登云峰山记》的书丹人

清张思勉修、于始瞻纂《掖县志·古迹》(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刊本)曰:“又有齐河清三年光州刺史郑述祖重登云峰山访父道昭遗迹,莱人刻石记事。”此处未谈及书丹人,但言外之意也很明了,莱人刻石记事,书丹也必是莱人。

祝嘉在谈到这些作品时说:“实为述祖所作、所书,不过用莱人的口气罢了。”又说:“述祖虽善书,以为隶书高古,云峰诸刻皆用隶体,舍其所长,用其所短,所以远逊其父。”

2.关于《天柱山铭》的书丹人

王昶《金石萃编》在议论郑述祖《夫子之碑》时,论及《天柱山铭》,曰:“述祖善隶书,此碑(指《夫子之碑》)笔法颇与郑述祖书《天柱山铭》同,然使述祖自书,不应指斥父讳而云'公道昭之第几子’也。疑是他人记其事,而述祖书之,犹云峰山郑道昭刻其父文公德政,而托名于故吏程天赐也”。

阮元《山左金石志》卷第十,跋《郑述祖天柱山铭》时曰:“碑述祖父遗轨,抒写孝思,词旨悽恻,而文采华整,书法有汉魏规矩,为郑氏诸碑之冠。”很清楚,阮元肯定了《天柱山铭》郑述祖的书丹权。

孙葆田《山东通志·艺文志》讲得更加明确:“谨案:郑氏父子书法冠代,道昭长于楷,述祖长于隶,各竭所能,流芳石墨。道昭书弁冕北魏,无待覙缕;述祖隶法高古,追踪汉世。以视北齐诸碑肥秾媚丽,自为风尚者,倜乎远矣。爰标品目,亦尔时之羲献也。”《杨守敬评碑评帖记》在评《天柱山铭》时,同意《铭》为郑述祖书,云:“与所书《夫子庙碑》不甚同,彼以秀雅,此以雄厚,大抵皆去正书不远。语以汉法,则毫未有也。”

3.关于《云居馆山门题名》的书丹人

孙星衍《寰宇访碑录·访碑二》认为,云居馆石刻为郑述祖题。此处孙言比较含糊。“题”,是否即“书”?不敢确定,因为“题”还有命名的意思,命名者不一定是书写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也认为,该作是郑述祖所题(见下)。

4.关于《石人题名》的书丹人

阮元在《山左金石志》中,首肯了郑道昭的书丹权,云:“右题云'石人名髣髴,甲申年造,乙酉年成。’……笔法坚劲,疑亦道昭所书,姑坿于此(排列在《郑道昭大基山铭告石刻》之后)。道昭刻文公碑及云峰诸诗,俱在永平四年辛卯,此更在前,为正始二年也。”显然,阮元把《石人题名》的年代搞错了,书者指向也不正确。

孙星衍也认为题名似为郑道昭书,曰:“大基山石人题字,似郑道昭,正书,无年月。”

陆增祥认为,《石人题名》与《云居馆题记》,“笔势与云峰山云居馆相类,当是述祖所题。乙酉当即天统元年,阮氏谓出道昭手,并以乙酉属正始二年,殆未必然,道昭以永平三年任光州也。碑字八分,阮氏作正书,亦非”。

孙葆田大约也肯定了郑述祖的书写权,云:“右石人刻石,在掖县大基山……谨案:河清三年岁次甲申,明年天统元年岁次乙酉,郑述祖《云居馆题字》正在天统元年,且其书体相近,故知此为述祖作也。”此处“作”字,从本段文意来看,是“书写”的意思。

5.关于《上碑诗刻》的书丹人

《上碑诗刻》,陆增祥在《八琼室金石补正》中名曰“文公碑题记。”并云:“右刻在《文公上碑》之下崖,石损剥,存字无多……绎其语意,与《重登云峰山题记》《天柱山铭》相类,疑亦郑述祖所题也。年月无考,即附述祖诸刻之后。”

孙葆田将此刻名为“北齐岭地石含烟残刻”,云:“书体近郑述祖笔意。详其字句有用韵之迹,疑述祖所题诗也。祖碑、父书,己诗在蚨,亦爱敬之道欤。”孙氏谈到了“郑述祖笔意”,接着说,疑述祖所题诗也。较陆氏说得明确了些。

