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新城最新消息,重磅来袭! 2018年7月24日消息:日前,武汉长江新城总体规划全国专家评审会在汉召开。会上邀请到业界知名院士、专家,为长江新城总规成果“把脉定向”,以期完善、提高规划编制质量,为推进长江新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来自全国的12位专家听取了汇报后,现场一致通过。 对于很多高大上的规划,网友们可能没有清晰的概念。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长江新城地铁规划和未来交通中转站,方便大家理解。 一、长江新城未来地铁规划 长江新城,未来坐拥10条地铁!一小时快速交通圈可达全市。 1号线:已运营,泾河--汉口北,轨道普线 21号线:已运营,后湖大道--金台,轨道快线 14号线:规划中,吴家山--三里桥,轨道普线 23号线:规划中,新汉阳火车站--武湖,轨道普线 18号线:规划中,三店西站--武湖,轨道普线 20号线:规划中,天河机场--谌家矶--武汉站,轨道快线 27号线:规划中,天河机场--阳逻,轨道普线 25号线:规划中,鲁台--武汉站,轨道快线 10号线:规划中,阳逻--武汉站,轨道快线 22号线:规划中,甘棠--双柳,轨道普线 10条地铁规划什么概念?大家可以数一数自己所在片区地铁数量。到时真的是想去武汉哪里,坐地铁都能去。 二、阳逻、武湖、谌家矶将建成三大超级中转站,满足换乘需求 在交通结构上,长江新城打造适应未来出行的城市交通样板,构筑空中、地面、地下一体化出行模式。空中包括空中轨道、空中步道、低空无人机,地面采用智轨、无人驾驶道,地下采用地铁、地下道路网和地下物流的格局。特别是构建公交+慢行体系,推进全程绿色出行。打造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形成一条市域铁路、四条快轨、六条浮轨的格局,重点将形成三个超级中转站:一个在谌家矶,一个在武湖,一个在阳逻,以满足市民的换乘需求。 如此便利的交通,阳逻、武湖、谌家矶区域的人民有福了。 三、依托武湖打造城市水库 在生态格局上,更加彰显“两轴、两环、六楔、多廊”的生态结构,实现“理水、融绿、营城”。 依托武湖、草湖核心水体构建城市水库,实施上、下湖隔堤工程; 构建完善的河道河湖体生态系统,打造融入景观的生态雨水管理体系; 营造共生绿楔,实施大别山到木兰山到长江的山湖林田河的整体的涵养与保护,构筑十字生态轴、环城七彩森林带、纵横蓝绿网、两级通风廊道; 传承山水文脉,融汇未来模式,形成科学研发、共享创新、商务服务、国际经济、港口自贸、生态示范等发展片区。 四、智慧新城成为全球亮点 在产业形态上,智慧、低耗、高效的创新经济将成为长江新城发展的新引擎。未来,长江新城将通过建设全城光网、全域WiFi、千兆入户、智能应用等项目,成为“中部支点、全国重点、全球亮点”的新型智慧城市。 点击“了解更多”,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