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性变态的治疗措施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18-07-24

所谓性角色畸形是指男女性别的差异,虽有先天生物学的基础,如生理解剖的不同,性腺激素的不同,但又有心理体验和自我意识的不同。也就是说,一个人把自己看作是男性还是女性,心理学上称之为性别角色,大约到3岁时,儿童的性别角色已形成。如果小男孩把自己看作是一个与周围女孩一样的人,在打扮、表情、举止上努力模仿女性,即成为女性化男孩。反之,如果小女孩把自己看作是一个与周围男孩一样的人,在打扮、表情、举止上努力模仿男性,即成为男性化女孩上述两者均称为性角色畸形。

【应对措施】

1、强化孩子的性角色意识

家长应培养儿童从小对自己性别进行正确辨别。男孩应着男装,玩男孩玩的玩具,从小与男孩一起玩。女孩反之亦然。父母千万不要出于自己的心愿而无视孩子的解剖性别;人为地为孩子选择性别,千万不要给孩子男扮女装或女扮男装。父母应按孩子的解剖性别来教育和培养孩子。对于男孩来说,父母要明确告诉他长大后是男人;对于女孩来说,告诉她长大后是女人。

父母还可以从当代中外演员,球星中物色男性或女性的典型形象,鼓励孩子去模仿、学习。对性格文静、害羞、有女性化的男孩,更要从小注意训练,培养其勇敢、活跃、大胆等男孩性格。女孩反之亦然。

2、选择与性别相应的文体活动

女性化男孩,往往缺少体育锻炼;男性化女孩常常缺乏文艺爱好。家长应让“假姑娘”在运动场上驰骋拼搏,让他们懂得什么是竞争,什么是勇敢。让“假小子”在唱歌、跳舞中追救女性的秀美、端庄、乖巧、细致如果父母能与孩子共同参加这些文体活动,也许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一旦父母发现孩子有性角色畸形的倾向,应及早请医生检查,及早矫治。

【发生原因】

女性化男孩中,约2/3出生前其父母欲生女孩,而男性化女孩中,出生前其父母均欲生男孩这些父母无视孩子的解剖性别,按自己的心愿来扶养孩子。

缺乏应有的父母性角色榜样

性心理学认为男孩在3-4岁以后,开始更多接触父亲等男性榜样,如果此时得不到应有的男性榜样,性心理发育可受到挫折,可致性别认同混乱。

【预防】

必须强调,性角色畸形这一心理偏差与孩子今后的恋爱、结婚,家庭和谐、幸福美满,关系甚大。父母应从小培养孩子的性角色意识。如果父母在孩子幼儿阶段对孩子教育不当,就可使孩子性心理的发育受到不良的影响,就有可能种下成年后性变态的祸根,后果不堪设想。如有健康疑问,可到全球医院网公众号(webQQYY)咨询。(责任编辑:半山枫叶)

偏瘫康复‘省钱’秘方(原创) - 子孙满堂 - zheng101052c子孙满堂的博客

 

偏瘫康复‘省钱’秘方(原创) - 子孙满堂 - zheng101052c子孙满堂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