北魏 观海童诗刻石 赖非供图

概言诸家观点:

《重登云峰山记》:张思勉、于始瞻认为是莱州人记事;祝嘉认为是郑述祖书。

《天柱山铭》:阮元认为是郑述祖书;王昶、杨守敬、孙葆田从阮说。

《上碑诗刻》:陆增祥认为是郑述祖题;孙葆田从陆说。

《云居馆山门题名》:孙星衍认为是郑述祖题;陆增祥从孙说。

《石人题名》:孙星衍认为是郑道昭书,阮氏从孙说;陆增祥认为是郑述祖题,孙葆田从孙说。

笔者认为,北齐五件隶书作品为两人书。《重登云峰山记》为一人书;《天柱山铭》《上碑诗刻》《云居馆山门题名》《石人题名》为一人书。书者均为郑述祖的僚属。分析如下:

《重登云峰山记》用笔以笔尖部最多,中锋,起笔、收笔细腻,出规入矩,波笔多,藏锋也多。行笔轻松,起、收、转折处没有太大的动作,因此无明显的动作痕迹。结体扁方形,笔画排列讲究,典型的隶书结体,体势重心居上。总体讲,作品虽有楷书的影响,但隶书风格更是典型,且书艺水平较高。

《天柱山铭》用笔铺毫,露锋多,方笔多,行笔涩,笔画厚,起、收、转、折动作大,痕迹明显,波笔少,楷书因素多。结体呈纵方形,笔画排列较随意,接近楷书结体,体势重心居中。总体讲,隶书中楷书因素较多,体势近楷。平直笔画多,又近乎隶。与《重登云峰山记》截然不同,不仅用笔,结体、笔势、风格有较大区别,有些字的结构方法上也不大一样。

以上分析与字例的观察,清楚地表明,两件作品的用笔方法、结体习惯,特别是体势的重心位置大不相同,它们各属于不同的书者。《重登云峰山记》的书者,在隶书书写上下过扎实的功夫,但他也经常书写楷书,因此他的隶书里有楷书的痕迹。《天柱山铭》的书者学过隶书,但写得不好,平日里主要写楷书,此次放下楷书,选用不太熟练的隶书上石,应是别有一番考虑。

书体的演变经过了篆书时代、隶书时代、楷书时代。从文字实用的角度讲,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字体”;从书法的角度讲,艺术的选择越丰富越好,因而书家在写好时代的文字外,还热衷于古人留下的“古字”。他们在“特别的场合”里书写特别的文字时,往往选用从古人那里学来的字体,以示庄重。(隶书时代的人视篆书为庄重,楷书时代的人视隶或篆为庄重。)汉末魏晋时期,隶书一直被使用着,但到了北魏,就没有人再写隶书了。东魏、西魏时期,有人呼吁“恢复旧制”,隶书重新被一些人“抬出来”,作为旧字体的一种出现在严肃的场合里,例如碑、墓志、佛经等,绝大多数都采用隶书书写。郑述祖将《重登云峰山记》《天柱山铭》刻在摩崖石壁上,把自己怀旧、思亲、尊长的情怀铭刻下来,选用隶书书写,正是北齐人最“时髦”、最看重的做法。

观海童诗刻石拓片 赖非供图

《云居馆山门题名》与《石人题名》同在一摩崖石面上,而且距离很近,又是同一时间书刻的,风格也极统一。它们用笔提起,少有提、按、转折处的动作。结体正方形,重心居中,排列随意。笔势与笔画的结构关系与《天柱山铭》完全一致,因此可以确定,《云居馆山门题名》《石人题名》与《天柱山铭》,为同一人书写。

所不同的,《天柱山铭》书刻认真,笔意表现充分。《云居馆山门题名》《石人题名》书写随意,镌刻也随意。这里,石工的因素把三件作品的风格拉开了距离,让人们很容易认为书者不同。然而我们的观察绝不能只看到这些皮毛,笔画之间的相互关系,体势的重心点在哪里,才是透过刀锋见笔锋、去伪存真的关键识别点。因为笔画结构关系与取势特点,是判断书者最本质的因素。

