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的晋文公是活埋的吗?有何依据?

 思明居士 2018-07-23

应该说嫌疑很大。

咱们纵向地看一下,晋国公室的政局一直动荡,国君死于非命是司空见惯的事。

晋文公的他老爹晋献公,杀了他镇守一方的儿子申生,重耳、夷吾被迫出逃。宣传上说是因为晋文公年老昏聩,喜欢年轻漂亮的郦姬所以重用她,申生、重耳都跟小白羊一样,任郦姬用几个小阴谋诡计摆弄得引颈受戮。其实,历史上国君跟出镇的儿子之间,关系哪有那么简单;七国之乱、八王之乱、靖难之役,哪个出镇的亲王是省油的灯所以,真实的情况应该是申生、夷吾、重耳领衔一堆反对势力,跟以晋献公为首的公室产生了极大的矛盾,晋献公重用外戚郦姬打压他们,导致一被杀两出逃。

晋献公死后,他跟郦姬的儿子继位,相继被杀。

夷吾在秦国的帮助下即位,即位后妄图摆脱秦国控制,两国兵戎相见。战场上一些不满夷吾的晋兵一哗变,夷吾立马成了阶下囚。颇有五代十国,大将不满皇帝削藩,于是立刻把皇帝打包卖了的风采。

晋怀公也是被秦人支持的晋文公干掉。

晋文公之后,晋国国君被杀依然是家常便饭。文公的妻子还曾抱着他的孩子求大臣们,不要文公尸骨未寒就对他们下死手,结果还是没逃过厄运。至于“赵盾弑君”什么的,屡见不鲜。

连续不断地出现这么多事,那就不是某个某几个国君道德或能力有问题了,而是整个晋国都是个不稳定的结构。所以说,晋文公时期如果安安稳稳的,反倒是一件怪事。

可以推断,文公时期晋国也是反对力量不断,但由于文公做到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超过齐桓公的功业。如果像晋怀公一样明着被明着被推翻,晋国在列国面前也太没面子了。

所以,很可能一些大臣使用了暗杀的办法。但由于当时制毒水平有限,一个硫化砷的鹤顶红就是顶尖毒药了,晋文公当时没被毒死,在棺材里清醒了,发出了悲号的声音。

于是出现了《左传》中诡异的那一幕:

〖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冬天,晋文公死了。庚辰将要把他葬在曲沃。马上要下葬,棺材里突然传出像牛叫一样的声音(可以看出晋文公多么挣扎)。但这也难不着卜堰,他让大夫们拜棺材,并说这是国家西面将有大战的征兆,咱们必胜。轻轻掩饰了晋文公被活埋的事实。

《左传》的作者有对晋文公的死存疑,所以记载下了这诡异的一幕,留待后人考证。

只能是说有这种可能,左传中记载:“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也就是说晋文公在出殡的时候,棺材里传来了像牛叫一样的声音,如果不看这段话的出处,很多人甚至觉得这是在看恐怖小说呢。但是这段话出自正史,那就是一件细思恐极的事情。

第一,棺材里面传来了声音,有可能是人没有死透。第二,声音像牛一样,更是细思恐极的一件事,因为这种声音很像人被堵住嘴发出的声音。如果真是这样,那晋文公很有可能是被谋杀的,他被活埋了。


我们有理由怀疑,大夫卜偃很有可能是同谋。因为正常情况下,如果听到棺材有声音,一般会开棺看一下什么情况,但是卜偃却没有丝毫怀疑的直接下拜声称:“国君下命令,将有西边的军队过境,要我们攻击他们。”按照唯物的观点,这段话完全就是胡扯了,那只能说卜偃在掩盖国君还没有死透这个事实。所以按照这个观点,卜偃很可能是同谋。

但这也只能说是一种猜测,并不能确定。因为晋文公在死了五个月之后才下葬的,因为按照周礼:“天子七月而葬,诸侯五月”。晋文公的葬礼也是符合周礼的,因为史书记载的是:“夏四月,葬晋文公”。晋文公从死到下葬,刚好五个月。所以按理来说,晋文公早死透了。所以关于棺材内传来的声音,也只能是一个历史之谜了。

另外,事实上,在我国古代对于下葬一直有一个风俗,也就是在人死之后,至少要放七天才能下葬,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头七”,而且这个时候棺材是不会彻底封死的,目的就是防止没有死透的人,突然活过来了。即便是现在,人死后,还要医院开据死亡证明,何况古代呢,没有什么有效的方法完全确定人死了。

传说这种风俗源于扁鹊,扁鹊在路过虢国的时候,听说虢国太子暴毙,准备下葬。但是扁鹊经过查看,认为虢国太子只是昏厥了而已。在扁鹊的治疗下,太子终于活了过来。所以人死之后,停尸七天的风俗也就流传了下来。如果一个人,七天不吃不喝,停尸七天早死透了,何况停尸了五个月的晋文公。所以这也只能是一个未解之谜了。

3 赞 评论
分享
举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