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老话“三伏有一九,三九有一伏”是什么意思?应该如何理解?

 昵称32901809 2018-07-23

农村里有很多和二十四节气相关的民谚及俗语,这些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多年观察和总结出来的,对于农民进行农事活动的安排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特别是在过去,科学技术还不够发达,也没有像今天这样的天气预报。为了避免气候变化给农民造成损失,所以古代的劳动人民就把一些有特征、有规律的气候现象进行了总结。现在正是三伏天,也是农作物生长最快的时间段,农民们田间管理的任务也是变得繁忙起来。那么你知道哪些和三伏天相关的俗语呢?


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

“暑”在古代是热的意思,而小暑就是小热的意思。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小暑节气天气并不会太热,而真正热的时候是大暑。因为大暑一般都是在中伏前后,而在民间也有着“冷在三九,热在中伏”的说法。这句俗语,放在大半个中国也基本适用的。

三伏有一九,三九有一伏。

这句话真的让人有点匪夷所思,因为三伏天是最热的怎么会和最冷的三九天联系在一起呢?其实,这路的“九”和“伏”分别是指“冷”和“热”的意思。所以这样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说的是即便是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也不一定每天都很热,会有那么几天很凉快。比如这几天受台风的影响,各地就普遍降雨降温了。而在一年中的最冷的三九天,同样也有几天不是特别的寒冷,所以也就有了“三九有一伏”的说法。这话在今天依然还是很有道理的,你们说呢


小暑大暑,有米不愿回家煮。

有米也不煮饭?难道要饿肚子吗?这是因为自从进入小暑以后,天气就一天比一天闷热了,而在三伏天人也是最没有食欲的,何况在以前煮饭既要烧火,又要烧菜,在灶房里是热上加热。所以也就有了“小暑大暑,有米不愿回家煮”的说法。宁愿饿着肚子,也不去煮饭了,可见天气是多么的闷热。

六月盖棉被,新米倒比陈米贵。

一般在农历六月的时候,天气都是比较酷热的。而如果哪一年的三伏天不但不热,反而晚上睡觉还需要盖棉被的话,那这一年的收成就自然好不了了。这样说也是有道理的,这个时候的农作物是最需要阳光的,高温强光照才利于其生长,反之则收成受到影响。因为没有什么收成,老百姓就得去购买大米吃,所以也就新米要比陈米贵。类似的说法有:“六月立秋,两头不收”。不过现在科技发达了,农民也不完全是靠天吃饭了,所以很少再出现不够吃的情况了。


附录《夏九九歌》

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

四九三十六,拭汗如出浴。五九四十五,头戴秋叶舞。

六九五十四,乘凉入佛寺。七九六十三,床头寻被单。

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

你还知道哪些三伏天相关的俗语呢?分享出来吧。这首《夏九九歌》你还会背吗,交给收藏起来教给孩子们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