天柱山《上碑诗刻》残存五分之一字,且字径较小,刊刻也较草率,从“石”“光”“号”等字的用笔特点、结字习惯与整体风格看,与《天柱山铭》应为同时期同一人书写。所不同的是,此作书写打破一般石刻文字书写的常例,有行无列,排列参差错落,故行气自然轻松。遗憾的是刻字太小,若字径同《天柱山铭》般,则更为活泼潇洒。

《重登云峰山记》的书写者是否就是文章的撰写者,没有直接证据。从《记》的文字水平看,作者有很好的文化修养与写作能力,受过科班的正规教育,其书写能力当然不会太差,因此可以猜测,《记》的书写者就是撰文者。他是郑述祖的僚属。《天柱山铭》等四件作品的书者,则是郑述祖的另一位僚属。诸家猜测书者即作者—郑述祖,实际上没有任何根据。反而,郑述祖不可能书写这些作品的依据,则有如下几条:

第一,《天柱山铭》在北齐时期虽然算不上顶尖的书法佳作,但也非一般书手所能达到。郑述祖被载入《北齐书》《北史》,称其“少聪敏,好属文,有风检”。“能鼓琴,自造《龙吟十弄》,云尝梦人弹琴,寤而写得。当时以为绝妙。所在好为山池,松竹交植,盛馔以待宾客,将迎不倦。”史书对其爱好写得如此详细,却从未讲他擅书,或“爱书艺”之类的话。如同乃父郑道昭,日常间的实用文字书写不成问题,而面壁书丹就难以胜任了。

第二,《天柱山铭》名义上是为天柱山作铭,实际上是为郑氏家族、亡祖、亡考,特别是为亡考郑道昭作颂章。如同其父为其祖郑羲刻碑一样,刻铭的做法、性质、功能,甚至心情,完全相同。因此,避讳之事不能不慎,不能不究。

第三,《天柱山铭》等四件作品刻于天统元年五月、九月,此时,郑述祖虚岁六十六,年龄虽不算太老,但作为州刺史、平东将军,其身价在光州独尊。书丹上石乃刀笔吏的营生,就算郑述祖擅书,他也会把握分寸的。

上碑诗刻刻石拓片 赖非供图

以上三点理由,虽算不上强有力证据,足可让“郑述祖书”的观点大打折扣。

刻石所见郑述祖的忠孝思想

光州任上的五处刻石,是郑述祖亲自设计并主持刊刻的。初到任的第一处刻石《重登云峰山记》,是僚属将他的“重登”写成了《记》,将《记》刻在摩崖石壁上,或许不是郑述祖的本意,因为有了别人的建议,刊刻上石才有此动机。第二处刻石《天柱山铭》,才是郑述祖的主观愿望与精心撰文。《天柱山铭》叙官中直书“郑述祖作”,完全步其父《论经书诗》《观海童诗》《东堪石室铭》《置仙坛诗》的做法,以呼应先父在天之灵。《上碑诗刻》所选的碑座位置,是孝子贤孙在皇祖皇考面前的一种姿态。在父亲所建的“云居馆”旁,刻上“云居馆山门”,彰示自己为父守道的愿望,又立“石人名髣髴”,“髣髴”者,隐约,好像,依稀,即便没有,也要当作“有”,这是为“山门”做的守护神王。可见,这都是郑述祖的特意安排。

刻石充分展现了郑述祖浓浓的孝忠思想。

《重登云峰山记》的突出特点是叙旧怀旧,怀旧中展现了郑述祖的孝悌思想。

儿童时,光州三年的生活,给郑述祖留下美好的记忆与永久的怀念。《重登云峰山记》曰:“公之所抚莫非大蕃,言及光部,恒所钦羡,只为前踪,诚所愿也。便以此夏,斯愿方遂。忻慰登途,若归桑梓。”“只为前踪”,即是五十三年前他与父母兄弟们在光州的美好经历。

