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神方解伤寒》第四课

 医本万利 2018-07-23


上节课讲阳旦汤类方,这节课咱们还是继续讲阳旦类方剂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 芍药 麻黄 甘草(炙,各十八铢) 大枣(擘,四枚) 生姜(切,一两二铢) 石膏(碎,绵裹,二十四铢)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

在看条文之前,咱们先来分析一下这个方剂的组成。
在看条文之前,咱们先来分析一下这个方剂的组成。
我们这个课程的设置也是为了提高大家方剂分析能力,拓展经典方剂的应用,而不是局限于条文,也为自己方剂的加减打基础。


​【桂枝二越婢一汤】
汉传经方解析法
三才解析法:
阳性药:桂枝、生姜、麻黄
平性药:甘草、大枣
阴性药:芍药、石膏
在这个方剂中,阳药多,阴药少,阴性药的药量也不大,因此,这个方主治的是寒多热少的病证。
一个方先不论用药的药症对治,应先确定用药寒热方向。
你要是给用反了,去对治热多寒少的病证,就会出问题。

四象解析法:
君:麻黄(温 辛苦涩) 1两
臣:桂枝(温 辛甘滋 ) 1两
    生姜(大温 辛)   1两
佐:甘草(平 甘滋)   0.5两
    大枣(平 甘滋)   4枚
使:石膏(凉 酸)     1.5两
    赤芍(凉 酸苦)   1两
这里方名桂枝二越婢一汤,名字中直接包括了用药配伍和比例。
桂枝汤为主,越婢汤为辅。
而解析法后的药物用量比例,是经过我们重新计算调整的。

先来看一下各药药症:

君药:
麻黄 温 辛苦涩 
《神农》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
臣药:
桂枝 温 辛甘滋
刘志杰:治伤寒中风。
《神农》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
生姜 大温 辛
《神农》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佐药:
甘草 平 甘滋
《神农》主五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肿,解毒。久服轻身延年。
大枣 平 甘滋
《神农》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久服轻身长年。
使药:
石膏 凉 酸
《神农》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得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创。
赤芍 凉 酸苦
《神农》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麻黄发汗,能解表祛风寒,还能降逆定喘。
“主中风、伤寒”, 它可以治疗中风汗出的。
桂枝配合麻黄出汗,去风寒湿气。以麻黄为君,桂枝生姜为臣,辛温发散同时甘滋养津液。
甘草大枣为佐,固护表里的津液不足。
石膏,赤芍为使,清表里热。
石膏还能解在表的阳明郁热。
这个方在有麻黄的基础上搭配石膏,可以看出此患者有一定的阳明热存在。
而且这里用石膏来制衡麻黄的发汗之力。
这个患者有表证需要发汗,却不需要麻黄汤直接显著的发汗以解表,取微微汗出。
有表证却要微微汗出,那表示患者存在伤津液的情况了,一味的使用麻黄桂枝是不可以的。
前面已经讲过桂枝汤是寒热并用的方剂,温热药多,寒凉药少。
桂枝二越婢一汤药用药量十分小,目的是轻取走表,微汗解表,微清里热,表里双解。
所以在外感病范畴中,桂枝汤辛温发散,温阳达表,祛风寒,清郁热,养津液,治疗太阳病中风证。
桂枝汤呢,还有滋补津液的作用。
而越婢汤呢,由麻黄、石膏、生姜、甘草、大枣组成。
越婢汤取一份,量小,微微解表,可以去在表的水湿郁热。
这两个方剂组合到一起,可以看出这个病还在表,刚刚传里,表要解了,里要热了,就两份桂枝汤,一份越婢汤来这样解决。
这个方子温药多凉药少,是个阳旦类方的方子,治疗表有发热恶寒的外感风寒,内有阳明热的表里同病。

咱们来看下相关条文是不是这样。
“209、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宋27)”
这条看起来复杂,其实不难。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热多寒少,说明这个表证已经衰退了,里热开始盛了,这个病要往阳明走了。
“脉微弱者,此无阳也。”无阳,是无津液,津液亏了。
脉微弱无力了,这是在表的津液严重不足,再发展下去,会出现津亏燥热的典型阳明证的。
津亏,就会导致血少而水湿盛。
津亏了,“不可发汗”了,这时候不能以太阳表证就给发汗,那会更伤津液的。
这条讲到现在就可以看出,就是治疗太阳阳明合病的方剂。
现在从方剂再理解条文就简单多了。
师父曾在书里讲过,太阳伤寒表证,发热恶寒是等同的。
现在恶寒少了,表证就不多了,因为要传里了,里面有邪进入,就要有阳明热了。
为什么要传阳明,因为伤了津液了。
津液伤了,不化营血,营血也弱,在表的气血都不足了,这个时候,要用桂枝汤微解表,用越婢汤的石膏解里热,配合起来,可以解表意思,也可清里。
刚才提到这里有津亏出现,津亏则血弱。
津液能补充血液,津液不足,血容量也就不足,不足了怎么办?
体内的水液就会趁虚加入“补充”。水湿就要乘虚而入了。
那么,我们就看看这个越婢汤是干什么的。

《金匮》: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越婢汤】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五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汉传经方解析法
三才解析法:
阳性药:麻黄、生姜
平性药:甘草、大枣
阴性药:石膏

四象解析法:
君:麻黄(温 辛苦涩)6两
臣:生姜(大温 辛)3两
佐:甘草(平 甘滋)2两
大枣(平 甘滋)15枚
使:石膏(凉 酸)半斤
越婢汤可看做是桂枝汤的一个变方,桂枝汤麻黄代桂枝,石膏代赤芍而成。
越婢汤也属阳旦类方,寒热并用,麻黄为君,生姜为臣,甘草大枣为佐,石膏为使。
这个方前面简单分析过。
越婢汤,可以去在表的水湿的,还养津液胃气。
越婢汤在《金匮》是治疗风水,水在太阳肌表的方子。
同时,前面也讲到阳明的这个微热,用石膏清一下,使内外和调。
“无大热”,还是有热,有个不典型的阳明外证。
石膏有酸凉收敛的作用,在这里清里热。麻黄配石膏,是去阳明的微热,发的是表中的水湿。
表湿蕴藉,都水肿了,里热不能外透,就要有些内热的。
这个方子就是针对的这个证。

不仅能治疗太阳病中风或伤寒,解表力强,而且甘滋固护津液,更能够治疗太阳病中湿,也就是“风水”,感受风湿之邪,水液代谢不利的水肿。
越婢汤,是因势利导,通表去水。这个方子在很多中风方等都能见到其影子,要多注意去发现应用。
今天就讲到这里,下周二继续讲越婢汤的一些变方。

(汉传弟子朴玲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