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凉月香灯三度酒 晨抄暝勘一床书

 文山书院 2018-07-25

 697
凉月香灯三度酒
晨抄暝勘一床书


                                    刘正平/文


        如果说“凉月香灯三度酒”是指文化人心性的豁达和些许的放纵,而“晨抄暝勘一床书”则是指读书人治学的严谨与日复一日的勤勉。王國維就只属于后者。如果王國維也“凉月香灯三度酒”,或不至于英年早逝。


        论及书法我们尚能看到史籀及篆籀等说法,籀文就属大篆。近日读王國維《史籀篇證·序》(《觀堂集林》卷五藝林五),王國維对“籀”字的诠释,可见其治学的严谨。



        王國維说:“史籀”爲人名之疑問也。自《班志》、《許序》以史籀爲周宣王太史,其說蓋出劉向父子,而班、許從之,二千年來無異論。余顧竊有疑者。《說文》云:“籀,讀书也。”(《方言》:抽,讀也。)又云:“讀,籀書也。”(《毛詩·鄘風傳》云:“讀,抽也”。)古籀、讀二字同音同義。又古者讀書皆史事,《周禮·春官·大史職》:“大祭祀戒及宿之日,與群執事讀禮書而協事大喪遣之日讀誄。”《小史職》:“大祭祀讀禮灋,史以書敘昭穆之俎簋,卿大夫之喪,賜謚讀誄。”《內史職》:“凡命諸侯及公卿大夫則冊命之。(謂讀冊書。)凡四方之事書,內史讀之。”《聘禮》:“夕幣,史讀書展幣。”《士喪禮》:“主人之史讀賵,公史讀遣。”是古之書皆史讀之。《逸周書·世俘解》:“乃俾史佚繇書於天號。”《嘗麥解》:“作策許諾,乃北向繇書於兩楹之間。”(作策即《書·洛誥》之作冊,乃內史之異名也。)“繇”即“籀”字,《春秋左氏傳》之“卜繇”,《說文解字》引作“卜籀”,知《左氏》古文“繇”本作“籀”,《逸周書》之“繇書”亦當即“籀書”矣。籀書爲史之專職,昔人作字書者,其首句蓋云“大史籀書”,以目下文,後人因取首句“史籀”二字名其篇。


        大史籀書,猶言大史讀書。所以王國維说:籀文非書體之名。《說文敘》引“漢尉律諷籀書九千字”,“諷籀”即“諷讀”,《漢書·藝文志》所引無“籀”字可證。


         諷,《說文》:“誦也。”



        “凉月香灯三度酒;晨钞夕勘一床书”七言联由高存道所书,民国浙江实业厅厅长云韶,亦有此隶书本言联。云韶所书“凉月香灯三度酒;晨钞暝勘一床书”与高联有一字之差,意思是一样的。



        上联“凉月香灯三度酒”出自清人王衍梅(1776—1830)的诗,王衍梅字律芳,号笠舫,清会稽(今绍兴)人。自幼聪颖好学,背诵十三经不遗一字,为文信手挥写,食顷即成。17岁考得童子试第一。嘉庆十年(1805)中进士。喜文嗜酒爱画,常以醉酒跌宕自喜。衣著随己心意, 不修边幅。为人耿介自傲,不求权贵,颇有徐青藤之风。善治文, 才华横溢。


       下联“晨抄暝勘一床书”出自清人张凤孙的诗。张凤孙清代官吏、诗人。江苏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字少仪,雍正十年副贡,乾隆间举鸿博,又荐经学,三十一年(1766)知邵武府,后官至刑部郎中,诗秀杰清丽,又工骈文。


        抄同钞。“晨抄暝勘”即读书治学两种最基本的形式。在当今网络时代,这种传统似乎不合时宜,但它表现文化人“雅致”的一面。凉月即秋月。“凉月香灯三度酒”或言文化人“入俗”的一面。雅俗共赏,才是一个完整的人生。此集清诗联,意境超越了原诗,是集联中上佳之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