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报道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进展,许多癌症的治疗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个治疗效果的提高,除了治疗技术的进步,还与许多癌症能够被早期诊断出来有关。癌症的早期诊断,离不开对没有症状的一般人群的筛查。 本文来源:药明康德 筛查可以在癌症症状出现前就发现癌症,从而能够及时治疗,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美国癌症学会每年都会根据最新研究结果,对一些癌症的筛查指南进行更新。最近,美国癌症学会发布了2018年最新癌症筛查指南。 图片来源:Pexels 乳腺癌 40~54岁的女性 检查措施:乳腺X线检查 具体建议: 从45岁开始,女性应定期接受乳腺X线筛查; 45~54岁的女性应每年进行筛查; 40~44岁的女性可以开始每年筛查。 年龄≥55岁的女性 检查措施:乳腺X线检查 具体建议: 年龄≥55岁的妇女应转为两年一次筛查,也可继续每年筛查; 女性只要整体健康状况良好,预期寿命为10年或更长,就应继续进行乳腺X线检查。 宫颈癌 21~29岁的女性 检查措施:巴氏试验 具体建议: 宫颈癌筛查应从21岁开始; 对于21~29岁的女性,应每3年进行一次常规或液基巴氏试验筛查。 30~65岁的女性 检查措施:巴氏试验和HPV DNA检测 具体建议: 对于30~65岁的女性,应每5年进行一次HPV检测加巴氏试验作为筛查(首选),或每3年进行一次巴氏试验(可接受)。 年龄>65岁的女性 检查措施:巴氏试验和HPV DNA检测 具体建议: 年龄>65岁的女性,在最近10年内巴氏试验连续≥3次阴性,或HPV检测连续≥2次阴性,最近一次检测发生在最近5年内,应停止宫颈癌筛查。 已接受过全子宫切除术的女性 具体建议:已接受过全子宫切除术的女性不需要接受宫颈癌筛查。 结直肠癌 年龄在45~75岁之间的男性和女性 检查措施:
具体建议: 年龄在45岁及以上的成年人,应根据患者的偏好和检测的可及性进行定期筛查,包括高灵敏度粪便检测或结直肠结构(视觉)检查。 非结肠镜筛查试验的所有阳性结果都应及时进行结肠镜检查,这应作为筛查过程的一部分。 健康状况良好,预期寿命大于10年的成年人应继续筛查至75岁。 76~85岁的男性和女性 具体建议: 应根据患者的偏好、预期寿命、健康状况和既往筛查史,进行个体化的筛查决策。 如果决定继续筛查,可按上述筛查方案进行。 年龄>85岁的男性和女性 具体建议:不建议继续进行筛查。 子宫内膜癌 绝经期女性 具体建议:应向绝经期女性告知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和症状,并强烈建议这些女性及时向医生报告任何意外出血,即使是少量的点状出血。 肺癌 当前或过去吸烟者,年龄在55~74岁,身体健康,至少有30包-年的吸烟史[每天吸烟量(包)×年数(年)≥30] 检查措施:低剂量螺旋CT 具体建议: 符合以下条件的成年人应每年筛查:
前列腺癌 男性,年龄≥50岁 检查措施: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PSA),同时进行或不进行直肠指检(DRE) 具体建议:对于预期寿命≥10年的男性,应该有机会在获得前列腺癌筛查潜在益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相关信息后,与医务人员一起就是否要进行前列腺癌筛查做出知情的决策;前列腺癌的筛查必须在患者充分知晓利弊的情况下进行。 看到这里,您可能会问,这里面除了肺癌以外,咱们中国人当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的肝癌和胃癌怎么没有呢?别急,我们也找到了中国专家针对肝癌、胃癌、食管癌、鼻咽癌这些“中国特色”癌症制定的筛查指南,现介绍如下。 肝癌 具有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长期酗酒、非酒精脂肪性肝炎、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的人群,尤其是年龄40岁以上的男性风险更大。 检查措施: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超声检查 具体建议:建议上述高危人群每隔6个月进行至少一次检查 胃癌 年龄≥40岁,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条者,建议其作为胃癌筛查对象人群: ①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②Hp感染者; ③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疾病; ④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⑤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检查措施:血清学筛查和内镜筛查,最终确诊需要病理证实。 具体建议:建议推荐的早期胃癌筛查流程如下图。 图片来源: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