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县苹果前期遭受霜冻危害、花期又有部分果园受锈病危害,在苹果生长季节, 降雨普遍增多多, 持续时间长, 降雨后光照强,气温高达 35- 38℃, 局部区域出现39℃以上瞬间高温, 与降雨期间相比, 温差达 14- 15℃,从而导致苹果树叶片大范围出现不同程度的水渍状烫叶。据调查, 发生区域遍布全县不同乡镇, 其它县也有不同程度发生。一般果园病叶率为10%左右, 重发果园病叶率 20%-30%,严重发生的果园病叶率达 40%以上。发病较轻的果树随降雨结束,气温稳定后都能逐渐恢复正常生长,不会引起落叶;而病情重, 叶片发病后其正常生理功能完全丧失,则会形成大量落叶。 该病不仅影响果树正常生理代谢,使有机物质合成受阻,果实膨大速度降低,果个小,品质差,产量低,而且严重影响到树体的花芽分化,使翌年花量减少,花器质量差,坐果率下降。 1、水渍烫叶病的症状与发病部位 1.1水渍烫叶病的症状 发病叶片在果园内表现为三种明显不同的症状。 一为水渍状斑点, 即叶片出现针尖至小米粒大小的水渍斑点, 分布均匀,一般两两斑点互不相连。不论斑点密度大小如何,其病叶上的斑点多呈均匀分布状。该类病叶一般不会形成落叶; 二为水渍状病斑,该类型病叶其病斑多发生在叶缘和叶尖部, 病斑多为半园形,少数呈不规则型,病斑大小差异较大,小的直径仅为 5 毫米,大的直径可达 25-30 毫米。该类叶片一部分不会引起落叶,但发病部位不能恢复正常功能, 而病斑较大的病叶则都会形成落叶; 三为水渍状烫叶,即整个叶片全部组织均发病,呈水渍状烫叶, 且提前脱落, 形成早期落叶。 1.2病叶的发生部位 在同一株上,水渍烫叶病初发时先从下部叶开始,并逐渐向上部转移,通常来说树冠下部重于上部,内膛重于外围,树冠南部、西部重于树冠北部、东部。轻度发生果园仅下部发病;中度发生果园下部和树冠内膛均能发病; 重度发生果园全株各部位均可发病;在一个果园里,果园中间发病明显重于四周。 2、水渍烫叶病发生原因 2.1叶片组织含水量达饱和状态 7月上旬长时间持续阴雨,苹果叶片表面蒸腾作用明显减弱,甚至丧失,同时,大量的雨水积蓄使土壤含水量大大超越其自身的持水量值,土壤中的大量水分通过树体输导组织传输到枝干、叶片,导致叶片组织细胞游离水和束缚水大幅度提高,逐渐达到饱和过饱和状态,在这样的生理条件下,适遇雨后骤晴,气温急剧升高,温度较阴雨天高 14-15℃,叶片中的饱和水在高温条件下,不能及时蒸发,积水随气温的升高,体积不断膨大,致使叶细胞快速崩析, 叶组织在短时间内遭到破坏,从而形成水渍烫叶。以树体郁闭通风透光差果园最易发病。 2.2土壤中的氧气严重缺乏 土壤中氧气含量多与寡是影响植物根系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土地粘重、透气性差,土壤氧气严重缺乏,树根在严重缺氧的情况下,吸收养分的功能逐渐下降,直至根系死亡,导致树上树下生理代谢功能失衡,树体抗逆性明显锐变,从而引起苹果树叶片黄化或在高温高湿情况下,产生大量水渍状烫叶而脱落。 2.3土壤中有害物质积累过多 苹果园土壤积水,氧气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厌氧微生物活动频繁,土壤中的有机质和施入的肥料在其作用下,产生大量乙醇和大量有机酸,这些有害物质不仅能对土壤养分产生严重拮抗作用,使土壤可释放和利用的肥力不同程度下降,而且对苹果根系产生明显的毒害作用,使功能根中毒停长,吸收机能丧失,其结果可导致苹果叶片黄化或在高温高湿情况下产生烫叶。 2.4土壤养分失衡氮素含量高 土壤中磷、钾、 钙、 硼等含量偏低,氮素含量高的果园,常因树体养分代谢失调, 营养生长加快,春、秋冒条, 组织幼嫩,含水量高,极易在雨后高温情况下,产生烫叶,一旦发生,病情都较重。 3、水渍烫叶病的预防与补救措施 3.1新建果园选地应慎重 新建果园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透气性良好的壤土建园。如需在粘土条件下建园,必须进行土壤改良。一是挖大坑, 垫草并增施有机肥以活化土壤,提高土壤透气性;二是参沙改土降低土壤粘度, 并配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 加速根系形成与生长, 促进树体生长发育。 3.2合理修剪确保树体通风透光 果树修剪应本着大角度、高光效,充分提高光能利用率。树形以纺锤形、细长纺锤形和松塔形为好,使地面透光率达20%-30%,主枝距地面不低于 70-80 厘米,生长季节根据树势采用扭梢、拉枝等措施,减少无效枝叶量,降低果园湿度,增强通风透光性,可有效地减轻发病。 3.3科学施肥确保氮磷钾均衡供给 增施有机肥,生物有机复合肥,科学混配氮、磷、钾及微肥,以秋施基肥为主,协调树势生长,并根据树体营养诊断及时补充所需的营养元素。为了使所施肥料能够顺利被树体吸收,在冬、春旱季应 适时、适量、因树、因墒及时浇水。 3.4雨后及时排除园内积水 破板散墒降雨后应及时排除园内积水,并割除杂草,土壤粘重和板结的果园可采取深锄树盘来破板除湿,降低田间湿度。对已有明显病状的果园,应立即进行晾根处理,使根系在有氧低湿环境条件下尽早恢复活力,有条件的果农可在挖坑晾根的同时, 在坑内适当撒些生石灰或草灰,以加快散湿。 3.5雨后及时喷洒植物保健营养剂 雨后天晴时,根据树体状况,及时喷洒植物保健营养剂,常用的有磷酸二氢钾、稀土微肥、腐植酸、爱多收等,以促进病树恢复正常生理功能,减轻病情发展。同时, 由于雨水多,湿度大,常规用药受到限制,因此,雨后天晴叶面无露珠时立即进行病虫补防,特别是病害的补防。对有褐斑病的果园,应先治疗后保护,可选择戊唑3000+80%代森锰锌或丙森锌800倍+笨米甲环唑2000倍配合杀虫剂、杀螨剂进行喷施,隔7一10天喷波尔多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