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为妈妈这个行为,不到三个月的宝宝脑出血死亡,家长必须引以为戒!

 珍珠玛 2018-07-23

鸡汤、猪脚汤、鲫鱼汤……怀孕期或者哺乳期的准妈妈或者新妈妈,大多会被家人“要求”多吃肉多喝汤,觉得这样才能养好身体给宝宝营养,而蔬菜之类的比较“凉”没啥营养所以要少吃,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

个案:

妈妈哺乳期不吃蔬菜,

婴儿脑出血致死

“医生,请帮忙看下孩子究竟是怎么回事?”小孩子大哭了半天,还出现抽搐症状,一位妈妈焦急地询问医生。

清远市人民医院纪医生详细查看了孩子,原来是一个多月的婴儿,囟门饱满,张力高,一问病史,原来婴儿母亲产褥期从未进食绿叶蔬菜,儿科急诊医生连忙做了一个头颅CT,确定是脑出血,急忙送去儿科重症监护室进一步观察治疗。

纪医生介绍说,这不是偶然出现病例,特别是在冬天出生,从偏远地区来的婴儿尤为常见。

此前,清远一名农村的妈妈发现出生不到3个月的婴儿有些异常,送婴儿到清远市人民医院就诊,在去医院途中就已经死亡。经过医生检查,发现婴儿囟门胀、饱满,原来是因为缺乏维生素K,导致出现了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致使脑出血,最终没能及时抢救过来。

“这样的悲剧完全可以避免,只要妈妈适量食用绿叶蔬菜。”纪医生介绍说。

注意:

足月儿也可能缺乏维生素K

纪医生介绍说,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是一种因为母亲在产褥期摄入绿叶新鲜蔬菜不足而导致以母乳喂养为主的婴儿发生的维生素K缺乏,从而进一步引起一系列凝血功能障碍疾病。

维生素K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参与人体Ⅱ、Ⅳ、Ⅸ、Ⅹ凝血因子的生成,食物中以绿叶蔬菜最为丰富。每年均有不少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病例发生,该病常常发生于1—3个月以母乳喂养为主的婴儿,其母亲多因传统因素在产褥期停止进食绿叶蔬菜。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只有出生体重不足、早产儿以及有产伤的婴儿最容易患维生素K缺乏症,但许多证据显示,即使身体完全健康的足月儿,也可能因缺乏维生素K而引起颅内出血,而且多见于长期单纯母乳喂养的婴儿。

该类患儿通常因进食差、呕吐、黄疸甚至抽搐才到医院就诊,多数发现时已经出现脑出血,伴有全身凝血功能障碍如皮肤淤点、瘀斑、伤口或针刺处出血难止。

发生脑出血的婴儿往往伴有呕吐、黄疸、贫血、抽搐,严重的可导致死亡,检查可发现婴儿囟门胀、饱满。凝血功能检查提示APTT、PT等时间明显延长,有脑出血者行头颅CT检查可见硬膜下或脑实质见高密度影。

“在城市相对来讲,这类情况比较少见,山区农村更加常见。”纪医生介绍说,很多地方有一个认知观念,认为产褥期吃蔬菜容易导致湿寒,所以很多家庭不给产褥期的妈妈食用绿叶蔬菜,这在农村更为常见。加上冬天天寒地冻,采摘蔬菜不便,产褥期妈妈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没吃绿叶蔬菜都很常见。

建议:

适量食用绿叶蔬菜

“农村地区多数都是母乳喂养,妈妈没吃绿叶蔬菜,自然会导致婴儿容易患有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纪医生分析说,城市里面不少妈妈选择给婴儿喂养一定量的奶粉,奶粉中就含有维生素K,与母乳喂养相结合,一般不会缺乏维生素K。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