郑述祖的童、少年时期,是在“蜜糖罐”里度过的。十一岁之前在京师洛阳,十一至十六岁跟随父母在光州、青州。郑氏家族的辉煌荣耀,父亲的特别关爱,郑述祖过着富裕的物质生活,接受着正规的学校教育。“少聪敏,好属文,有风检,为先达所称誉。”光、青二州的六年,正是他身心成长最重要的时刻,所以这里能给他留下最难忘的记忆。“于时,公年始十一,雅好琴文,登山临海,未尝不从,常披鹿皮裘子,此州人士呯为'道士郎君’。”可以想象,那时的郑述祖是多么温馨无比,快乐无比,幸福无比。

北魏煕元年(516),郑道昭调回京师后不久去世,郑述祖时年十七岁,全家承受着巨大的悲痛。依礼制,他将与兄弟们一起回荥阳老家为父守丧三年,这是他一生来第一次遇到的最灰暗绝望的时刻。然而,郑氏家族非同小可,乡下生活的郑氏兄弟并没有遭到丝毫冷遇。服丧期满后,郑述祖兄弟返回洛阳,解褐司空行参军,从此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河清三年(564),郑述祖光州故地重游,每到一处,脑海里皆历历旧景。对景生情,感物发怀,难以自已,处处流露着对先父的思念之情。在云峰山《郑文公下碑》《斋亭白云堂题名》旁,他想到祖父,想到父亲当年建置白云堂的情景;在《论经书诗》《观海童诗》旁,他对之号仰,号啕大哭,弥深弥动,哀缠左右。其情之真,其意之切,在场无不悲感。甚至连史官李百药也被感动,将彼景彼情写进了《北齐书》中。

“石诗年久,字皆廯落,宾从寻省,莫能识之。”述祖对随从先叙成诗缘由,遂竟通篇背诵出来,从首及末,无一讹舛,闻者无不惊叹。可见郑述祖怀旧的思念,不仅表现在对父亲的“爱”上,还体现在对父亲的“敬”上。

离开石诗,郑述祖率僚属从山门绕道山阳,来到山顶。每到一处,对先父的活动皆一一如数家珍,顶礼膜拜无以复加。足见其对父亲的爱、敬唿髓,所体现的“孝悌”品德,“虽复曾、闵之诚,讵能过也”。

石人题名刻石拓片 赖非供图

《天柱山铭》的中心思想,是为先父歌功颂德。颂辞中体现了郑述祖无以复加的“孝悌”思想。

《天柱山铭》名义上是为天柱山作铭,实则是为父作颂。在郑述祖心里,天柱山乃先君所号,天柱山就是父亲的代名词,天柱山的形象就是父亲的形象。《铭》的开首盛赞天柱山雄奇瑰丽,“寻十州以掌内,总六合以眼中”“始皇游而忘返,武帝过以乐留”。事实上,这些句子都是为第二部分作的铺垫。在第二部分里,郑述祖以浓墨重彩歌颂了郑道昭的崇高品德。“公禀气辰象,含灵川岳,礼仪以成规矩,仁智用为枢机……及驱鸡御下,享(烹)鱼理务,群情款密,庶类允谐。变此浇夷之俗,侔彼礼乐之邦;懋绩布在歌谣,鸿范宣诸史策……赫矣先公,道深义富,如桂之馨,如兰之茂。遵祖爱亲,存交赏旧。”通篇文字,若不将他的叙官与年款统计在内,有43%的文字是在歌颂父亲的。当年郑道昭为其父郑羲树碑立传,完尽人子之孝,丰碑至今昭然;如今郑述祖步先父后尘,像乃父颂德于乃祖一样,再创新篇。巧妙的是,他没有雷同于立碑的直白,然而展示的孝悌情愫却如出一辙。郑述祖最后说:“何曾不想树嗟风,瞻天愧日,猥当今授,踵迹此蕃,敢慕楹书,仰宣庭诲”。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郑述祖五十多年不变初心。如果说,《重登云峰山记》是郑述祖在怀旧中流露出了孝,《天柱山铭》则是在景仰与歌颂中深埋进了孝。云峰刻石中的郑述祖,孝子也。

