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澡堂——大暑特调快乐水

 cxag 2018-07-24

现在的温度一言不合就是35℃+

台风也有它捉摸不定的心情


何以解忧?只有肥宅快乐水吗?


名词解释:肥宅快乐水

狭义解释

可乐。

*注1:通常情况下是冰可乐,因为常温可乐没有灵魂。

*注2:不可以是零度可乐,因为虚假的糖分只能让人感受到虚假的快乐。

广义解释

一切高糖分、且能让人感受到快乐的饮料。


使用时段

不开心、不开心或者不开心时。

疗效

快乐、嗨皮、快落等。


常见副作用

短期

长胖、长痘、悔恨、自欺欺人、心因性失忆等。

*例:可乐有热量,冷藏之后热量消失,所以喝可乐不会长胖。

长期

易成瘾,难戒断,戒断过程非常痛苦,复喝概率极大。



所以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肥宅)水啦?!


(花露水?)


在忙得飞起来的生命节奏里,

你可以试试

慢慢做一些事儿

得到一些

实实在在的快落


比如洗澡

(现在,你花多久时间洗澡:____)


▲ 电影《洗澡》里,现代全自动的洗澡方式

——洗头,搓澡,全方位360度转体,

然后自动吹干。




可能澡堂,才是消解疲惫、

恢复生命值的地方。



旧日里的老澡堂,

你还记得吗?


热闹活络的水汽

氤氲在澡堂每一寸空间里,

暖地墙壁都沁着粒粒水珠,

大家伙都只围着条浴巾,

赤裸相对,坦坦荡荡。




在热气腾腾的淋浴和池水中相互打招呼、聆听抱怨。上到国家大事,下到隔壁老王打麻将赖没赖账的信息你都能在此获得。还有人会带上象棋还有一些吃的,泡澡的时间就能  更——久——


▲ 匈牙利浴场下棋的人们



现在的各种高级洗浴中心、SPA会所满足了年轻人对外在洗浴形式的需求,但是很多老北京人依然愿意去澡堂子,因为他们享受澡堂子的亲切和韵味,享受关于澡堂子的文化和记忆。澡堂不仅仅是一个洗澡的地方——对许多人来说,像是一个承载着感情的「家」



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北京,很多人曾把到到这儿旅行当做一次梦的旅行。随着经济发展交通便捷,往返一个城市变得轻松,可到了北京却不见得看懂了这座城,因为一些旧时风貌已逐渐退出了这个时代


▲ 话剧《澡堂》剧照


如果你认为我们谈论公共澡堂仅仅是为了复古和怀旧,其实不是的。公共洗浴对人类来说具有普世性。来看看我们这儿的《澡堂》你就知道了。



何雨繁的《澡堂》是2012年写的,写了五年忘不了这些牵挂,不甘心仅把要绝迹的老澡堂子写下来,还把它排成了戏。于是有了《澡堂》——高矮胖瘦、同途异路,在澡堂这个交汇口,他们的日子是这样过。




这是12个男演员的男人戏,舞台设计对老澡堂进行了还原,角色经常要在舞台上完成换装(由便装到浴服),又通过挪动道具去改变空间感,还以音乐去模拟水声等,将观众引入到澡堂的氛围中。



《澡堂》与《茶馆》的相似与不同

《澡堂》导演何雨繁强调,虽然《澡堂》也记录了很多人物的成长,生活和人性的变化,但它对人情世故的捕捉没有那么用力。《茶馆》的故事性强,有厚重的情感和故事情节,《澡堂》则更侧重“洗洁身体、清洁内心”的主题,将“澡堂”进行了符号化和寓言式的引申,对社会现实进行了诸多思考。




“茶馆的消亡是旧时代的挽歌,澡堂的没落是新时代的更迭,这并非是对时代发展的否定,但在发展的同时,或许也需要用这样的戏剧来驻足反思,涤荡心灵。”



评论

从前我们有老舍的《茶馆》,后来有过士行的《厕所》,现今有了何雨繁的《澡堂》,都是一脉相承的,一个清华学建筑的高材生能写出这样的剧本,实在让人刮目相看。

 

— 编剧/导演  蔡艺芸

 

 

看了话剧《澡堂》,看到全场满地跑的鲜肉腊肉们,在热气腾腾的澡堂子里谈友情谈亲情谈工作谈生活谈生意,倒是有点怀念曾经的澡堂生活来了。小小澡堂,犹如大千世界,蕴含着这么多的哲理、这么多的人生啊!

 

 —特约剧评人小路

 

一首以小见大的寓言诗,一副明暗交错的众生图,可谓是一部多重合奏的交响曲。

正如一位业内人士看完首演后所给出的评价——《澡堂》,让我看到了一个戏剧人的野心和良心,让我想起了这个行业的初衷和标杆,推荐大家来看!

 —鲁客




一家老澡堂的兴衰史

一帮发小的人生旅途

一场荒诞不经的梦

一种无法言说的现实



《澡堂》

演出时间:

2018年8月2日 19:30

2018年8月3日 19:30

2018年8月4日 19:30


演出剧场:

中国大戏院·上海

(黄浦区牛庄路704号)


票价:

480/380/280/180/80元

时长:

120分钟



剧情简介:

百年历史的老澡堂面临拆迁,澡堂老板独坐池边,听着池子里他的发小,聊着他的电视制作公司所面临的危机,聊着他们相似的境遇;他们从儿时聊到现在,三十年来的一幕幕场景仿佛又到了眼前。



导演/编剧介绍:

何雨繁,戏剧导演、演员。【新剧场创作计划】的发起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编导创作作品《我说》、《8008》、《真相》、《卡里古拉的月亮》、《城中城,城外城》、《澡堂》等,作品受邀香港乙城节、台北关渡艺术节、上海艺穗双周、广东现代舞周、北京青年戏剧节等,并被邀至海外各地艺术节。一直关注与不同领域的剧场工作者的合作,在当代艺术领域亦有所涉足。曾受邀访问英国国家剧院与苏格兰国家剧院,参加剧本写作计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