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平公主的覆灭,唐代女性政治戛然而止

 金色年华554 2018-07-23

唐隆政变取得决定性胜利,多年掌控朝政的武氏和韦氏集团彻底覆灭,那么接下来谁会出来做皇帝呢?政变的主导者李隆基不可能没有这个念头,但是当时的情况是自己虽然功劳最大、人马也最强大,但是毕竟资历还不够,况且上有老爸下有长兄,自己非要坚决出头当的话,很难服众,搞得不好还会把到手的胜利果实给弄没了,得不偿失,这个时候的确不合适出来做老大。

而另一位政变后的实力派人物太平公主呢,首先就是自己一直都隐身幕后出谋划策暗中布置,而公主的身份也限制了自己和群臣之间更紧密的联系。

对于这两位都有着长远野心的人物来说,当前最合适的人选无过于李旦了。李隆基方面,李旦是个能力不怎么地的老爸,只要自己能搞定皇太子的位置,将来由老爸手里接受权力正统,就不可能有人再说三道四;

太平公主方面,李旦是四哥,一向也是和自己关系紧密,政见、利益诸多方面都相当一致,也听话,四哥在前面站台自己在背后遥控,也是可以接受的局面;李旦自己方面呢,毕竟以前在武则天手下当过很长时间的唐睿宗,即使下台了也当过“皇嗣”一阵子,还当过”皇太弟“,现在出面接班在合法性上应该没有什么可以质疑的。

太平公主的覆灭,唐代女性政治戛然而止

综合各种情况,时年49岁的李旦无疑是最适合像他哥李显那样,出来做两次皇帝了,尽管其实各方要他出来都是别有目的,他自己当然也知道,但是皇帝谁不愿意做呢?哪怕只是荣誉性的。

政变五天以后,大家正式开会,这个时候皇帝位置上还是小孩少帝李重茂,姑姑太平公主先开口“皇帝欲以此位让叔父,可乎?”你该下台了,小孩不知道是留恋还是反应慢了一点,太平公主就毫不客气“天下之心已归相王(李旦),此非儿坐!”接着没等小孩说话“遂提下之”,一把给提溜了下来,扔到了一边。这个举动也可以看出所谓的武则天认为太平公主“以为类己”绝非虚言,都是那种雷厉风行没耐心做你工作的女汉子。

睿宗李旦上台,也就立刻宣布老三李隆基当皇太子,老大李成器等兄弟当然没什么话说,有了太子地位的李隆基就成为了当时政治格局中最重要的一股力量。但是只要你还没有正式登基,也就意味着你永远都不会没有竞争者或者说对立面,如今李隆基所面临的最大对手就是曾经的政变盟友、自己的亲姑姑太平公主。

李隆基和姑姑最大的矛盾就在于,前者希望是恢复之前李家的传统统治模式,再不能出现什么武则天韦后这样的女主,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政变当天,尽管肯定知道上官婉儿绝不是韦后一党,甚至还是政变有功人员,但是对于这种和权力息息相关的女人,在李隆基看来是最好斩尽杀绝以绝后患。

而太平公主作为武则天的传人,自然是希望母亲那种体制能够得以延续下去,至少不应该被反对,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有更多的参与政治权力的机会。这是二人之间的根本性不同之处,而且李隆基在这件事情上好像已经抱定决心,没有丝毫妥协的意思,这就和姑姑的利益立场完全背离,一场新的较量就此开始。

太平公主的覆灭,唐代女性政治戛然而止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矛盾公开化得非常快,几乎没有任何拖延。我们知道,在死后两个月,上官婉儿就被官方隆重下葬,这在那批死于唐隆政变的人员中可谓极为特殊。

很显然,和太平公主一个阵营的上官婉儿,被李隆基在没有任何沟通的情况之下就私自处决,这无疑是挑战到了公主的权威。婉儿的下葬,就是一次向李隆基的示威行动,因为如果婉儿没有什么罪名的话,李隆基此举就是滥杀,其赖以立足的政变功绩就将大打折扣。