云居馆山门题名刻石

再看《天柱山铭》的忠君思想。

《铭》的最后一部分是郑述祖的表态,看得出,他是位地道的忠君良臣。“余忝资旧德,力构前基,遂秉笏朝门,策名天府,出入蕃邸,陪从帷幄。凡诸升历瀛、赵、沧、冀、怀,及兖、光行正十州刺史,北豫州大中正;三登常伯,再履纳言;光禄太常,频居其任。揣究庸虚,无阶至此。直是遗薪妄委,余庆滥钟。”真是感恩戴德无以复加。郑述祖同他的父亲、乃至于绝大多数封建官吏一样,都是皇恩浩荡中涤选出来的国家人才。他们有丰厚的食禄,崇高的地位,享尽人间富贵,一切归之于皇帝的恩泽。他们的忠君思想,几乎是他们灵魂的全部。忠君的表现就是为皇帝出力卖命,把事干好。《北齐书》《北史》载:“前后行瀛、殷、冀、沧、赵、定六州事,正除怀、兖、光三州刺史,又重行殷、怀、赵三州刺史,所在皆有惠政。”郑述祖一生大多为外朝官,由北魏、东魏至北齐,三十年间历三次改朝换代,“公□□忠八帝,职历九州……”四十五年间,频繁更换州郡行、正长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可以说是一位官场老手。天统元年(565)九月后,郑述祖卒于光州刺史任上。“赠开府、中书监、北豫州刺史,谥曰'平简公’。”唐张守节《史记正义·谥法解》:“治而无眚曰平(无灾罪也)。执事有制曰平(不任意)。布纲治纪曰平(施之政事)。一德不懈曰简(一不委曲)。平易不訾曰简(不信訾毁)。”郑樵《通志》卷四十六《谥略第一》:“简,上谥。”“上谥用之君亲焉,用之君子焉。”郑述祖思想中庸,有自己的爱好和追求,在事业上不像父亲那样“认真”,甚至“急进”。他的忠君思想使他为官几十年不倒,他的中庸思想又使他几十年为官难升。

郑述祖风检敦清入史册

“郑述祖少职敏,好属文,有风检。”不仅为先达所称誉,还被后贤李百药、李延寿写进了正史。《北齐书》载:“述祖能鼓琴,自造《龙吟十弄》,云尝梦人弹琴,寤而写得。当时以为绝妙。所在好为山池,松竹交植。”多才多艺,尤爱琴、文、园林艺术,且喜交友。“盛馔以待宾客,将迎不倦。”光州时,“有人入市盗布,其父怒曰:'何忍欺人君!’执之以归首,述祖特原之。自是之后,境内无盗。人歌之曰:'大郑公,小郑公,相去五十载,风教犹尚同。’”郑述祖守兖州,于乾明元年(560)游孔庙,见一耸立旧碑,“乃□兹废□□……嗟叹久之,乃……即命工人重为镌□”。时光流走一千多年,述祖于旧碑上重镌的碑文,也已漫灭大半,残剩无几。人们猜测,郑述祖重镌碑文的目的,不外乎倡尊孔,重教化。巡省使穆子容巡检兖州时,对郑述祖的治理给予了高度评价。曰:“古人有言,'闻伯夷之风,贪夫廉,懦夫有立。’今于郑兖州见之矣。”可见,郑述祖在兖州、光州的威望之高,不是偶然的。

云居馆山门题名刻石拓片 赖非供图

《北齐书》又载:“述祖女为赵郡王叡妃。述祖常坐受王拜,命坐,王乃坐。妃薨后,王更娶郑道荫女。王坐受道荫拜,王命坐,乃敢坐。王谓道荫曰:'郑尚书风德如此,又贵重宿旧,君不得譬之。’”郑述祖、郑道荫,一样的岳父“泰山”,而“礼遇”则天壤之别。郑尚书(述祖)风检之高尚,令人感佩无限。李百药用这样的寻常家事,礼赞郑述祖为德秀时哲。天统元年(565)秋,郑述祖遭疾,“及病笃,乃自言之。且曰:'吾今老矣,一生富贵足矣,以清白之名遗子孙,死无所恨。’遂卒于州”。“清白”与否,史家作鉴,《北齐书》在列传中用赵郡王高叡的故事,来作为对郑述祖的评述,足见正史对郑述祖自称的“清白之名”,是认可的。

来源:网络。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