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热血耿直,却换不来好的人际关系? 有这样一个女大学生: 她对自己的人际关系很苦恼:她觉得自己耿直真实、不屑花言巧语,一腔热血对待他人,却总是好心没好报、不断被人排斥。同宿舍6个女孩,其他5人有活动,从不叫自己。她气愤地说:“太虚伪了,人人都喜欢阿谀奉承、假的很,容不下我这样的人!” 请输入图片描述 当我们向她舍友询问原因时,听到的却是另一种声音,“她多管闲事、总是出口伤人”。原来,女生认为的“耿直热心”,在别人眼里却是“多事伤人”,而她自己可能根本就没意识到。 丹尼尔·戈尔曼曾在他的同名畅销书中说到:与人相处,除了要有辨别他人情感(如何和他人相处)的能力之外,最根本的,是要有辨识自身情感(如何和自己相处)的能力。 可对于我们大多人来说,常常操心他人太多,关心自己太少。我们吝啬时间认识自己、梳理内心的情绪,时间久了,便会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 今天就带你从心理工具中的“周哈里窗”开始,认识自己,找到你在人际关系中,更受欢迎的样子。 请输入图片描述 02 正确认识自己,才是与人交往的前提 1、 从自我暴露开始认识自己,拉近与他人距离 在心理学工具的“周哈里窗”中,把一个人的心灵和内在分为上、下、左、右,四个部分,分别命名为: 请输入图片描述 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公开我; 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的盲目我; 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隐藏我; 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的未知我。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这四个部分的存在,每一部分大小不同,呈现出来的自我认知、行为举止和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等也就各不相同。 而公开我是人际交往中彼此相互了解和评价的基本依据。这个部分在安全和善意的范围内,内容越丰富、就越容易消除人与人之间,因为认知的差异带来的误解或猜疑。 自我暴露是“公开我”中最重要的一步,也叫自我开放,是指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与他人分享。 请输入图片描述 林紫机构有个传统的游戏,每当有新人加入的时候,大家会围坐一圈,自由向新人询问想了解的问题,但提问的人会先自己回答这个问题。 比如,如果你问:“你有没有男朋友?”那么,你得先介绍自己的婚恋情况,让新来的小伙伴了解。 每个人都很喜欢这个游戏,因为它让新人感觉到安全、放松,并且被关注,不知不觉间就融入了原本陌生的团队;同时,也让“老人”很快地了解到新同事的喜好、特点,让团队整体的公开我更壮大,减少误解、冲突发生的几率。 这个案例证明了,要让别人喜欢我们之前,先学会认识自己,喜欢自己,找到与自己相处的方式,在外界适度的“自我暴露”,才能更好地应对人际关系。 2、 自我暴露技巧有讲究 自我暴露可以分为描述性暴露和评估性暴露。 自我暴露用的好,可以促进关系的发展,用不好则适得其反、让自己和别人都不舒服。所以,需要注意的是: (1)表达技巧有讲究:把“你句式”变成“我句式”。因为用“你”开头,容易带给对方威胁感,而以“我”开头,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或是期待的讲话方式,可以避免让对方感觉到被攻击,从而能够接收到你真正想要表达的信息。 请输入图片描述 (2)要根据关系的深浅,循序渐进。初始阶段或者比较浅的时候,可使用描述性暴露;而当关系深入的时候,则可以有更多的评估性暴露。 (3)自我暴露不是毫无保留。公开我过大,会让人感觉到缺乏安全感、可能带来关系的断裂。比如网络上的“人肉”搜索,和爸妈跟别人随意讲孩子不愿公开的事情。 请输入图片描述 我很喜欢一句话,“人际中的高情商,就是对最熟悉,最亲切的人,仍然保持尊重和耐心。”在你为外界、他人耗费很多精力、情绪时,千万别忘了,你才是自己最熟悉和最亲切的人。 认识自己,处理好和自己的关系,才是最高的人际智慧。 请输入图片描述 当然,思维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想要重建也绝非三言两语就能做到。今天我们这节课,仅仅探讨了周哈里窗中的第一个窗口,自我塑造的公开我,以及它对人际关系的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