当年十月,也就是政变刚过去四个月,朝堂之上就开始有流言传播,说“太子非长,不当立”李隆基不是长子,不应该被立为太子,而这一流言的始作俑者正是太平公主。

公主还收买了李隆基身边的臣属,让他们窥探太子的行事,“宫中左右持两端,而潜附太平者,必阴伺察,事虽纤芥,必闻于上”,经常去睿宗那里打小报告。关键时刻,太平还干脆撸起袖子亲自出面,“乘辇邀宰相于光范门内,讽以易置东宫,众皆失色”。

面对姑姑如此咄咄逼人的气势和行为,李隆基当然要给予必要的反击,当时站在太子这边的主要是一些重要的大臣,像是姚崇宋璟张说,还有就是从政变时开始就坚定站在李隆基这边的一批心腹,像刘幽求等人。

宋璟当面驳斥了公主易置东宫的言论,说“东宫有大功于天下,真宗庙社稷之主,公主奈何忽有此意”。在一帮大臣的强烈支持之下,睿宗也不得不于景云二年(611年)二月下诏命太子李隆基监国,而把太平公主安置去了蒲州(今山西永济)居住。李隆基算是赢了第一回合。

当然,姑姑不是那么容易打倒的,特别是皇帝李旦本人其实内心中是和妹妹太平公主一条战线上,毕竟儿子要是得势了是要把自己轰下台的,而妹妹在目前来看最多也就是在幕后操纵,不至于把自己就直接干下去,两相比较,当然还是选择能留在台上的比较好。

太平公主的覆灭,唐代女性政治戛然而止

所以,没过多久公主又被从蒲州请了回来,而姚崇宋璟反倒是被下放去了外地做官。太平公主又赢了一回,也很可能是在这个时期,上官婉儿的诗集正式出版,这位女诗人在身后就成了太平公主用来打击李隆基的重要手段之一。

争来争去,最后一切还是需要通过简单粗暴的政变方式解决。先天二年(713年)七月三日,李隆基召集弟弟李隆范、李隆业,以及兵部尚书郭元振、心腹王毛仲、高力士等人,“取闲厩马及兵三百余人”,自武德殿前往虔化门埋伏,击杀了太平公主安插在禁军中的亲信常元楷和李慈二人,从而掌握禁军,再分兵搜捕太平公主党羽,又一次大开杀戒。

大势已去的太平公主“逃入山寺,三日乃出,赐死于家”。政变后的第二天,已经是太上皇的李旦也知道一切都已经不可挽回,宣布交出所有权力,彻底退出政治舞台。睿宗李旦也是个有意思的历史人物,三让天下,一让他妈,二让他哥,三让他儿子。

李隆基通过两次大规模的政变活动,彻底终结了自武则天下台以来的混乱政治局面,李家宗族为之大振,而权倾一时的武氏、韦氏,以及拥护这种旧体制的李家李显、李旦、太平公主一方也最终垮台。

太平公主的覆灭,唐代女性政治戛然而止

对于李隆基来说,他是非常坚定地反对女性干政,李家的天下再也不能出现奶奶、婶婶、姑姑这些对权力有着莫大欲望的女流之辈了。我们可以看到李隆基后来那么宠幸杨贵妃,但是可以说杨贵妃本人却几乎完全被排斥在权力圈之外,可能是杨玉环性格问题,但更重要的还是李隆基本人其实防范得相当严厉,女人嘛谈情说爱就可以了。

随着太平公主一起结束的,是一个中国历史上相当罕见的女性参政的集中爆发时期,当然这一切都得归功到武则天那开天辟地的创举,从她开始,本来身居于后宫的女性们开始堂而皇之地和男人们一起参政议政,操纵权力。

有成功的但大多失败,由于后来的历史又回归到了男权的社会,所以对这种女性参政现象是相当敌视的,统统视之为女祸,牝鸡司晨,所以大量的历史脏水就被泼向了这群女政治家们。如果我们平心气和地看待这段历史的话,这群女人有这群女人的可爱之处,她们所犯的错误既没有比男政治家们少也没有多,都一样,只不过她们是女人,所以被糟蹋得就更多一点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